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及设置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电机轴上还设置有一传动用飞轮,电机壳体一侧设置一由环状凸起构成的中空容腔,有一扭力感应座与中空容腔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容置一带有磁钢的可动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所述飞轮的棘齿与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中的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上呈环形分布的齿槽相配合,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与电机轴上的霍尔元件磁感应配合,从而输出电信号而控制车辆的加力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巧妙地将霍尔传感器部件全部设置于电机壳体上,解决了因功能设置而占用空间的矛盾,磁感应效果明显,利于集约化生产,低碳、环保,安装维修方便。(*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电动助力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电动助力传感器电机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行车电动助力传感器领域中,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110125438.9公开了ー种“与自行车后叉配合的电动助力传感器的结构”,在所述自行车后叉的一侧底部设置有ー凹槽,凹槽内固定设置一安装有霍尔元件的电路板,凹槽内还容置有一穿过凹槽底部长槽孔呈活动状的后轴上的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上设置的一永磁体与所述电路板上的霍尔元件磁感应配合;因所述后轴被限定在凹槽底部长槽孔内移动,因此,利用后轴移动时,与后轴相对固定的永磁体及与霍尔兀件之间的磁感应变化,输出电信号而控制自行车电机的加カ转动;该种结构的霍尔传感器采用机械设置的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与电机分开设置的霍尔传感器获得的车辆骑行时产生加速度的力量,转化为电信号,用于驱动电机 加カ行驶;显而易见,该结构给出的电机与霍尔传感器属对应分开设置,相对来说,降低了传感信号的可靠度,且生产エ序较多,提高了生产成本,使得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因而迫切需要设计ー种电机与霍尔传感器结合在一起的新型电机以满足市场的各种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适用于各种传感与驱动功能合一的车辆助力用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提供ー种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及设置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轴上还设置有ー传动用飞轮,其特征在干所述电机壳体ー侧设置一由环状凸起构成的中空容腔,有ー扭カ感应座与所述中空容腔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容置ー带有磁钢的可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所述飞轮的棘齿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中的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上呈环形分布的齿槽相配合,在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一霍尔元件,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与所述霍尔元件磁感应配合,从而输出电信号而控制车辆的加力转动。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可以达到以下的技术效果当骑行者向前加速运动时,通过脚踏加力,带动飞轮,传カ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进而带动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相对于扭力感应座作水平位移,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与电机轴上的霍尔元件因产生相对位移而产生电信号,再经过传感器中央处理器处理后,发出相应的驱动指令,使车辆得以助力行驶;车辆减速或下坡时,飞轮空转打滑,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复原归位,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输出信号截止,电机停止加力,以达到安全行驶和节能的目的。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由与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配合的弹性复位元件、磁钢及所述扭カ感应座组成,将弹性复位元件定位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上后,适配于所述扭カ感应座内,并将扭カ感应座旋转固定在所述中空容腔内。所述扭カ感应座的一端呈半封闭状,所述扭カ感应座上设置有一通孔与所述电机轴配合,所述电机轴从所述通孔穿过,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同轴过渡配合。所述扭カ感应座将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限定在所述由ー扭カ感应座与所述中空容腔旋转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电机而言,电机外表面相对固定而其内腔呈活动状态的结构,以利于产生磁感应配合而输出助力信号。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扭カ感应座的内壁底部呈圆周等分分布有多个钢球定位孔,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底部则呈圆周等分相对应分布有多个钢球位移斜槽,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的底圈落位于多个钢球上,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受切向力作用而带动钢球在斜槽的斜坡面上往复滚动,进而把圆周运动的カ转 化为轴向平移的力,达到形成位移之目的。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上呈圆周分布有复位弹簧定位槽。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的底部与所述中空容腔底部,设置有一弹性复位元件。依靠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受压形变后所产生的回复カ而使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复位。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霍尔元件安装槽。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同心镶嵌在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上。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安装到位后,磁钢与霍尔元件的磁感应位置相适配,以利于更好地获得磁感应效果,提高磁感应灵敏度和可靠度。如上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钢同心镶嵌在棘齿感应圈上。本专利技术巧妙地将霍尔传感器部件全部设置于电机壳体上,从而构成一体式的扭矩传感器电机,解决了因功能设置而占用空间的矛盾,且标准化程度高,适用面广,磁感应效果明显,利于集约化生产,低碳、环保,且安装维修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2是图I中扭カ感应座的结构放大图。图3是图I中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说明,但不限于以下各种实施例參见图I至图3:提供ー种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2及设置在电机轴2上的电机壳体1,所述电机轴2上还设置有ー传动用飞轮8,所述电机壳体I的一侧设置一由环状凸起11构成的中空容腔12,有ー扭カ感应座7与所述中空容腔12旋转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容置ー带有磁钢34的可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所述飞轮8的棘齿81与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中的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上呈环形分布的齿槽31相配合,在所述电机轴2上设置有一霍尔元件22,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34与所述霍尔元件22磁感应配合,从而输出 电信号而控制车辆的加力转动。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由与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配合的弹性复位元件4、磁钢34及所述扭カ感应座7组成,将弹性复位元件4定位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上后,适配于所述扭カ感应座7内,并将扭力感应座7旋转固定在所述中空容腔12内。所述扭カ感应座7的一端呈半封闭状,所述扭カ感应座7上设置有一通孔71与所述电机轴2配合,所述电机轴2从所述通孔71穿过,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同轴过渡配合。所述扭カ感应座7将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限定在所述的由ー扭カ感应座7与所述中空容腔12旋转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从而构成一种相对电机而言,电机外表面相对固定而其内腔呈活动状态的结构,以利于产生磁感应配合而输出助力信号。所述扭カ感应座7的内壁底部呈圆周等分分布有多个钢球6的定位孔72,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上则呈圆周等分相对应分布有多个钢球位移斜槽32,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落位于多个钢球6上,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受切向力作用而带动钢球在斜槽32的斜坡面上往复滚动,进而把圆周运动的カ转化为轴向平移的力,达到形成位移之目的。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上呈圆周分布有弹性元件定位槽33,在定位槽33内安装有复位弹簧5。所述复位弹簧5限定在定位槽33及扭カ感应座7的凸起73间,形成复位弹簧5的弾性旋转复位结构。依靠所述弹性复位元件4受压形变后所产生的回复カ而使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轴向复位,所述弹性复位元件4为ー波形弹圈。所述电机轴2上设置有霍尔元件22的安装槽21。所述磁钢34同心镶嵌在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3上。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安装到位后,磁钢34与霍尔元件22的磁感应位置相适配,以利于更好地获得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及设置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轴上还设置有一传动用飞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一侧设置一由环状凸起构成的中空容腔,有一扭力感应座与所述中空容腔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容置一带有磁钢的可动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所述飞轮的棘齿与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中的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上呈环形分布的齿槽相配合,在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一霍尔元件,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与所述霍尔元件磁感应配合,从而输出电信号而控制车辆的加力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包括电机轴及设置在电机轴上的电机壳体,所述电机轴上还设置有ー传动用飞轮,其特征在干所述电机壳体ー侧设置一由环状凸起构成的中空容腔,有ー扭カ感应座与所述中空容腔对接配合后所形成的空间内,容置ー带有磁钢的可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所述飞轮的棘齿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中的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上呈环形分布的齿槽相配合,在所述电机轴上设置有一霍尔元件,所述棘齿式扭力感应滑环组件上的磁钢与所述霍尔元件磁感应配合,从而输出电信号而控制车辆的加力转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体对接式扭矩传感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组件由与棘齿式扭カ感应滑环配合的弹性复位元件、磁钢及所述扭カ感应座组成,将弹性复位元件定位在棘齿式扭カ感应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欢,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尚格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