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092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钢模板,主要包含槽钢底梁、槽钢柱、钢板,其中槽钢柱一端切割成曲面状。钢板和槽钢柱均打有孔洞,通过螺栓穿过孔洞拧紧进行连接。槽钢柱两端翼缘各开有小槽,槽钢底梁两端翼缘也开有孔洞,槽钢底梁开口向上放置于地面,槽钢柱开口向外立于槽钢底梁内,使得一根圆钢筋穿过孔洞和小槽将槽钢梁和槽钢柱固定住。再通过螺栓将铁板由下而上依次与槽钢柱连接。为防止胀模的影响,在钢板上焊接有角钢。在墙体受到水平力加载试验中,将槽钢柱带圆弧一端朝下,再次通过圆钢筋将槽钢柱和槽钢底梁连接起来,槽钢柱可以绕着圆钢筋进行转动,并且在施加水平荷载的时候使得墙体两侧能够较为均匀的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制作墙体模型和用于墙体模型水平加载的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钢模板是用于混凝土浇筑成型的钢制模板,以其多次使用、混凝土浇筑成型美观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钢模板也是实验室浇筑混凝土或连续性介质材料墙体构件时常用的设备,通常的钢模板在拆模之后不会继续成为后续加载试验的装置。而该多功能钢模板不仅保留了作为模板使用的功能,同时还可以在三合土等泥土类墙体进行水平向加载的时候成为一种辅助装置,从而达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模板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钢模板及其应用,这种钢模板不仅具有普通模板的功能,还可以在墙体进行水平向加载的时候成为一种辅助装置,特别针对强度不高的三合土等泥土类材料制作的墙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钢模板,它包括槽钢底梁、两根槽钢柱和若干块钢板等;其中,所述两根槽钢柱的平面端分别插入槽钢底梁的槽内两侧,并由圆钢筋限位,两根槽钢柱开口均朝外;若干块钢板从下至上依次紧贴,并由螺栓固定于槽钢柱两侧的翼缘板上;每块钢板上均焊接一根角钢,以增大钢板的平面外刚度,尽量减小胀模对墙体尺寸的影响。一种上述多功能钢模板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时,先将槽钢底梁摆放就位,槽钢柱的平面端朝下,立在槽钢底梁两边并用圆钢筋卡 牢,安装最下面的两块钢板并通过螺栓拧紧固定在槽钢柱上,形成一个槽,在其内部浇筑或夯实墙体,待墙体高度与铁板高度接近时,安装上面两块钢板继续浇筑或夯实墙体,重复此步骤直至墙体达到设计的高度值。经过墙体养护,再由上而下依次拆除钢板和两侧的槽钢柱。一种上述多功能钢模板在墙体加载水平荷载试验方面的应用,具体如下将槽钢柱的曲面一端朝下树立在墙体两侧,开口朝外,插入槽钢底梁的槽内,并用圆钢筋卡牢,一根槽钢柱与产生水平荷载的加载装置相连接,在加载过程中,两根槽钢柱可以以圆钢筋为轴心转动,从而将水平力均匀的传递到墙体侧面,可模拟实际房屋墙体受到的地震作用等水平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钢模板,无论是钢板还是槽钢柱安装拆卸方便,只需要将圆钢筋穿过相应的孔洞并且把固定钢板和槽钢柱的螺栓拧紧即可完成安装,拆卸亦同,具有较好的使用灵活性,并且在水平向加载试验中将槽钢柱倒置还可以辅助完成加载,使得墙体侧面受力均匀。附图说明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在附图中 图I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钢模板的正视 图2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钢模板的俯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钢模板的侧视 图4是图I中的槽钢柱的外形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断面 图6是图I中的槽钢底梁的外形平面示意 图7是图6的B-B断面 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墙体加载阶段槽钢柱的使用示意图。图中,圆孔I、豁口 2、孔洞3、槽钢底梁4、槽钢柱5、钢板6、角钢7、螺栓8、圆钢筋9、墙体10。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效果将变得更加明显。如图4和5所示,槽钢柱5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豁口 2和若干个圆孔1,槽钢柱5的一端加工成平面,另一端加工成曲面。如图6和7所示,槽钢底梁4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孔洞3。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钢模板包括槽钢底梁4、两根槽钢柱5和若干块钢板6。两根槽钢柱5的平面端分别插入槽钢底梁4的槽内两侧,并由圆钢筋9限位,两根槽钢柱5开口均朝外;若干块钢板6从下至上依次紧贴,并由螺栓8固定于槽钢柱5两侧的翼缘板上;每块钢板6上均焊接一根角钢7,以增大钢板6的平面外刚度,尽量减小胀模对墙体尺寸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可用于浇筑或夯实墙体,具体如下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时,先将槽钢底梁4梁摆放就位,槽钢柱5的平面端朝下,立在槽钢底梁4两边并用圆钢筋9卡牢,安装最下面的两块钢板6并通过螺栓8拧紧固定在槽钢柱5上,形成一个槽,在其内部浇筑或夯实墙体,待墙体高度与铁板高度接近时,安装上面两块钢板6继续浇筑或夯实墙体,重复此步骤直至墙体达到设计的高度值。经过墙体养护,使得自身达到了一定强度,再由上而下依次拆除钢板6和两侧的槽钢柱5。如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还可以用于墙体加载水平荷载试验,具体如下按上述方法浇筑或夯实墙体后,拆除钢板6和两侧的槽钢柱5,墙体养护后,将槽钢柱5的曲面一端朝下树立在墙体10两侧,开口朝外,插入槽钢底梁4的槽内,并用圆钢筋9卡牢,一根槽钢柱5与产生水平荷载的加载装置相连接(比如千斤顶),在加载过程中,两根槽钢柱5可以以圆钢筋9为轴心做小角度转动,从而将水平力均匀的传递到墙体10侧面,可模拟实际房屋墙体受到的地震作用等水平力。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槽钢底梁(4)、两根槽钢柱(5)和若干块钢板(6)等;其中,槽钢柱(5)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豁口(2)和若干个圆孔(1),槽钢柱(5)的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曲面;槽钢底梁(4)的翼缘板上开有两个孔洞(3);所述两根槽钢柱(5)的平面端分别插入槽钢底梁(4)的槽内两侧,圆钢筋(9)穿过槽钢底梁(4)的翼缘板上的孔洞(3)和槽钢柱(5)的翼缘板上的豁口(2),对槽钢底梁(4)进行限位,两根槽钢柱(5)开口均朝外;若干块钢板(6)从下至上依次紧贴,并由螺栓(8)固定于槽钢柱(5)两侧的翼缘板上;每块钢板(6)上均焊接一根角钢(7),以增大钢板(6)的平面外刚度,尽量减小胀模对墙体尺寸的影响。2.—种权利要求I所述多功能钢模板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应用具体如下在浇筑或夯实墙体时,先将槽钢底梁(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庞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