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唑类弯曲棒状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422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液晶化合物技术领域,该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点击化学反应,去三甲基硅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等。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类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分子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具有相当宽的温域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用于显示会有效地减少显示器的厚度,增加相应速率,提高液晶的光电各项异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亦是性能优良的液晶分子取向材料、空间光调节材料、PDLC薄膜材料及光存贮聚合单体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分子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液晶是指介于固体和各向 同性的液体之间的会呈现第四种状态的物质,这种物质的状态就叫作液晶态。近三十年来,液晶科学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展,研究领域遍及线性光学性、物理学、电化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如液晶分子光谱学(研究液晶分子的拉曼光谱、核磁共振谱、电子自旋共振谱、中子衍射、穆斯堡尔谱等);液晶光学(研究液晶的光电效应、光学特性、光的偏振、圆偏振光二向色性、旋光性、光阀、激光信息传输等);分子物理学(研究液晶电流体效应、液晶的相转变理论、液晶的介电、介磁、压电、超声等效应);液晶化学(研究液晶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表面取向剂的结构和功能,新型液晶材料的合成,高分子液晶的合成及其应用,表面化学,定向化学反应,燃料化工,液晶色谱学,液晶光谱学,液晶态分离膜,润滑化学以及宾一主效应中染料分子的结构等);生物液晶(研究生命过程,组织,疾病,衰老过程中生物体中液晶大分子的液晶态变化,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能量、信息传递过程,光合作用等与液晶结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根据液晶分子结构要求,设计了一类分子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在于上述三唑类液晶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的反应机理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三唑类棒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其中n为1-20的整数。权利要求1.一种三唑类弯曲棒状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2.根据权利I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1的结构为3.根据权利I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R2的结构为4.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有如下步骤 A:中间体ml的合成将对碘苯胺溶于盐酸水溶液中,在0-5摄氏度条件下搅拌,亚硝酸钠溶于冰水中,并逐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然后将叠氮化钠溶于冰水中,并逐滴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反应20-30分钟;用二氯甲烷萃取产物,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出硫酸镁后旋蒸干燥,得黑褐色固体; B:中间体m2的合成将A中的产物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等摩尔比的烷基苯乙炔化合物,在室温下通氩气搅拌10-20分钟,加入3-5当量的碘化亚铜,氩气保护下80-100摄氏度回流反应8-10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提纯,旋蒸,真空干燥得浅黄色固体; C:中间体m3的合成将产物B溶于四氢呋喃和三乙胺混合溶液(体积比1:1)中,超声排气30-45分钟,然后加入1-2当量的三甲基硅乙炔,2-5当量的三苯基磷二氯化钯、3-5当量的碘化亚铜;氩气保护下反应8-10个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后硅胶柱层析提纯,旋蒸、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 D:中间体m4的合成将步骤C中产物溶于甲醇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然后加入无水碳酸钾,室温下搅拌4-6个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粗提纯,真空干燥后得到白色固体,在容器中通氮气保护; E:最终产物m的合成将产物D与1-2当量的对三氟甲基苯碘溶于四氢呋喃和三乙胺混合溶液(体积比I: I)中,在反应器中超声排气30-45分钟;加入2-5当量的三苯基磷二氯化钯,3-5当量的碘化亚铜;氩气保护下反应8-10个小时;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提纯,旋蒸、真空干燥得白色固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液晶化合物
,该类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点击化学反应,去三甲基硅反应,Sonogashira偶联反应等。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类三唑类液晶化合物,分子端基具有吸电子基团和供电子基团,具有相当宽的温域范围。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三唑类液晶化合物用于显示会有效地减少显示器的厚度,增加相应速率,提高液晶的光电各项异性。且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亦是性能优良的液晶分子取向材料、空间光调节材料、PDLC薄膜材料及光存贮聚合单体材料。文档编号C07D249/06GK102746853SQ20121020521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8日专利技术者张婉姝, 弥永胜, 李毕荣, 杜政才, 杨槐, 梁蓬霞, 苗宗成, 赵玉真, 金召奎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唑类弯曲棒状液晶化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其中R1的结构为:氰基苯、三氟甲苯、硝基苯、羧基等;R2的结构为:烷基、烷氧基、烷基苯、烷氧基苯、烷基联苯、烷氧基联苯、烷基苯乙炔或烷氧基苯乙炔等。re-FDA000019841850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槐赵玉真苗宗成杜政才李毕荣金召奎梁蓬霞弥永胜张婉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