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519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传动增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包括壳体、皮带轮、壳罩和压叶轮,皮带轮连接在壳体左侧,壳罩连接在壳体右侧,压叶轮安装在壳罩空腔内,壳体内设有行星轮、太阳轮、内齿轮和支架轴,内齿轮通过壳体内圈连接在壳体内壁圆周上。用行星齿轮传动增速的机构替代传统的涡轮增压器,在速度上占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排除了涡轮增压器带来的迟滞现像,当发动机在起步和低速时,能促使增压器供给较大的增压比和供气量,来满足发动机低速时产生大扭矩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增压器
,尤其是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
技术介绍
目前增压器产品大都为涡轮增压器,即用发动机排出的高温废气来驱动涡轮,从而带动同轴的增压器。其优点是可利用发动机本来就排放的部分废气能量,故热效率较高。目前市场上基本采用此类产品。缺点是在发动机起步和低速时,排出的废气能量不大,不足增压器供气需求。这将造成发动机低速扭矩降低,起步和加速能力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涡轮增压器在起步和低速时供气不足,增压动力弱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包括壳体、皮带轮、壳罩和压叶轮,皮带轮连接在壳体左侧,壳罩连接在壳体右侧,压叶轮安装在壳罩空腔内,壳体内设有行星轮、太阳轮、内齿轮和支架轴,内齿轮通过壳体内圈连接在壳体内壁圆周上,行星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支架轴上,分别与太阳轮和内齿轮啮合连接,壳体前端设有进油接头柱,后端设有排油孔,底部设有回油孔,支架轴轴心设有润滑油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行星轮有三只,均匀分布在支架轴上。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太阳轮位于三只行星轮的中央。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皮带轮连接在支架轴的外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压叶轮通过转轴与太阳轮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润滑油路的一端与进油接头柱连通,另一端与行星轮、太阳轮的中心及排油孔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行星齿轮传动增速的机构替代传统的涡轮增压器,在速度上占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排除了涡轮增压器带来的迟滞现像,当发动机在起步和低速时,能促使增压器供给较大的增压比和供气量,来满足发动机低速时产生大扭矩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壳体,2.壳体内圈,3.行星轮,5.连接杆,6.进油接头柱,9.润滑油路,11.支架轴,12.太阳轮,13.内齿轮,17.壳罩,18.压叶轮,21.排油孔,22.皮带轮,23.回油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包括壳体I、皮带轮22、壳罩17和压叶轮18,皮带轮22连接在壳体I左侧,壳罩17连接在壳体I右侧,压叶轮18安装在壳罩17空腔内,壳体I内设有行星轮3、太阳轮12、内齿轮13和支架轴11,内齿轮13通过壳体内圈2连接在壳体I内壁圆周上,行星轮3通过连接杆5安装在支架轴11上,分别与太阳轮12和内齿轮13啮合连接,壳体I前端设有进油接头柱6,后端设有排油孔21,底部设有回油孔23,支架轴11轴心设有润滑油路9。行星轮3有三只,均匀分布在支架轴11上。太阳轮12位于三只行星轮3的中央。皮带轮22连接在支架轴11的外端。压叶轮18通过转轴与太阳轮12连接。润滑油路9的一端与进油接头柱6连通,另一端与行星轮3、太阳轮12的中心及排油孔21连通。本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通过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来实现增压器的高速运转,即发动机用三角的皮带轮22提速,送入支架轴11 ;三只行星轮3与支架轴11由连接杆5固定为一体,其外部通过三个行星轮3啮合在固定的内齿轮13上高速旋转;行星轮3绕内齿轮13 的圆心公转的同时,也绕各自的圆心自转;再将太阳轮12穿入三只行星轮3环形中心啮合,引导太阳轮12自转,从而组成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压叶轮18安装在太阳轮12的转轴上,太阳轮12自转进而带动压叶轮18旋转,最终带动压气机正常供气。本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内部设置了强制冷却及润滑的油路结构,润滑油从壳体I前端的进油接头柱6注入,通过支架轴11上的浮动轴承的径向小孔贯穿,润滑并冷却两侧的滚珠轴承;进而流入支架轴11轴中心内的润滑油路9 ;一部分流入连接杆5中心孔,分别润滑和冷却三只行星轮3中心的轴承;另一部分流入太阳轮12轴中心孔,润滑和冷却太阳轮12和行星轮3,以及太阳轮12两端的轴承;润滑后的油从排油孔21流出汇集到壳体I底部,由回油孔23流向发动机油底壳,从而构成循环。权利要求1.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包括壳体(I)、皮带轮(22)、壳罩(17)和压叶轮(18),皮带轮(22)连接在壳体(I)左侧,壳罩(17)连接在壳体(I)右侧,压叶轮(18)安装在壳罩(17)空腔内,其特征是,壳体(I)内设有行星轮(3)、太阳轮(12)、内齿轮(13)和支架轴(11),内齿轮(13)通过壳体内圈(2)连接在壳体(I)内壁圆周上,行星轮(3)通过连接杆(5 )安装在支架轴(11)上,分别与太阳轮(12 )和内齿轮(13 )啮合连接,壳体(I)前端设有进油接头柱(6),后端设有排油孔(21),底部设有回油孔(23),支架轴(11)轴心设有润滑油路(9)。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特征是,行星轮(3)有三只,均匀分布在支架轴(11)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特征是,太阳轮(12)位于三只行星轮(3)的中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特征是,皮带轮(22)连接在支架轴(11)的外端。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特征是,压叶轮(18)通过转轴与太阳轮(1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特征是,润滑油路(9)的一端与进油接头柱(6)连通,另一端与行星轮(3)、太阳轮(12)的中心及排油孔(21)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增压器
,尤其是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其包括壳体、皮带轮、壳罩和压叶轮,皮带轮连接在壳体左侧,壳罩连接在壳体右侧,压叶轮安装在壳罩空腔内,壳体内设有行星轮、太阳轮、内齿轮和支架轴,内齿轮通过壳体内圈连接在壳体内壁圆周上。用行星齿轮传动增速的机构替代传统的涡轮增压器,在速度上占很大的优势,同时也排除了涡轮增压器带来的迟滞现像,当发动机在起步和低速时,能促使增压器供给较大的增压比和供气量,来满足发动机低速时产生大扭矩的要求,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性能。文档编号F16H57/04GK202500655SQ20122001280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2日专利技术者杜向峰 申请人:常州新瑞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增压器,包括壳体(1)、皮带轮(22)、壳罩(17)和压叶轮(18),皮带轮(22)连接在壳体(1)左侧,壳罩(17)连接在壳体(1)右侧,压叶轮(18)安装在壳罩(17)空腔内,其特征是,壳体(1)内设有行星轮(3)、太阳轮(12)、内齿轮(13)和支架轴(11),内齿轮(13)通过壳体内圈(2)连接在壳体(1)内壁圆周上,行星轮(3)通过连接杆(5)安装在支架轴(11)上,分别与太阳轮(12)和内齿轮(13)啮合连接,壳体(1)前端设有进油接头柱(6),后端设有排油孔(21),底部设有回油孔(23),支架轴(11)轴心设有润滑油路(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向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瑞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