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亚平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标本无害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039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标本无害化处理装置,由壳体1、容物筒2、密封盖2A、串极电机3、刀具3A、磁控管4、高压发生器5、风扇6、电磁阀7、控制器8、监测器9、显示屏及人工指令键盘10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注水电磁阀7A和排水电磁阀7B与容物筒2连通;容物筒2底部的刀具3A与筒2下方的电机3轴相连;容物筒2左侧壁有磁控管4及风扇6;容物筒2右侧壁孔2C连L形管状液位监测器9和控制器8。(*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标本无害化处理装置,特别是用于医院、研究所对医学检验后废弃的生物标本及容器进行无害化处理过程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临床检验或实验检查部门在各种医学标本检验后,对废弃的体液(血液、脓液、分泌物、)组织、瘤体、培养废弃标本及其容器的处理方法多采取冲洗后排放入下水道,地市级医院更是普遍,较少采取有效的无害化处理,即使进行,也是一般的浸泡后排放。这些标本,数量有限(1000份,也只有3升左右),但却是严重传染源。浸泡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很难将较大的标本组织深层、包膜内部的病原体杀灭。目前医院使用的处理方法,无法监控,方法不一,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基层医院多采取丢弃方法处理,更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检索国内医疗器械,无相关作用的产品,只有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具毁形机和焚烧炉,它们对生物标本的处理极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学生物标本的无害化处理装置,为克服上述工作环境中对废弃生物标本的诸处理方法中的不足而设计,可满足基层医院、研究单位对小量医学标本及其容器的无害化处理、保护排放环境、防止疾病传播的需要。本技术是由壳体、容物筒、密封盖、电机、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平张亚根黄琪凌
申请(专利权)人:张亚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