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晶华专利>正文

辊道窑双助燃引焰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457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3:13
一种辊道窑双助燃引焰燃烧器,由壳体、预混器、引焰器构成。预混室的混合气体,经安装在预混器的燃烧板进入燃烧室的过程,因蜂窝状筛孔的作用,实现再混合的同时,混合气体与燃烧板特殊涂层接触,进行完全氧化反应后,进入燃烧室燃烧。火焰离开燃烧室进入引焰器后被管壁约束、引导向窑堂纵深移动,直到火焰出口才被释放进入窑堂,不需增加空气推力,便可根据窑堂宽度对火焰射程的要求,用设定引焰器长度的手段设定火焰射程,燃气空气比可调节到最佳;部分未及完全氧化燃烧的燃气,通过安装在引焰器二次助燃端的燃烧板时,再次接触特殊涂层被二次氧化助燃。燃烧是在燃气空气比最佳、预混合、再混合、二次氧化助燃的基础上进行,燃烧率达到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陶瓷辊道窑的燃气燃烧装置,尤其是通过对燃气的双重氧化助燃,以及实施将火焰向窑堂纵深延伸的技术手段后,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技术介绍
陶瓷辊道窑随着提高产量、降低人工成本的需求,都在向超宽、超长方向发展。但是净宽3米以上的超宽窑没有匹配的燃烧器,配置的燃烧器和2米左右净宽的燃烧器一样。设计人员往往采取加大空气推力来弥补燃烧器火焰射程不足的缺陷,随之出现的问题是空气与燃气的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燃气未及燃烧即被推进窑堂随烟气排放。另案的“辊道窑增压预混燃烧器”虽已属第三代产品,采用了燃烧板涂覆特殊涂层实施氧化助燃,燃烧性能大幅提高。但因受环境制约,经过燃烧板的燃气得不到完全氧化助燃反应,节能效果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宽体窑没有匹配的燃烧器,克服预混氧化助燃技术燃气仍得不到完全氧化助燃的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辊道窑双重助燃、按窑堂宽度设定火焰射程的技术,燃气得到完全氧化助燃,空气推力不受火焰射程制约,空气燃气可实现最佳配比,节能效果最大化。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燃烧器由壳体、预混器、引焰器构成。壳体由固定基座、燃烧室、引焰器连接座、壳体壁、助燃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辊道窑双助燃引焰燃烧器,其特征是:燃烧器由壳体、预混器、引焰器构成,所述的壳体由固定基座、燃烧室、引焰器连接座、壳体壁、助燃风连接管、连接基座构成;固定基座中间有预混器与燃烧室的联通通道,通道兼备燃烧室壁的连接孔,固定基座将燃烧器固定在窑墙侧壁;燃烧室由圆管燃烧室壁构成燃烧室空间,燃烧室壁在固定基座左侧,与联通通道连接;引焰器连接座与燃烧室同方位,内径大于燃烧室壁,外径与引焰器固定端内径一致;壳体壁在固定基座右侧延伸,助燃风连接管在壳体壁靠近连接基座处的一侧;连接基座在壳体壁右端,右侧面为平面;壳体除燃烧室壁外为一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华
申请(专利权)人:王晶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