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397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包含有一具加热功能的熔渣炉;一组设置在熔渣炉内的绞碎装置;一用于带动绞碎装置的驱动装置;及一用于控制再生装置的控制面板所组成;其利用驱动装置带动绞碎装置的二并排绞轮,以产生正反转而将氧化锡块绞碎后进入熔渣炉内,经加热熔融后再搜集锡液以利回收再利用,达到节省物料成本及减少废弃物形成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锡渣粉碎再生装置,是针对焊锡炉所产生的锡渣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装置,可配合焊锡机共同实施。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使电子组件能固定在电路板上并产生良好导电效果,须借助焊锡机对电路板进行焊接作业,其实施方法是焊锡炉将锡块予以加热熔融成锡液后,再以涌锡方式使锡液与电路板下的电子组件接脚接触,使得电子组件被固定在电路板上;但焊锡炉内的锡液表面与空气长时间接触后会因氧化而产生锡渣,锡渣中也包含了杂质、气泡,且锡渣会与纯锡结合,在锡渣过多且漂浮在锡液表面时会影响电路板的焊接品质,因此锡渣须以勺子取出,在取出的同时也会将纯锡取出,取出锡渣后将其倒入锡渣筒内,直至锡渣筒储满为止就成为固态锡块,而固态锡块就以废弃物处理。由于氧化后的固态锡块内也包含了许多纯锡,而纯锡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因此将之废弃处理甚为可惜,故即有业者开发出锡渣还原机,如日本特开2000-192158“焊锡回收装置及其附属装置”,公开日期2000年07月11日的专利文献所示,该还原机构造是一隔热外筒内设置加热槽,而槽内又设有分离筒,分离筒内更置入一可旋转的搅棒,该搅棒能以筒盖上的手摇柄实施;当氧化后的锡块置入还原机的分离筒内经加热熔化后,锡液即自分离筒的数个穿孔流出至外筒,再由外筒以排出管排出后使纯锡可回收再利用;又为了加速熔解锡块,能以手摇柄转动搅棒而使锡渣快速分解,最后剩下不能回收的氧化锡渣在高温受热后变成锡粉,再将锡粉以废弃物处理。前案是将氧化后的锡块置入分离筒后再进行加热熔化,由于锡块是呈块状固体,所以加热时间需很长才能将其熔化成液态,因此使用电能消耗很多;其次,利用手摇柄来搅拌,不但速度太慢,也无法使操作者长时间操作;再者,搅棒转动时分离筒很容易也跟着一起转动,因为半熔的为锡块在分离筒反而成为带动分离筒旋转的媒介,使得锡液与锡渣分离速减缓,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前案的焊锡回收率只能达到70%;又,焊锡回收装置为小型机器,长宽高约为30×30×25公分,每次只能针对少量锡块进行回收再生,所以锡块多量时需以多次实施才能完成,无法以单次又随时加锡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操作时间长,浪费时间,又不能自动化实施,实不符经济效益。新型内容本实用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焊锡炉所产生的锡渣进行回收再利用,以达节省物料成本及减少废弃物形成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技术的具体结构是一种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熔渣加热炉,其顶端具有开口,底端设有加热器,底缘还具有锡液排出阀;一组安装在熔渣炉内的绞碎装置,具有二平行并排的绞轮,其安装在熔渣炉内,且二绞轮一端分别与传动齿轮相结合,该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在一起;一安装在熔渣炉内的带动绞碎装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驱动的链轮,绞轮另一端具有被动链轮,驱动链轮以链条和绞轮另一端的被动链轮连接在一起;及一控制再生装置电源开闭、加热温度、驱动转速的控制面板,安装在该熔渣加热炉炉体的一侧。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再生装置可设在机台内,机台上以上盖覆盖,且上盖板面设有对应在二铰轮上方的置入口。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上盖的置入口两侧更设置取出口。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锡渣炉内设有限制液面高度的感测单元。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锡渣炉内设有感测温度的温度感测单元。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绞轮是由多片圆形齿状绞刀与隔板组合而成,齿状绞板外径是凹凸有序的刀缘,而各绞刀之间相距适当角度差以使齿状绞刀的凸形刀缘及凹形刀缘略具有偏差角度排列。根据上述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中,绞轮为一体成形且成中空筒状,两端以侧盖配合螺丝予以封盖,而在绞轮内部可置入螺旋状的电热加温器,该电热加温器两端则以延伸杆突出于侧盖外。对照先前技术之功效(一)根据本技术基本结构的实施,具有下列优点1.可使氧化锡块受二绞轮之碾压与剪扯撕裂作用之后,破坏锡块表面之氧化层,并可使锡液、锡渣充份裸露于熔渣炉内受高温加热熔融,再将不能熔融的氧化渣予以清除,如此便能取得纯锡达90%;而不能利用的氧化渣约10%再以废弃物处理,如此能使锡渣回收再利用并减少废弃物形成。2.锡块粉碎后成为较小的颗粒、碎片或粉末入于熔渣炉内以进行熔融,如此能大符提升锡渣熔融效率,减少电能使用,降低熔融过程中的新锡渣产生。3.二绞轮具有混拌锡液使锡液于熔渣炉内充份对流,并具有破坏锡液表面张力,防止液面固结使其不参与对流或栏阻锡渣。(二)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再生装置设在机台内,可降低操作者与热源接触的部位及机会,使达安全操作效果,又同时可避免热源散失及避免浪费能源;而上盖具有防尘隔热及防止锡液向外喷出的功能,又中央的置入口可供氧化锡块置入之用。(三)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上盖的置入口两侧设置取出口后,可利于操作者将炉内锡液表面上的氧化渣予以捞除。(四)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锡渣炉内设有限制液面高度的感测单元后,可有效控制锡液高度,使达安全效果。(五)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锡渣炉内设有感测温度的温度感测单元后,可有效控制炉内锡液温度,具有安全效果。(六)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绞轮可利用其齿状绞刀对氧化锡块进行强制绞碎,防止锡块于绞轮中产生滑滚或仅压扁而未绞碎,又绞轮能将悬浮于液面上的氧化渣再度捞起进行多次绞碎功能,对于锡液翻绞具有正面实施效果。(七)根据本技术进一步的结构的实施,绞轮内部设置螺旋状的电热加温器后,能使氧化锡块在二绞轮绞动过程中同时受热软化而被快速绞碎,如此便能缩短熔化时间。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锡渣粉碎再生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锡渣粉碎再生装置的立体透视图。图3本技术锡渣粉碎再生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图3再生装置组合后的俯视图。图5为图3再生装置组合后的剖视图。图6本技术锡渣粉碎再生装置的实施示意图。图7为锡渣粉碎及熔融后的示意图。图8接续图7为锡渣粉碎及熔融后的示意图。图9接续图8为锡渣粉碎及熔融后的示意图。图10本技术熔渣炉上端设置上盖示意图。图11本技术绞轮的立体分解图。图12本技术绞轮的齿状绞板的正视图。图13本技术绞轮的另一实施形态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技术立体外观图及立体透视图,本技术的锡渣粉碎再生装置10是由一具加热功能的熔渣炉2、一组设置在熔渣炉内的绞碎装置3、一用于带动绞碎装置的驱动装置4、及一用于控制再生装置电路的控制面板5所组成,该再生装置10可设置在机台1内可利于移动及达到安全保护的功能。上述中,机台1为主要支撑结构体,其壁面11内外分别设有隔热材质及隔热板,机台1分为上下两层12、13,上层12可供熔渣炉2设置,下层13则设置控制面板5及配属电路;在上层12之前设有可枢转开启的双门板15,又上层12顶面以上盖14覆盖着,此上盖14板面中央设有一置入口141以对应在绞碎装置3上供氧化锡块置入,又置入口141的两侧还设有取出口142以供熔融后漂浮在锡液表面上的氧化锡渣能以勺子捞出。如图3所示,本技术锡渣粉碎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熔渣炉2为一顶端具有开口而底端和/或四周设有加热器21(如电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锡渣粉碎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熔渣加热炉,其顶端具有开口,底端设有加热器,底缘还具有锡液排出阀;一组安装在熔渣炉内的绞碎装置,具有二平行并排的绞轮,其安装在熔渣炉内,且二绞轮一端分别与传动齿轮相结合,该二传动齿轮 相互啮合在一起;一安装在熔渣炉内的带动绞碎装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驱动的链轮,绞轮另一端具有被动链轮,驱动链轮以链条和绞轮另一端的被动链轮连接在一起;及一控制再生装置电源开闭、加热温度、驱动转速的控制面板,安装在该熔渣加热 炉炉体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昇
申请(专利权)人:嵩镒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