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操纵阀,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变速操纵阀没有双速压力控制功能和主油压过载保护功能,安全性差、功能少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为蠕墨铸铁制成,阀体内设有减压装置、压力控制缓冲装置、档位控制装置、双速二级压力控制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输油板装置组成,各装置之间通过阀体油槽或者输油板油路连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操纵阀,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机械多档位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虽经过多项技术改良但满足不了国内外工程机械市场发展对新型电液控制操纵阀的需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授权公告号CN201144915Y),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阀体为整体铸铁结构,内部加工若干阀孔,上下两面加工若干通油小孔和油槽。阀孔一端和内部组合了若干定型电磁阀和若干不定型方向控制阀,各方向控制阀内配置方向阀芯及弹簧可在压力油推动下作定向、定量移动,从而使进口压力油形成逻辑油路通往不同出口,形成不同的挡位油路,用以推动不同工作油缸,实现换 挡。推动方向阀芯及弹簧移动的压力油是由几个定型电磁阀控制的先导油,其压力和流量与进口压力油不同;先导油和进口压力油的压力均有阀体内部调压阀调节,二者互不干涉。电磁阀安装排列在阀体的一侧。电磁阀由工程机械主机上的直流电源供电、驾驶室内开关控制。阀体内部调压阀布置在阀体中,可以准确调定主压力和先导油的压力。但是这种产品没有双速压力控制功能和主油压过载保护功能,安全性差、功能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变速操纵阀没有双速压力控制功能和主油压过载保护功能,安全性差、功能少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的新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包括阀体,所述的阀体为蠕墨铸铁制成,阀体内设有减压装置、压力控制缓冲装置、档位控制装置、双速二级压力控制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输油板装置组成,各装置之间通过阀体油槽或者输油板油路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减压装置包括有减压弹簧、减压阀杆,减压装置外侧由双速阀或者盖板密封,减压装置设有进油腔和回油腔,进油腔的进油口设在阀体的底面,并且通过隔板、输油板与变速箱供油系统连通,回油腔的回油口与进油口并列,其通过隔板、输油板与变矩器连通。进油口与回油口也可以设在阀体上面分别用管路和变速箱供油系统、变矩器连通。工作时油泵的液压能从进油口进入油腔,通过减压阀三个增压小孔使减压阀端面与密封平面之间形成高压推动减压阀轴向压缩减压弹簧内移,开启减压口,使进油口与回油口连通减压,减压弹簧将主油压设在I. 6-1. 8MPa,主油压可以根据不同变速箱主机的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设定。作为优选,所述的压力控制缓冲装置包括设在阀体内的压力控制阀杆,压力控制阀杆的内孔中装有压力控制弹簧,压力控制阀杆外套装有蓄能平衡弹簧,蓄能平衡弹簧的另一端装入蓄能平衡阀内,与压力控制缓冲装置相同水平位的阀体内还设有压力调节阀杆,压力调节阀杆外侧装有压力调节阀杆弹簧,蓄能平衡阀、压力调节阀杆弹簧外侧由双速阀或者盖板密封。压力控制阀杆上设有2个压力调节孔,主油路通过阀体油槽和输油板油路与各装置连通。压力控制缓冲装置能够控制档位切换升压过程的平稳、柔和。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的主油压测压口设在压力调节阀杆上方,主油路与压力控制缓冲装置通过阀体的油槽连通。作为优选,所述的档位控制装置由5个档位控制阀芯与5个档位控制弹簧组成,每组档位控制阀都安装在阀孔内,5个组合的档位控制阀分别与阀体内的油槽、输油板板油路、主油路、回油腔连通,5个组合的档位控制阀连接有5个电磁阀。工作时档位控制阀芯和弹簧在压力推动下作定向定量移动,5个组合的档位控制阀和5个电磁阀设计组成逻辑控制关系,最多可以组成6个前进档、3个倒退档。M1-M5的5个电磁阀安装在阀体的上侧面,外有罩壳防护、0型密封圈密封、锁环固定。M2、M3、M4电磁阀控制前进一档,M2、M4、M5电磁阀控制前进2档,M3、M4电磁阀控制前进3档,M4、M5控制前进4档,M3电磁阀控制前进 5档,M5电磁阀控制前进6档。Ml电磁阀控制倒退档(PR),把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从前进档切换到倒退档油路,Ml、M2、M4电磁阀控制倒退I档,Ml、M4电磁阀控制倒退2档,Ml电磁阀控制倒退3档。M1-M5的5个电磁阀由安装在阀体上的6芯航空插座与档位选择器连接,各电磁阀的组合开启、关闭由档位选择器控制。还可以按照档位控制阀和电磁阀的逻辑关系设计组合4个前进档、3个倒退档等。M3与M4电磁阀之间的阀体内设小阀芯,小阀芯中心设油孔与PR腔连通,小阀芯另一端设弹簧孔,孔内串装小阀芯弹簧,由螺钉将小阀芯垫片、小阀芯挡板固定在阀体上。小阀芯的作用为PR油路的压力调控。作为优选,所述的双速二级压力控制装置安装在阀体的下侧面,双速二级压力控制装置包括有双速阀体,双速阀体内设闭锁进油阀、闭锁压力调节阀、闭锁控制阀,各阀腔之间的油路连通;闭锁进油阀由闭锁小阀芯、闭锁小弹簧和接头体组成,接头体与电磁阀工作油口用油管连接,闭锁小阀芯进油腔底面的进油孔与减压装置的进油腔连接;闭锁压力调节阀由闭锁阀芯、弹簧、调压垫片与螺塞组成,闭锁压力调节阀的阀腔底面进油孔与压力控制缓冲装置连通;闭锁控制阀内设有闭锁控制阀块。当M4电磁阀开启时,从双速阀的闭锁进油阀进油后进入闭锁阀芯上端推动闭锁控制阀块和推杆轴向内移,从而推动蓄能平衡阀与压力控制阀平衡,将压力设定在I. 2-1. 5MPa的范围内。双速阀的功能在于高低双压特性,它由电磁阀控制实现高、低两种不同的工作压力的传递,满足变速箱不同档位速度的压力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过载保护装置由外接式内回油过载保护装置和外接式外回油过载保护装置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接式内回油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一进油阀体,第一进油阀体连接第一安全阀体,第一进油阀体上设第一进油阀口与第一回油口,第一进油阀体内设可将第一进油阀口与第一回油口油路连通或切断的第一安全阀,第一安全阀通过第一安全阀弹簧连接在第一安全阀体上,第一回油口与阀体上的回油通道连通。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工作压力设定在L 6-1. 8MPa,安全阀的开启压力设定在工作压力的I. 5倍(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工作压力按不同变速箱机型调高时,安全阀开启压力同步调高)。碰到工作油路突然升高时,第一安全阀能够自动开启,使第一进油口连通第一回油口进行卸压,保证了变速箱的安全使用。作为优选,所述的外接式外回油过载保护装置包括有第二进油阀体,第二进油阀体连接第二安全阀体,第二进油阀体上开有第二进油口,第二安全阀体上开有第二回油口,第二安 全阀体内设可将第二进油口封闭的第二安全阀,第二安全阀通过第二安全阀弹簧连接在衬套上,衬套设在第二安全阀体内,第二回油口与油箱连通。碰到工作油路突然升高时,第二安全阀能够自动开启,使第二进油口连通第二回油口进行卸压,保证了变速箱的安全使用。因此,本技术的主油压过载保护功能能使产品的安全性更高,具有双速压力控制功能,使压力能传递更优化,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的M1-M5这5个电磁阀控制阀体内的档位控制装置作定量定向移动,通过输油板等组合达到6个前进挡、3个倒退档,还可以根据不同变速箱型号组合成4个前进挡、3个倒退档等,使产品功能更多、性能更优,阀体采用蠕墨铸铁铸造,具有强度高、耐磨性好、耐高温低温性能好、成本低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外接式内回油过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工程机械电液控制变速操纵阀,包括阀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1)为蠕墨铸铁制成,阀体内设有减压装置、压力控制缓冲装置、档位控制装置、双速二级压力控制装置、过载保护装置以及输油板装置组成,各装置之间通过阀体油槽或者输油板油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椒,吴戈,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萧山叉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