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车轮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1965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轮的制造方法。改变毛坯设计方法,减小或取消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的方式进行毛坯定位。这样不但能满足车轮的定位需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性能稳定、精度能满足加工要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来说就是铝合金车轮毛坯设计、机械加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铝合金车轮的制造流程一般为铝锭熔炼一铸造毛坯一毛坯热处理一机械加工一喷漆一包装出厂。 在汽车车轮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车轮需要定位、装夹,图I就是常规的定位示意图,图I中,3个径向块均匀分布在毛坯车轮的工艺轮唇内侧,向外运动实现车轮的自动定心,从而实现径向定位,接着压爪进行压紧。而为了实现径向定位,就必须在铸造毛坯上增加工艺轮唇,常规的工艺轮唇结构如图2所示。图2中,虚线部位是最终产品轮廓,实线表示的是毛还轮廓。在图2中可以看出,工艺轮唇仅仅是为了便于机械加工时的定位而设计的,机械加工过程中还要将其去除。工艺轮唇不但增加毛坯重量、降低金属利用率,还增加了热处理变形的比例,造成废品增加,增加了车轮厂家的生产成本,这不利于车轮厂家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车轮的制造方法。具体来说就是铝合金车轮的毛坯设计、机械加工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改变车轮毛坯设计方法,减小或取消车轮毛坯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的方式进行车轮毛坯定位。这样不但能满足车轮的定位需要,同时还能降低车轮生产厂家的成本。本专利技术能满足车轮机械加工过程中径向定位的需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性能稳定、精度能满足加工要求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是目前车轮机械加工中常见的的定位、装夹方式。图2是铸造毛坯中常见的工艺轮唇结构。图3是取消工艺轮唇的毛坯示意图。图4是采用外轮唇实现径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 一夹爪,2 —车轮,3 —内侧径向块,4 一外侧径向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铝合金车轮的毛坯设计方法以及依据外轮唇实现定位的具体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改变车轮毛坯设计方法,减小车轮毛坯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的方式进行车轮毛坯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改变车轮毛坯设计方法,取消车轮毛坯工艺轮唇。现有技术的车轮毛坯设计方法中,为了保证机械加工时有足够的定位空间,不得不设计出工艺轮唇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彻底取消了该部位结构,新的毛坯结构如图3所示。改变机械加工中的定位方式,抛弃工艺轮唇内侧定位的传统方法,改为轮唇外侧定位,见图4。 图4中,径向定位块分布在轮唇外侧,由外向内运行,实现自动定心、径向定位的目的。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减小车轮毛坯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方式进行车轮毛坯定位。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其特征在于取消车轮毛坯工艺轮唇。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车轮的制造方法。改变毛坯设计方法,减小或取消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的方式进行毛坯定位。这样不但能满足车轮的定位需要,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性能稳定、精度能满足加工要求的特点。文档编号B23P15/00GK102744573SQ201210240288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2日专利技术者刘伟东, 康龙基, 徐世文, 房献忠, 朱志华, 李昌海, 薛博文, 郭建东, 陈志 , 鲁月新, 黄晓光, 龙江 申请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车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减小车轮毛坯工艺轮唇,在机械加工中采用外轮唇定位方式进行车轮毛坯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东陈志鲁月新薛博文朱志华李昌海徐世文龙江黄晓光郭建东房献忠康龙基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