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酵母菌株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1565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鲑色锁掷酵母菌株Sporidiobolussalmonicolor?AH3,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No.4814。本发明专利技术酵母菌株能够以C10-C24烷烃和/或多环芳烃为碳源进行生长,并且产生生物表面活性剂,以烷烃和多环芳烃为碳源培养时,产生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乳化能力增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酵母菌株Sporidiobolus?salmonicolor?AH3CGMCC?No.4814对疏水性有机物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和乳化作用,在采油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生物领域中的酵母菌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株产表面活性剂的酵母及其在采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属于酵母菌株领域。
技术介绍
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油、石油化工、钢铁、焦化、 煤气发生站、机械加工等工业部门,其中所含的油类物质包括天然石油、石油产品、焦油及其分馏物,以及食用动植物油和脂肪类等。这些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废水如果不加以回收,会造成极大地资源浪费;如果不加处理而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含油废水中的疏水性有机物会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使水中溶解氧急剧下降,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如果直接用于农业灌溉,这些疏水性有机物进入土壤后会严重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和渗水性,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此外,含油废水中的多环芳烃具生物毒性和致畸作用,可通过各种渠道(如食物链)进入人体,直接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含油废水中由于存在大量的疏水性有机物,易在水中形成油层、油珠,不易于被细菌摄取,利用常规的活性污泥方法直接处理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疏水性有机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促进其被生物降解,通常采用表面活性剂来减少污水张力,增加疏水性有机物的溶解。目前较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如Tween 80等对于环境中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也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国内对于高含油废水的生物处理往往由于污水前期化学处理过程中酸碱中和产生大量的盐,使得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活性污泥经常处于活性抑制状态,所以处理效果不理想。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或植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脂、脂肽或中性类脂衍生物等。它们不仅具有化学表面活性剂具有的各种表面性能,而且还具有选择性广,对环境友好;其庞大而复杂的化学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和乳化能力更强;分子结构类型多样,具有许多特殊的官能团,专一性强;原料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且价廉;绿色环保等优点。但生物表面活性剂是一些低分子量的小分子,它们形成的乳状液往往不能稳定存在。生物乳化剂是属于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一些生物大分子,如多糖蛋白、脂多糖。或这些聚合物的混合体等,它们虽不能显著降低表面张力,但对油水界面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能够吸附在分散的油滴表面,防止油滴凝聚,从而使这种乳状液得以稳定,这种效应使得烷烃呈胶状分散,增加了烷烃与细胞的接触。因此一般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而乳化原油,而生物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稳定乳化原油,降低原油粘度,更能提高微生物对烃的摄取和降解效率。酵母菌属真菌,具有耐酸、耐高盐、耐高渗透压以及代谢效率高等特点。目前,已有研究发现酵母菌对某些难降解物质及有机的有毒物质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并且在降解强疏水性物质如多环芳烃上,相对于其它微生物具有较强的优势。如日本于70年代进行了酵母菌利用废水的探索性研究,并于90年代成功开发了酵母菌废水处理技术。目前该技术已经被应用到油脂加工、海产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制酱等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因此,从环境中筛选具有较好的降解疏水性有机物以及产生表面活性剂能力的酵母菌对处理含油废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产生乳化剂的酵母菌株来处理高含油废水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产表面活性剂的酵母菌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筛选到的酵母菌株能够产生表面活性剂,并能够以C10-C24烷烃和/或多环芳烃为碳源进行生长,并对这些疏水性有机物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在采油废水处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酵母菌鲑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salmonicolor AH3。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酵母菌株已于2011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分类命名为Sporidiobolus salmonicolor AH3,保藏号为CGMCC No. 4814。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该菌株从河北冀东油田采油场油井周围的原油污染土壤中采用富集培养、平板稀释法分离、纯化得到。其中,富集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菲溶液0. 2%,调节pH值为5-6,培养基在121°C下恒温灭菌20分钟得到,其中所述的基本培养基组成如下(NH4)2SO4Ig, K2HPO4O. 8g, KH2PO4O. 2g, MgSO4 7H20 0. 2g, CaCl2 2H20 0. lg,FeSO4 7H20 5mg, ImL过滤除菌的维他命溶液,纯净水lOOOmL,pH 5-6。特别是,所述维他命溶液的组成如下烟酸lOOmg,维生素BI IOOmg,生物素5mg,对氨基苯甲酸50mg,维生素B12 Img,泛酸韩50mg,维生素B6 50mg,微生素M 50mg, 3NaEDTA 200mg,超纯水稀释至lOOmL。特别是,所述的菲溶液的组成为lg菲,IL正己烷。其中,分离纯化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中添加菲溶液0. 2%,琼脂2(%,pH值为5-6,培养基在121°C下恒温灭菌20分钟得到,其中所述的基本培养基组成如下(NH4)2SO4Ig, K2HPO4O. 8g, KH2PO4O. 2g, MgSO4 7H20 0. 2g, CaCl2 2H20 0. lg,FeSO4 7H20 5mg, ImL过滤除菌的维他命溶液,纯净水1,OOOmL, pH 5-6。菌株Sporidiobolus salmonicolor AH3 有以下特征I、菌落形态学特征为^YPD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天的菌落直径大小为5-6mm,菌落呈圆形,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突出,粉红色。2、细胞形态学特征为细胞形状为椭圆,成熟细胞长轴为7-8um,短轴为3-4um。3、26S rDNA基因序列特征为菌株 Sporidiobolus salmonicolor AH3 的 26S rDNA序列长度为561bp。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利用鲑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salmonicolor AH3生产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包括将鲑色锁掷酵母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获得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培养基为烷烃的培养基或含有多环芳烃的混合培养基。其中,所述烧烃培养基选择含Cltl-C24烧烃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培养基。特别是,所述烷烃培养基选择十六烷烃培养基,所述十六烷烃培养基组成如下十六烷烃 8g,KH2PO4 lg,(NH4)2S040. 5g,MgSO4 7H20 0. 5g,酵母提取物 0. 5g,纯净水1,OOOmL,pH 5-6 o其中,所述含多环芳烃的混合培养基选择含萘混合培养基或含菲混培养基。特别是,所述含萘混合培养基的组成如下十六烷烃8g,萘lOOmg,KH2PO4 lg,(MM)2SO4O. 5g,MgSO4 7H20 0. 5g,酵母提取物 0. 5g,纯净水 IOOOmL, pH 5-6。特别是,所述含菲混合培养基的组成如下十六烧烃8g,菲20mg, KH2PO4 lg,(MM)2SO4O. 5g,MgSO4 7H20 0. 5g,酵母提取物 0. 5g,纯净水 IOOOmL, pH 5-6。其中,所述振荡培养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黑暗条件,培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株鲑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salmonicolor)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48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鲑色锁掷酵母(Sporidiobolus salmonicolor)菌株,其特征在于,其微生物保藏编号为 CGMCC No. 4814。2.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I所述鲑色锁掷酵母菌株生产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是将所述鲑色锁掷酵母菌株接种于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即得;其中所述的培养基为烷烃培养基或含有多环芳烃的混合培养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烷烃培养基选择含有Cltl-C24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的,所述烷烃培养基是十六烷烃培养基,其组成如下十六烷烃8g,KH2PO4lg, (NH4)2SO4O. 5g,MgSO4 7H20 0. 5g,酵母提取物 0. 5g,纯净水 1,OOOmL, pH5_6。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含有多环芳烃的混合培养基选择含萘混合培养基或含菲混合培养基;优选的,所述含萘混合培养基的组成如下十六烷烃Sg,萘 IOOmg, KH2PO4 lg, (NH4)2SO4O. 5g,MgSO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昱邓艳芹杨敏黑山姆吕文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