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2990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3:58
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05%,Si 0.1~1.0%,Mn 0.2~2.00%,Cr 21~25%,Ni 3.0~6.0%,Mo 2.0~4.0%,N 0.10~0.30%,Cu 0~1.0%,W 0~1.0%,S≤0.01%,P≤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需满足:抗点蚀当量满足PRE≥34;抗点蚀当量PRE=wt%Cr+wt%3.3Mo+wt%30N。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在钢板热轧过程中在线进行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的方法,实现了避免双相不锈钢中析出相的析出以及钢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比例的平衡,不仅简化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提升了产品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双相不锈钢是一种组织中奥氏体和铁素体几乎各占一半的不锈钢产品,具有高强度低Ni含量、良好的焊接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的特点。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机械制造、工程建筑、核电工程以及新能源等行业,用途十分广泛。双相不锈钢中厚板的传统生产工艺流程为:EAF→AOD→LF→连铸→加热炉→厚板轧制(空冷)→固溶退火→酸洗→包装。固溶退火是传统生产工艺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固溶热轧空冷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析出相,包括σ相、χ相、二次奥氏体、碳化物、氮化物等,同时平衡两相比例,使固溶元素均匀扩散等,最终使产品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采用传统的生产流程需要将轧制冷却后的钢板再加热进行固溶退火,这不仅消耗能源还需要专门的生产设备,同时还增加了钢板表面造成新的缺陷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双相不锈钢在热加工过程中的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避免双相不锈钢中有害相的析出并使钢中奥氏体相和铁素体相比例达到平衡,从而不仅简化了双相不锈钢中厚板的生产工艺,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01%~0.05%,Si 0.1%~1.0%,Mn 0.2%~2.00%,Cr 21%~25%,Ni 3.0%~6.0%,Mo2.0%~4.0%,N 0.10%~0.30%,Cu 0~1.0%,W 0~1.0%,S≤0.01%,P≤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需满足:抗点蚀当量满足PRE≥34;抗点蚀当量PRE=wt%Cr+wt%3.3Mo+wt%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其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1%~0.05%,Si0.1%~1.0%,Mn0.2%~2.00%,Cr21%~25%,Ni3.0%~6.0%,Mo2.0%~4.0%,N0.10%~0.30%,Cu0~1.0%,W0~1.0%,S≤0.01%,P≤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且,需满足:抗点蚀当量满足PRE≥34;抗点蚀当量PRE=wt%Cr+wt%3.3Mo+wt%30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其特征是,所述钢中任一相的比例控制在40%~60%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相不锈钢中厚板,其特征是,所述钢板的屈服强度为500~650MPa,抗拉强度为700~850MPa,延伸率≥28%,硬度HBW为250~290,耐点腐蚀速率≤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红梅姜洪生王治宇胡锦程苗雨川
申请(专利权)人: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