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6276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2:39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和电机,压缩机构设置在电机的下方,密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密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油池,压缩机构包括带有气缸压缩腔的气缸、在气缸压缩腔中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驱动活塞的偏心曲轴以及设置在气缸的侧面并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气缸上还设置有滑片以及容纳滑片的滑片槽,该滑片的一端抵接在活塞的外周上,旁通管的一端开孔于排气管中,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油池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低成本简单的技术应用,可以提高包括旋转式压缩机在内的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其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靠、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商用空调机中,搭载数台旋转式压缩机的多联空调系统正在普及。但是,旋转式压缩机之间的油量容易产生油量平衡的问题,当油量过小时,旋转式压缩机由于润滑不足容易产生故障;当油量过多时,旋转式压缩机由于油的搅拌,性能会下降,最终都会导致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效率发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靠、工作效率高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内的压缩机构和电机,压缩机构设置在电机的下方,密闭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密闭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油池,压缩机构包括带有气缸压缩腔的气缸、在气缸压缩腔中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驱动活塞的偏心曲轴以及设置在气缸的侧面并支撑偏心曲轴的主轴承和副轴承,气缸上还设置有滑片以及容纳滑片的滑片槽,该滑片的一端抵接在活塞的外周上,其结构特征是旁通管的一端开孔于排气管中,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油池中。所述电机包括定子组件和转子,定子组件包括定子铁芯和电机线圈,定子铁芯的外周与密闭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子外径间隙,旁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排气管的侧面并朝向排气管内开孔,旁通管的另一端向下穿过定子外径间隙后开口于油池中。所述二个以上的定子外径间隙中的任一个定子外径间隙中设置有定子外径槽,旁通管的另一端向下穿过定子外径槽后开口于油池中。所述旁通管位于密闭壳体外,旁通管的一端开孔于排气管中,旁通管的另一端穿过密闭壳体后开口于油池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和至少有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中,旁通管的一端连接在排气管和冷凝器之间,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池中。所述旋转式压缩机和至少有油分离器、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组成的空调系统中,旁通管的一端与油分离器相通,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旋转式压缩机的油池中。所述主轴承的主轴承法兰和副轴承的副轴承法兰分别设置在气缸的上下面,主轴承法兰上设置有带有消声器孔的排气消声器,消声器孔所在的水平面为M面;主轴承法兰的底面和气缸的上面之间的边界面为A面;副轴承法兰的上面为B面,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M面与B面之间。所述旁通管的另一端开口于A面的附近。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旁通管,将旁通管的一端开口于油池中,旁通管的另一端与排气管相通,由于油池的压力大于排气管的压力,当超过适当油面的由会通过旁通管经过排气管保留在油分离器中。当油分离器内的油量多到一定程度时,油将从油分离器经过储液器回到旋转式压缩机中。其结果是,运行中的所有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均为最佳状态。本专利技术通过低成本简单的技术应用,可以提高包括旋转式压缩机在内的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运行可靠、工作效率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中的压缩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Y-Y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旁通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排气管的局部放大结构不意图。图6为实施例I的性能曲线7为排气管的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I中的旁通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R1为旋转式压缩机,R2为旋转式压缩机,2为密闭壳体,3为排气管,4为冷凝器,5为膨胀阀,6为蒸发器,7为油分离器,8为回油管,9为单向阀,13为储液器,14为吸入管,16为偏心曲轴,18为旁通管,19为固定环,20为压缩机构,21为电机,22为定子组件,22b为定子铁芯,22c为线圈,22d为电机气隙,22e为定子外径间隙,22f为定子外径槽,23为气缸,24为气缸压缩腔,25为主轴承,25a为主轴承法兰,26为副轴承,26a为副轴承法兰,28为活塞,30为排气消声器,30a为消声器孔,32为转子,37为油池,38为油。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I参见图1,在内部压力为高压的旋转式压缩机Rl的密闭壳体2中收纳了电机21以及设置在电机21的下方的被电机21旋转驱动的旋转式压缩机构20。该压缩机构20中的气缸23的外周以及电机21的外周固定在密闭壳体2的内周上。如图I所示,旋转式压缩机Rl按从排气管3到油分离器7、冷凝器4、膨胀阀5、蒸发器6、储液器13、吸入管14的顺序连接构成了冷冻循环。从油分离器7的下部到储液器13的入口处连接了回油管8。参见图2,压缩机构20包括带有气缸压缩腔24的气缸23、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气缸23中设置有活塞28和滑片(无图示)。主轴承法兰25a和副轴承法兰26a固定在气缸23的上下面,密封了气缸压缩腔24。压缩机构20在主轴承法兰25a上固定了带有消声器孔30a的排气消声器30。密闭壳体2的下部设置有油池37,油池37内储存了润滑压缩机构20所需的油38。储存的油38的最上面称为油面。参见图3,电机21由固定在密闭壳体2内周上的定子组件22、以及安装在偏心曲轴16外周上的转子32组成。定子组件22的内周与转子32的外周之间形成的小间隙称为电机气隙22d。该电机气隙为0. 4 0. 6mm左右。定子组件22由定子铁芯22b和电机线圈22c组成,固定在密闭壳体2内壁上的定子铁芯22b的外周与密闭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四个定子外径间隙22e,其中一个定子外径间隙22e中设置有定子外径槽22f。参见图I-图4所示的旁通管18,该旁通管18呈L形,其内径为3 4mm左右。参见图5,旁通管18的上端连接在排气管3的侧面并朝向排气管3内开孔。该上端称为开口端H。旁通管18的下端沿着定子外径间隙22e中设置的定子外径槽22f向下延伸,并开孔于在油池37中。该下端称为开孔端L。 在实施例I中,设计开孔端L时,使其对主轴承法兰25a的底面和气缸23的上面之间的边界面A所在的位置开孔。旋转式压缩机Rl —启动,从吸入管14吸入的低压气体就在气缸23中被压缩成高压气体,该高压气体从排气消声器30的消声器孔30a排到电机21和压缩机构20之间形成的空间中。随后,高压气体从下而上通过线圈22c和电机气隙22d移动到电机21上方的空间中。高压气体可冷却温度较高的线圈22c。这时,高压气体中所含的喷雾状油粒成为从高压气体中分离的油粒,并从定子外径间隙22e跌落回到油池37中。分离了油的高压气体从排气管3向油分离器7流动。此时,如果出现油分离不够充分,油分离器7可以进一步分离油并保存一定量的油。当油分离器内保存的油超过一定量时,会回到蒸发器6和储液器13之间,因此,多余的油与吸入气体一起被吸入到气缸压缩腔24中,再次回到油池37中。于是,油池37内的油量和油面均会增加。在压缩机运行时,溶解到油38中的冷媒量根据压缩机的运行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且,主要在冷凝器4和蒸发器6中滞留的油量由于系统的运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油池37的油量和油面会不断发生变化。在图6中,横轴为油面高度,纵轴为压缩机的效率COP和吐油量。COP为压缩机制冷量/输入功率的比值,吐油量为从排气管3排出的油量。该数据根据I 4HP能力的旋转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旋转式压缩机包括设置在密闭壳体(2)内的压缩机构(20)和电机(21),压缩机构(20)设置在电机(21)的下方,密闭壳体⑵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3),密闭壳体(2)的底部设置有油池(37),压缩机构(20)包括带有气缸压缩腔(24)的气缸(23)、在气缸压缩腔(24)中进行偏心旋转的活塞(28)、驱动活塞(28)的偏心曲轴(16)以及设置在气缸(23)的侧面并支撑偏心曲轴(16)的主轴承(25)和副轴承(26),气缸(23)上还设置有滑片以及容纳滑片的滑片槽,该滑片的一端抵接在活塞(28)的外周上,其特征是旁通管(18)的一端开孔于排气管(3)中,旁通管(18)的另一端开口于油池(37)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机(21)包括定子组件(22)和转子(32),定子组件(22)包括定子铁芯(22b)和电机线圈(22c),定子铁芯(22b)的外周与密闭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子外径间隙(22e),旁通管(18)的一端连接在排气管(3)的侧面并朝向排气管(3)内开孔,旁通管(18)的另一端 向下穿过定子外径间隙(22e)后开口于油池(37)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二个以上的定子外径间隙(22e)中的任一个定子外径间隙(22e)中设置有定子外径槽(22f),旁通管(18)的另一端向下穿过定子外径槽(22f)后开口于油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自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