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01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包括一分离本体和一封盖,在分离本体上设有一桶口,沿该桶口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中空网片;又在分离本体桶口的外沿处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针头插入卡落口,在网片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针头插入卡落口包括针头插入孔和针头滑槽,针头滑槽的两槽壁呈对称的斜坡状,其宽度沿径向朝桶口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处与所述网片的滑轨相衔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将针头与针管自动分离的同时,使针头和针管一同废弃,避免了现有医务人员直接用手接触用过的废弃注射器,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通过操作该分离装置,使废弃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自动分离后均落入盛装容器,从而便于集中处理。
技术介绍
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一次性注射器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但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即废弃注射器)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又成为新的疾病传染源,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国内对一次性注射器用后的回收方法,普遍采用开放式处理方法器具手工剪碎或分离——消毒浸泡——集中毁形——焚烧。这过程中,尤其器具手工剪碎或分离过程中,容易发生针头刺伤医务人员,导致患者身上的病毒或细菌随着使用后的注射器传染给医务人员,从而造成医务人员染病甚至死亡。因此人们对于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回收的第一步,即手工剪碎或分离,一直积极地在寻找有效的方法,以避免操作过程中误穿刺等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通过简单的操作,可方便地使针头与针管自动分离,从而避免手工操作所带来的误穿刺等而造成的交叉感染事件的发生。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分离本体和一冠于该分离本体上的封盖;在所述分离本体上设有一桶口,沿该桶口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中空网片;又在所述分离本体桶口的外沿处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针头插入卡落口,与此同时,在所述网片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所述针头插入卡落口是由一体形成的针头插入孔和针头滑槽所组成,该针头滑槽的两槽壁呈对称的斜坡状,即该槽壁的高度由针头插入孔为起点向桶口方向渐近递增,直至达到针头脱离针管的高度,又,该针头滑槽的宽度沿径向朝桶口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处与所述网片的滑轨相衔接。上述的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中分离本体和封盖通过一系带连接,且当该封盖覆盖于分离本体时,可通过设置在该封盖边缘内周壁与分离本体边缘外周壁上凹凸相配合的卡扣式结构进行锁合。上述的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在靠近分离本体的针头插入卡落口处可增设若干加强筋。本技术可方便地将用后的注射器的针头插入针头插入孔,沿针头滑槽移动逐渐卡紧、松动,直至针头脱落,针管从网片滑轨中下滑至中空处下落,因此,本技术在将针头与针管自动分离的同时,使针头和针管一同废弃,避免了现有医务人员直接用手接触用过的废弃注射器,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另外,本技术具有分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即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通过操作该分离装置,可使一次性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自动分离后落入预先放置的回收桶内,便于集中处理。它包括一分离本体1和一冠于该分离本体1上的封盖2。分离本体1的中间设有一桶口11,沿该桶口11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网片3,用来防止人手向下误伸。在分离本体桶口11的外沿处径向设有两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在网片3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31;针头插入卡落口12是由一体形成的针头插入孔121和针头滑槽122所组成,该针头滑槽122的两槽壁(图中未示)呈对称的斜坡状,即该槽壁的高度由针头插入孔121为起点向桶口11方向渐近递增,直至达到针头脱离针管的高度,又,该针头滑槽122的宽度沿径向朝桶口11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11处与所述网片3的滑轨31相衔接。分离本体1和封盖2通过一系带4连接,且当该封盖2覆盖于分离本体1时,可通过设置在该封盖2边缘内周壁与分离本体1边缘外周壁上凹凸相配合的卡扣式结构进行锁合。该卡口式结构如图1所示,可为分离本体1边缘外周壁的凹槽13和封盖2边缘内周壁的凸缘(图中未示)镶嵌进行锁合。在靠近分离本体1的针头插入卡落口12处可增设若干加强筋14,以增加分离本体1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分离本体(1)和一冠于该分离本体(1)上的封盖(2);在所述分离本体(1)上设有一桶口(11),沿该桶口(11)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中空网片(3);又在所述分离本体桶口(11)的外沿处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与此同时,在所述网片(3)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31);所述针头插入卡落口(12)是由一体形成的针头插入孔(121)和针头滑槽(122)所组成,该针头滑槽(122)的两槽壁呈对称的斜坡状,即该槽壁的高度由针头插入孔(121)为起点向桶口(11)方向渐近递增,直至达到针头脱离针管的高度,又,该针头滑槽(122)的宽度沿径向朝桶口(11)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11)处与所述网片(3)的滑轨(31)相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本体(1)和封盖(2)通过一系带(4)连接,且当该封盖(2)覆盖于分离本体(1)时,可通过设置在该封盖(2)边缘内周壁与分离本体(1)边缘外周壁上凹凸相配合的卡扣式结构进行锁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分离本体(1)的针头插入卡落口(12)处可增设若干加强筋(14)。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包括一分离本体和一封盖,在分离本体上设有一桶口,沿该桶口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中空网片;又在分离本体桶口的外沿处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针头插入卡落口,在网片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针头插入卡落口包括针头插入孔和针头滑槽,针头滑槽的两槽壁呈对称的斜坡状,其宽度沿径向朝桶口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处与所述网片的滑轨相衔接。本技术在将针头与针管自动分离的同时,使针头和针管一同废弃,避免了现有医务人员直接用手接触用过的废弃注射器,有效地防止交叉感染。另外,本技术具有分离操作方便,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等优点。文档编号B09B3/00GK2678789SQ200420019250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军生, 周元 申请人: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废弃注射器回收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包括一分离本体(1)和一冠于该分离本体(1)上的封盖(2);    在所述分离本体(1)上设有一桶口(11),沿该桶口(11)的周边设有一向下敛收呈放射状的中空网片(3);又    在所述分离本体桶口(11)的外沿处径向设有至少一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与此同时,在所述网片(3)上对应每个针头插入卡落口(12)设置一与其相衔接的滑轨(31);    所述针头插入卡落口(12)是由一体形成的针头插入孔(121)和针头滑槽(122)所组成,该针头滑槽(122)的两槽壁呈对称的斜坡状,即该槽壁的高度由针头插入孔(121)为起点向桶口(11)方向渐近递增,直至达到针头脱离针管的高度,又,该针头滑槽(122)的宽度沿径向朝桶口(11)方向逐渐缩小,至桶口(11)处与所述网片(3)的滑轨(31)相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生周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