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50619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41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壳体、穿过壳体的中轴、中轴两端固定联接的人力驱动机构以及链轮机构,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上设置的一级输出齿轮、与一级输出齿轮啮合的二级输出齿轮以及套接二级输出齿轮的中间轴;链轮机构包括中轴上设置的主动链轮、中间轴上设置的输出链轮、用于输出链轮张紧调节的张紧链轮以及从动链轮;链轮机构的所有链轮均在同一平面上;主动链轮与中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I;中间轴与输出链轮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II;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结构简单,电动驱动机构和人力驱动机构分体设置,其动力输出的可靠性更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作为现代交通的一种便捷、环保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的喜爱;通常的电动自行车其动力装置都安置在前轮或后轮上,使用轮毂电机直接驱动前轮或后轮,然而这样设置的电动自行车变速和智能控制较差,而且整车的重心偏向车体前后,使得骑行不稳;目前也相继出现了一些中置动力的电动自行车,中置动力的电动自行车虽然改变了车体偏心以及变速和智能控制差的情况,但是这些中置动力的电动自行车都有着共同的缺点,其结构相当复杂,电动驱动机构和人力驱动机构的结合效果不佳,可靠性不强,容易产生卡壳现象;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的润滑效果较差,而且因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便于操作者使用,很多厂家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尽量使电动自行车用中置 动力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但往往得不偿失,输出轴的平行度和链轮的平面度通常得不到保证,使得生产出来的电动自行车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更高的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壳体、穿过壳体的中轴、中轴两端固定联接的人力驱动机构以及链轮机构,所述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电机输出轴上设置的一级输出齿轮、与一级输出齿轮啮合的二级输出齿轮以及套接二级输出齿轮的中间轴;所述链轮机构包括中轴上设置的主动链轮、中间轴上设置的输出链轮、用于输出链轮张紧调节的张紧链轮以及从动链轮;所述链轮机构的所有链轮均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主动链轮与中轴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I ;所述中间轴与输出链轮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II。所述壳体包括变速箱壳体和电机壳体,所述变速箱壳体和电机壳体整体压铸成型。所述变速箱壳体内注有润滑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和成本较低的优点,各个轴的平行度和链轮机构的平面度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电动驱动机构和人力驱动机构分体设置,其动力输出的可靠性更高,不易产生卡壳现象,而且润滑效果更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的链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2所不,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I、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壳体、穿过壳体的中轴3、中轴3两端固定联接的人力驱动机构8以及链轮机构,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4、电机输出轴4上设置的一级输出齿轮5、与一级输出齿轮5啮合的二级输出齿轮7以及套接二级输出齿轮7的中间轴6 ;链轮机构包括中轴3上设置的主动链轮10、中间轴6上设置的输出链轮11、用于输出链轮11张紧调节的张紧链轮12以及从动链轮13 ;链轮机构的所有链轮均在同一平面上;主动链轮10与中轴3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I 9冲间轴6与输出链轮11之间设有超越离合器1115 ;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结构简单,各个轴的 平行度和链轮机构的平面度都得到进一步提高,电动驱动机构和人力驱动机构分体设置,其动力输出的可靠性更高,不易产生卡壳现象。如图I至图2所示,壳体包括变速箱壳体2和电机壳体14,变速箱壳体2和电机壳体14整体压铸成型;采用整体压铸成型不但加强了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的刚性,而且简化了加工的工艺;变速箱壳体2内注有润滑油;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的润滑效果。如图I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其工作原理为电机输出轴4驱动一级输出齿轮5,—级输出齿轮5通过与二级输出齿轮7的哨合带动中间轴6旋转,中间轴6通过输出链轮11将动力传动至链轮机构;人力驱动机构通过中轴3将动力传动至主动链轮10,从而将动力传动至链轮机构;主动链轮10与中轴3之间设置的超越离合器I 9以及中间轴与输出链轮之间设置的超越离合器1115其主要用于对电动驱动机构和人力驱动机构进行协调,在使用中电动驱动和人力驱动互不影响。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用中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I)、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壳体、穿过壳体的中轴(3)、中轴(3)两端固定联接的人力驱动机构(8)以及链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输出轴(4)、电机输出轴(4)上设置的一级输出齿轮(5)、与一级输出齿轮(5)啮合的二级输出齿轮(7)以及套接二级输出齿轮(7)的中间轴¢);所述链轮机构包括中轴(3)上设置的主动链轮(10)、中间轴(6)上设置的输出链轮(11)、用于输出链轮(11)张紧调节的张紧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摩托车制造有限公司张元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