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涂层薄膜及使用其的触控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568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在将印刷有黑框和/或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情况下,在产生印刷标高差的角部不产生气泡,提供具备能够提高能见度的光学用透明感压粘接剂(OCA)层的硬质涂层薄膜,和使用其的触控面板。上述硬质涂层薄膜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一面上具有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中,在未层压硬质涂层侧的树脂薄膜表面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另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部分,具有通过在不含空气积存的情况下涂布、增粘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感压粘接剂层,该感压粘接剂层涂覆上述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的表面得到硬质涂层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质涂层薄膜。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在将印刷有黑框和/或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情况下,在印刷的标高差(段差)产生的角部不产生气泡。从而提供具备能够提高能见度的OCA层的硬质涂层薄膜,和使用其的触控面板。在本说明书的记载中,OCA意思是光学用透明感压粘接剂(光学用透明的压敏粘接剂的简称)。在以下说明中,记载为光学用透明感压粘接剂或0CA。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将印刷有指示操作方法的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于触控面板的表面得到的触控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作为适用触控面板的显示器(显示装置),可以列举液晶显示器(LCD)、电致发光显示器(无机EL、有机EL)等。并且,作为使用该触控面板的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列举液晶电视、便携式终端、手机、电子纸、电子书终端、个人电脑等。可是,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在用感压粘接剂将印刷有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表面的情况下,如果印刷有图标的部分与其周围的标高差在5 y m以下,则在贴合时,能够防止气泡的产生。而且,将印刷有指示操作方法的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在触控面板的表面时,尝试了各种办法以防止由于具有图标的印刷标高差而导致气泡的混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 7)。[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国特开2003-03614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4-21318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09-09832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0-17611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2010-07247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2010-097070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国特开2010-2393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触控面板中,由于经由粘接剂层和感压粘接剂层,将透光构件(相当于硬质涂层薄膜)贴合于触控面板的表面,需要额外的劳动,因此成为成本上升的原因。而且,还有在廉价的显示装置中无法采用的问题。此外,在专利文献3记载的显示装置中,为了包围液晶装置的周边,形成厚度为约5 IOym的遮光层。而且,为了免受遮光层的印刷标高差的影响,配置粘接剂层和感压粘接剂层的区域。并且,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用透明树脂填埋由丙烯酸树脂或聚碳酸酯树脂形成的透明的保护板与印刷部分的标高差,使之平坦化,进一步使用双面胶带或者具有透明性的粘附剂,将保护板贴合于显示器表面。根据专利文献4,填埋印刷标高差的光固化树脂的厚度优选为印刷层厚度的2倍以上的厚度。然而,使用光固化树脂进行的平坦化的详细方法并未具体地记载。此外,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经由具有特定储能模量的感压粘接剂层,将具有光遮光层(相当于图标的印刷层)的表面保护层(相当于保护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表面。使用该感压粘接剂层,不产生气泡。而且,将表面保护层贴合至触控面板后,从表面保护层或触控面板的反面进行紫外线照射,使得感压粘接剂固化。然而,紫外线恐怕不能适当地照射光遮光层的内侧。并且,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经由具有特定储能模量的透明粘合片,将具有黑色印刷层(相当于图标的印刷层)的表面透明板(相当于保护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表面。而且,液晶显示面板与塑料板(保护透明板)的粘附面中不起泡。然而,由于经由 透明粘合片将由透明塑料形成的保护透明板粘附到液晶面板,因此在黑色印刷层的标高差产生的角部不能避免气泡的残留。并且,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经由双面胶带将形成有外框的图案面板贴合至触控面板。由于使得双面胶带的贴附面整体为大致平面,因此图案面板和双面胶带之间不产生气泡。然而,由于经由双面胶带将图案面板贴合至触控面板,因此在外框部印刷层的标高差产生的角部不能避免气泡的残留。这样,在现有技术中,在将印刷有黑框和/或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情况下,在印刷的标高差产生的角部不能够防止气泡的产生。而且,未公知能够提高能见度的硬质涂层薄膜的制造方法,也不能提供这样改进的硬质涂层薄膜和使用其的触控面板。S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将印刷有黑框和/或图标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情况下,使得在印刷的标高差产生的角部不产生气泡。从而,提供具备能够提高能见度的OCA层的硬质涂层薄膜,和使用其的触控面板。[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质涂层薄膜,其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一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另一面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另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硬质涂层薄膜,其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两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在一面的该硬质涂层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该硬质涂层的露出的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进一步,优选上述感压粘接剂层涂覆上述印刷层的表面。并且,虽然上述光固化感压粘接剂组合物可含有有机溶剂,但是更优选为含有由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的主要试剂、丙烯酸类单体、交联剂、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光固化感压粘接剂组合物,或含有由聚氨酯丙烯酸酯形成的主要试剂、丙烯酸类单体、交联齐U、光聚合引发剂的紫外线固化型光固化树脂等的无溶剂类型。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为经由上述感压粘接剂层贴合了上述硬质涂层薄膜的触控面板。此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组装上述触控面板的电子设备。[专利技术效果]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在将具有印刷有黑框和/或图标的感压粘接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贴合至触控面板的情况下,能够在印刷的标高差产生的角部不产生气泡。其结果,能够提供能见度提高的硬质涂层薄膜,和使用其的触控面板。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硬质涂层薄膜适合作为耐震薄膜(飛散防止7 ^ ^ A ),特别地,适合作为贴合于静电电容型触控面板的ITO面的图标片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说明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硬质涂层薄膜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一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另一面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另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部分上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硬质涂层薄膜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两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在一面的该硬质涂层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该硬质涂层的露出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进一步优选为,上述感压粘接剂层涂覆上述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的表面的硬质涂层薄膜。(透明树脂薄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硬质涂层薄膜使用的透明树脂薄膜,优选为选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树脂薄膜、环状聚烯烃(COP)类树脂薄膜形成的,具有透明性且耐热性的树脂薄膜中的一种。特别地,从价格比较低、透明度高方面出发,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薄膜。透明树脂薄膜的厚度优选10 250 u m,更优选30 200 U m。透明树脂薄膜的厚度薄于10 ym,则由于处理性能欠缺不优选。并且,透明树脂薄膜的厚度厚于250 ym,则透明性降低成本也变高。此外,由于硬质涂层薄膜在制造工序中的加工适配性(加工適性)变差,因此不优选。由于以上原因,透明树脂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 250 ym,更优选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质涂层薄膜,其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一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另一面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另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28 JP 2011-1018531.一种硬质涂层薄膜,其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一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另一面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另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感压粘接剂层。2.一种硬质涂层薄膜,其为在透明树脂薄膜的两面上具有硬质涂层,在一面的该硬质涂层上形成黑框和/或图标的印刷层,在上述一面中未形成上述印刷层的该硬质涂层的露出的部分形成由含有光聚合引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志朗铃木淳史五十岚智美
申请(专利权)人:藤森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