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6166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两个防爆式轴流风机(5),防爆式轴流风机(5)连接风机罩壳(16),风机罩壳(16)连接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和煤层气后冷却器芯体(15),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分别连接第一封头体(4)及第二封头体(8),第二封头体(8)上设有进油口(9)、出油口(7),第二封头体(8)内设有分程隔板(14),煤层气后冷却器芯体(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封头体(3)及第四封头体(10),第三封头体(3)上设有出气口(2),第四封头体(10)上设有进气口(1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换热效率,增强冷却效果,噪音低,安装简单快捷方便,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无污染,清洁度极高,并可减少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层气冷却器,尤其涉及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其应用于冷却煤层气系统的压缩气体和润滑油的环境。
技术介绍
在煤层气系统中,经过压缩机的压缩,煤层气升温升压,达到设定压力后排出压缩机。排出的气体经过油分离器的分离作用,分为一股润滑油(含少量煤层气)和一股高压煤层气。润滑油温度过高,继续循环使用将可能对整个系统的零部件,尤其是压缩机的零部件产生不良影响;高压煤层气温度过高,导致无法进行后续应用,因此需要对润滑油和高压煤层气进行冷却。目前,大都采用传统大型换热器对润滑油和煤层气进行分别冷却,这样则需要配置两台换热器,占地空间大,同时传统大型换热器的传热系数较低,换热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增强冷却效果,噪音低,安装简单快捷方便,占地面积小,生产过程无污染,清洁度极高,并可减少一次性投资及运行费用,经济效益显著的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两个防爆式轴流风机,防爆式轴流风机连接风机罩壳,风机罩壳连接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煤层气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两个防爆式轴流风机(5),防爆式轴流风机(5)连接风机罩壳(16),风机罩壳(16)连接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和煤层气后冷却器芯体(15),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包括两端的侧板(13?8),侧板(13?8)之间均匀间隔排列第一内通道(13?9)、第一外通道(13?10),第一内通道(13?9)和第一外通道(13?10)之间设有隔板(13?3),第一内通道(13?9)由内翅片(13?2)及其两侧的长封条(13?1)构成,第一外通道(13?10)由外翅片(13?5)及其两侧的短封条(13?4)构成,内翅片(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板翅式煤层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下两个防爆式轴流风机(5),防爆式轴流风机(5)连接风机罩壳(16),风机罩壳(16)连接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包括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和煤层气后冷却器芯体(15),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包括两端的侧板(13-8),侧板(13-8)之间均匀间隔排列第一内通道(13-9)、第一外通道(13-10),第一内通道(13-9)和第一外通道(13-10)之间设有隔板(13-3),第一内通道(13-9)由内翅片(13-2)及其两侧的长封条(13-1)构成,第一外通道(13-10)由外翅片(13-5)及其两侧的短封条(13-4)构成,内翅片(13-2)和外翅片(13-5)呈90°交叉排列,煤层气油冷却器芯体(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封头体(4)及第二封头体(8),第二封头体(8)上设有进油口(9)、出油口(7),第二封头体(8)内设有分程隔板(14),进油口(9)和出油口(7)与第一内通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德强王鹤森姚武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冰轮换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