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60169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由DSP处理器、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组成,DSP处理器以不同的端口分别连接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CCD摄像机和DSP处理器之间串接图像采集卡;光线传感器对车厢的光线环境进行检测;所述光线补偿灯布置在乘员的前上方,对车厢内的光线环境进行补偿;CCD摄像机固定于车厢内部,采集安全带的信息,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输送到DSP处理器;不仅能识别出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同时还能判断出安全带佩戴的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识别安全带佩戴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道路交通的高速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使得汽车安全成为汽车生产商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交通事故中安全带仍然是最主要的被动保护装置之一,且被公认为是汽车内最有效的被动保护措施。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在分析美国死亡分析报告系统(FARS)和全国机动车抽样防撞数据系统(CDS)基础上,估计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降低车辆前排乘员事故发生时45%死亡和60%的中重度损伤风险。然 而,有调查显示,出于各种原因,安全带的佩戴率不容乐观,乘员不佩戴安全带或假佩戴安全带的情况经常发生。因此,开发安全带提示系统以及研究相应的安全带识别方法,对保护乘员,减少事故死亡率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安全带提醒系统主要通过卡扣式的检测方法,例如美国专利US6239695B1以示例的方式叙述了一种安全带报警系统,只有当安全带扣插入安全带卡座锁定后才会自动确认驾驶员已经系好安全带,但是在安全带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逃避安全带报警系统的假佩戴行为的发生,比如直接坐在已经系好安全带的座椅上或者购买单独卡口将其插入卡槽;专利CN20150138IU和专利CN201895647U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存在对安全带进行改造问题,工程上实现难度较大;专利CN1822971A提出了采用CCD摄像机获取乘员状态图像,并在安全带上涂上标记点的方式判断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但是当乘员坐在已经系好安全带的座椅上,或为了逃避该方法的检测,将肩带挂在胸前,该方法对乘员的假佩戴就无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报警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对乘员的安全带佩戴状态进行识别,防止乘员出现不佩戴安全带或假佩戴安全带情况的发生。本技术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DSP处理器、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组成,DSP处理器以不同的端口分别连接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X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CXD摄像机和DSP处理器之间串接图像采集卡;所述光线传感器对车厢的光线环境进行检测;所述光线补偿灯布置在乘员的前上方,对车厢内的光线环境进行补偿;所述CCD摄像机固定于车厢内部,采集安全带的信息,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输送到DSP处理器。本技术同现有的传感器式检测方式相比,不仅能识别出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同时,还能判断出安全带佩戴的状态。如果分别将疲劳检测算法和乘员体貌特征算法读A DSP处理器,还可以分别用于对乘员的疲劳状态进行检测和开发更加智能的安全气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识别乘员佩戴安全带的流程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 DSP处理器;2.光线传感器;3.光线补偿灯;4. CXD摄像机;5.图像采集卡;6.声光报警器;7.安全带;8.乘员;9.肩带;10.腰带;11.座椅。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标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图I所示,本技术装置主要由DSP处理器I、光线传感器2、光线补偿灯3、CXD 摄像机4、声光报警器6组成。DSP处理器I以不同的端口分别连接光线传感器2、光线补偿灯3、CXD摄像机4和声光报警器6,CXD摄像机4和DSP处理器I之间串接图像采集卡5。DSP处理器I是整个装置的核心,主要有以下功能用于收集来自CXD摄像机I采集的乘员图像,对其进行处理,并判断是否有安全带7存在以及安全带7的佩戴类型,提取安全带7的特征点坐标,通过安全带7的特征点坐标的个数判断乘员8的安全带佩戴状态。上述功能的实现,是通过预先读入DSP处理器I中的算法完成的。在CXD摄像机4采集乘员8的图像前,DSP处理器I会通过光线传感器2对车厢内的光线环境进行判断,决定是否调用光线补偿灯3进行必要的补光,以保证CXD摄像机4采集到清晰的乘员图像;DSP处理器I通过求得的安全带7的特征点坐标的个数来判断是否发出报警指令给声光报警器6。光线传感器2用于对车厢的光线环境进行检测,光线传感器2应尽量布置在能反映乘员8的周围光线环境的地方。当检测到车厢内光线不足时,光线补偿灯3会点亮,以保证CCD摄像机能够采集到光线较充足的乘员图像。反之,光线补偿灯3不点亮。光线补偿灯3用于对车厢内的光线环境进行补偿,尽量布置在乘员8的前上方,为了节省成本,灯光补偿灯3可以使用车灯阅读灯代替。CXD摄像机4用于采集乘员8的图像,并通过图像采集卡5将图像输送到DSP处理器I。CXD摄像机4固定于车厢内部,安装位置必须保证能尽可能多的采集到安全带7的信息,例如固定在前挡风玻璃与车厢内车顶相交处,斜向下拍摄。声光报警器6可以采用光信号或者声信号的方式输出报警。安全带7由肩带9和腰带10构成。安全带7的佩戴状态是指乘员8使用安全带的状况,目前乘员8存在的不正确佩戴安全带7的状况主要包括一是未系安全带7 ;二是将单独的卡口插在卡槽中;三是直接坐在已经系好安全带7的座椅11上;四是坐在已经系好安全带7的座椅11上,并将肩带9挂在胸前,以躲避安全带报警装置和交通警察的检查。乘员8直接坐在已经系好安全带7的座椅11上,并将腰带10挂在腰部的情况在现实中不会发生,但通过本专利技术依然可以对其进行识别,因此可以用于对后排中间乘员两点式安全带的检测。图2所示,为了达到通过机器视觉识别安全带7的佩戴状态的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方法实现的当车辆启动后,固定于车厢内部的CXD摄像机4采集乘员8的图像。为保证CCD摄像机4采集到清晰的乘员图像,由DSP处理器I控制光线传感器2在CCD摄像机4开始采集前对车厢光线环境进行检测,决定光线补偿灯3在CCD摄像机4采集乘员图像时是否点亮进行补光,当光线传感器2检测到车厢光线环境较弱时,DSP处理器I会发出指令给光线补偿灯3使其点亮片刻,以照亮周围的环境,在保证车厢具有足够的光线环境下,安装在车内的CCD摄像机4采集到清晰的乘员的安全带佩戴状态的图像,使该系统具有足够的适应性。CXD摄像机4采集的乘员图像通过图像采集卡5输送到DSP处理器1,随后,DSP处理器I对乘员图像进行处理,包括预处理和后处理两个过程。预处理过程又包括平滑去噪和彩色图转化为灰度图两个步骤;通过平滑去噪来抑制图像上出现的噪声,通过灰度图转化来降低图像彩色信息,缩短后处理工作的时间,提高准确性。后处理过程包括图像二值化和积分投影两个步骤,提取安全带7的特征点坐标;图像二值化的目的在于保留有效信息,将安全带7的图像从乘员8的图像中分离出来。二值化处理的关键问题是灰度阀值的选 取,考虑目前装车的安全带颜色有黑色和肤色两种,并且颜色相对固定,因此可以预先针对图像中安全带7的颜色的灰度值确定阀值,通过二值化操作,乘员8的图像转化为黑白图,图中安全带形状以白色呈现,其余的均为黑色。因此,如果乘员8佩戴了安全带7,那么安全带7会以白色出现在二值化图像中,如果没有佩戴安全带7,二值化后,图像变为全黑色。对二值化图像进行灰度积分的目的在于求得安全带7的特征点坐标,使DSP处理器I能够通过特征点坐标识别乘员是否佩戴安全带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其特征是:由DSP处理器、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组成,DSP处理器以不同的端口分别连接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CCD摄像机和DSP处理器之间串接图像采集卡;所述光线传感器对车厢的光线环境进行检测;所述光线补偿灯布置在乘员的前上方,对车厢内的光线环境进行补偿;所述CCD摄像机固定于车厢内部,采集安全带的信息,通过图像采集卡将图像输送到DSP处理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安全带佩带识别装置,其特征是由DSP处理器、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X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组成,DSP处理器以不同的端口分别连接光线传感器、光线补偿灯、CCD摄像机和声光报警器,CCD摄像机和D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如海胡满江符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