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胎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239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一种防爆胎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胎体和充气气道,所述充气气道设有第一充气嘴,所述胎体由若干个由气室分隔壁分割出的相互隔开的气室构成,所述气室和所述充气气道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嘴,所述第二充气嘴为从充气气道向气室导通的单向导通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有效地防止爆胎产生事故又能有效地缓冲振动与冲击的防爆胎充气轮胎,解决了现有的能预防爆胎引起的事故的轮胎不能有效缓减振动与冲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尤其涉 及一种防爆胎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汽车或飞机上用的充气轮胎由于在缓减运动时的振动与冲击,提高舒适性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其在飞机汽车上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充气轮胎也得到了不断改进与提高,从有内胎轮胎到无内胎轮胎(真空胎),以及法国米其林公司首创的子午线结构的真空轮胎。充气轮胎一旦产生爆胎则会造成轮子产生滑移,方向失去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在转向助力作用下也无法修正方向,最终导会致侧向滑移、调头甩尾或翻滚,出现交通事故。目前预防充气轮胎爆胎导致事故的主要方法为安装轮胎监控系统,即通过在汽车轮胎内部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汽车轮胎内部的压力、温度等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信息以无线电信号的形式发送至汽车的中央处理单元,从而达到对汽车轮胎参数监测的预防报警或者在汽车轮胎发生爆胎时自动启动ABS对汽车进行制动。该种防止汽车因为爆胎而导致事故的方法不但成本高,而且治标不治本,即虽然能够防止爆胎而产生事故,但是不能解决轮胎爆胎的问题。为了从根源上预防爆胎导致交通事故的产生,目前预防轮胎爆胎的惯用方法为将轮胎制作为非充气的轮胎即实心胎或内部设置有空腔的实心胎。如在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117083A公开日期为2008年2月6日、名称为“一种蜂窝轮胎”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内部为蜂窝结构的实心轮胎。在中国专利号为2007100260297、申请日为2007年8月14日、名称为“轮胎”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不需要充气的实心胎,该文献中的轮胎中设有斜孔和空腔。非充气轮胎,虽然不会产生爆胎问题,但是存在以下不足缓减汽车振动与冲击的效果差。故使用非充气轮胎时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差、装载的物品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有效地防止爆胎事故又能有效地缓冲振动与冲击的防爆胎充气轮胎,解决了现有的能预防爆胎引起的事故的轮胎不能有效缓减振动与冲击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防爆胎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胎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气道,所述充气气道设有第一充气嘴,所述胎体由若干个由气室分隔壁分割出的相互隔开的气室构成,所述气室和所述充气气道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嘴,所述第二充气嘴为从充气气道向气室导通的单向导通结构。“胎体”是指充气胎的用于储存气体的部件;在由外胎和内胎构成的充气胎中,则胎体是指内胎;在真空胎中,则胎体是指通过帘布连接在胎面内的储气腔。给本专利技术充气的过程为气体经第一充气嘴进入充气通道,充气通道内的气体经第二单充气嘴进入到气室。由于胎体有多个相互隔开的气室构成,且气室同气道之间通过单向导通结构相连通,因此当有个别气室爆掉时,其余的气室的气体不会漏掉,故个别气室的破裂对于胎体整体而言,只是局部气压不足和局部瘪掉,但是不会影响胎体的正常使用,故不会产生爆胎所引起的交通事故。作为优选,所述若干个气室中至少有部分气室沿所述胎体的周向分布。由于胎体周长要远大于轴向宽度,在胎体的外观体积和气室数量相等时,周向设置气室的胎体缓减汽车振动与冲击的效果比轴向设置气室的胎体的好。如果要使两种方式的缓减汽车振动与冲击的效果相当,则轴向设置气室的胎体所设置的气室数量要比周向设置气室的胎体的气室数量少,气室数量少则防爆胎效果差,也即每爆掉一个气室会使胎体的容积减小较多。如果胎体的轴向宽度较大时,可以沿胎体轴向设置多排气室,每一排中的气室沿胎体的周向分布,且气室的排数少于每一排气室中气室的个数。设置大于等于两个沿胎体轴向分布的气室且沿胎体轴向分布的气室中只要有一个沿胎体的周向分割为多个分气室的结构形式 属于本技术方案的等同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分隔壁为柔性壁,所述气室分割壁展开时的面积大于由气室分割壁的连接线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气室分割壁的连接线”是指气室分割壁的连接处的轮廓线。当某一个气室爆掉时,在没有爆掉的气室内的气体压力作用下,位于爆掉的气室同相邻气室之间的气室分割壁会朝向爆掉的气室所在部位伸展,对爆掉的气室的容积空间进行填充,使得气室爆裂对轮胎正常行驶所带来的影响降低。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分割壁同所述胎体的连接线位于所述胎体的横截面上,所述气室分割壁为沿所述胎体的周向延伸的袋状结构。气室爆掉时,对应的气室分割壁对爆掉的气室的容积空间的填充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位于胎体外的胎壳,所述胎壳的内表面上设有若干片第一桥板,所述胎体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片第二桥板,所述第一桥板和所述第二桥板都为沿所述胎体的周向延伸的弧形板,所述若干片第一桥板间隙分布在一个同所述胎体同轴的圆周上,所述若干片第二桥板间隙分布在另一个同所述胎体同轴的圆周上,所述第一桥板一一对应地跨设在相邻的两块所述第二桥板之间。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气室爆掉时,当爆掉的气室转动朝向地面时,原本要通过该气室承载的重量在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的作用下,传递给其它的气室来承载,能降低由于爆胎气室内的气压不足所导致的当车轮转动到此部朝向地面时所产生的震动与颠簸。同时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还能够起到防止胎体被刺破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桥板至少跨过一个气室,所述第一桥板至少跨过一个气室。能保证任何一个气室爆掉时,原本要通过该气室进行承载的重量能在第一桥板和第二桥板的作用下,传递给其它的气室来承载。作为优选,所述气室包括一个主气室和若干个位于主气室旁的分气室,所述主气室和所述分气室之间设有第三充气嘴,所述第三充气嘴为从主气室向分气室导通的单向导通结构,所述主气室通过所述第二充气嘴同所述充气气道相连通。充气过程为气体经第一充气嘴进入充气气道,充气气道内的气体经第二充气嘴进入主气室,主气室内的气体经第三充气嘴进入分气室。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充气嘴、所述第二充气嘴和所述第三充气嘴三者都为单向阀。作为优选,充气气道位于轮毂的内侧。在本专利技术安装在车辆上时,充气气道不会承受车辆的压力,防止充气气道受力而爆裂。充气气道不破裂则在气室爆掉的数量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没有影响前,仍旧能对没有爆裂的气室进行充气,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以便对轮胎进行集中修复,降低车辆维修的次数。作为另一优选,所述第二充气嘴包括设置在所述充气气道上的刚性出气管和设置在所述气室的弹性进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设置在出气管的侧壁上,所述进气管弹性套设在所述出气管上且挡住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结构简单,装配方便。本专利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既具有充气轮胎能有效地缓冲汽车振动与冲击的优越性,又能不依靠其他任何电子或者机械装置便可有效预防因爆胎引起的车辆事故。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爆胎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胎体1,胎体的径向厚度W2,气室分隔壁11,气室分割壁的连接线111,第一气室分割壁112,第二气室分割壁113,气室12,气室沿胎体的径向的宽度W1,主气室121,分气室122,第三充气嘴123,第一气室124,第二气室125,第三气室126,第二桥板13,第二桥板端部之间的间隙131,充气气道2,第一充气嘴21,第二充气嘴3,出气管31,出气管的出气口 311,进气管32,胎壳4,第一桥板41,轮毂5,地面6。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爆胎充气轮胎,包括环形胎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气气道,所述充气气道设有第一充气嘴,所述胎体由若干个由气室分隔壁分割出的相互隔开的气室构成,所述气室和所述充气气道之间设有第二充气嘴,所述第二充气嘴为从充气气道向气室导通的单向导通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关刘泽仁白镇兴晁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