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5839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采用偶道次加平整道次轧制工序完成轧制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末道次平整,减少了30mm以上厚钢板的重平量,一般无需再进行热处理工艺处理,节省了大量煤气资源,降低了大量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属于轧制

技术介绍
目前,中厚板厂在轧制较厚钢板时,一般都是用中板轧机,而在轧制力较小的中板轧机上轧制厚度30mm以上、强度较高的厚钢板时(包括SM490A、HQ550、DH32、DH36等钢种),由于轧制力小,每道次压下量小,钢板存在扣头现象,由于钢板扣头,钢板在出轧制机后与辊道剧烈碰撞,导致轧制后钢板边部存在较大的波浪形塑性变形。在矫直机能力也不是足够大的前提下,经矫直后钢板边部浪形得不到根本解决,所以钢板必须进热处理炉进行重平,增加成本可达260元/吨,浪费了资源还加大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钢板在轧制后出现波浪问题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采用偶道次加平整道次轧制工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末道次平整,减少了30mm以上厚钢板的重平量,轧制后,一般无需再进行热处理重平,从而节省了大量煤气资源,同时缩短了生产周期和交货期,具有更大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实施例方式,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可以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厚板板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末道次辊缝开口度设置为成品厚度+1mm~+2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刘静涛巴山陈华王永才张弘昕王泽孝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