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油控制系统,属于油库定量装车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石油公司的计算机管理虽已开始多年,但由于各地的发展水平差异和管理方式的不同,没有形成统一模式,且都只是作了一些局部功能的计算机管理,目前还没有一家石油公司开发应用了涉及管理和发油控制于一体的系统。甚至国内大多数的石油库的发油控制还停留在手动控制的操作。其基本操作流程是先将提油单的重量除以发油的密度,即得到发油的体积。然后操作员手动打开阀门,根据安装在管道上的机械流量体积表读数来手动关阀。这种发油方式存在了较长的时间,也存在很多的弊端。一是要求一个发 油货位有一个发油员二是发油密度采用的是上午一个密度,下午一个密度,这样存在较大误差,尤其是在夏天,温差较大的情况。三是在油库管理上难以控制“人情”发油。造成管理上的混乱。部分石油公司虽然采用了一些控制仪表,如有的石油公司采用一个货位一个控制仪表的独立式方式,但操作以及数据统计等都不方便。另外,该系统还不具备实时温度采集,及时调整发油密度的功能。综上所述,成品油(汽、柴油)销售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I)付油的精度低,由于温度的变化对油品的密度影响很大,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发油控制系统,包括与各个货位相对应的下位机发油仪、多路通信模块和上位机,各台下位机发油仪通过多路通信模块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所述的下位机发油仪包括注油管路和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微处理器和与之相连的流量计、溢油探测装置、静电保护装置、油泵和电液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位机发油仪还包括温度变送器,该温度变送器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相连,温度变送器放置在注油管道中,用于将采集到的温度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标准密度核算当前温度下的发油视密度,实现实时质量发油,以达到对流量计进行温度补偿。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台下位机发油仪中至少一台为多路下位机发油仪,该多路下位机发油仪包括至少两路注油管道,每路注油管道中都设置有与其相对应的流量计、油泵、电液阀和温度变送器,每路上设置的流量计、油泵、电液阀和温度变送器都与该下位机发油仪中的处理器相连,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辉,蔡志伟,金广锋,徐宏,刘刚,王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