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聚合分支DNA探针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35744 阅读:28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0-11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组装聚合分支DNA探针的制备方法。将常规探针高密度固定于芯片上可提高探针的杂交检测效率,但目前分支状DNA探针的制作操作复杂,制造成本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互补探针溶于交联缓冲液中,加热变性降至室温静置,紫外光交联使互补结合的探针间形成共价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自组装聚合分支DNA探针;交联缓冲液配制方法为:将1.0g精氨酸和20g聚乙二醇1000溶解于0.1mol/L、700mL的PBS中,PBS的pH为7.2,然后用PBS定容至1L。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捷快速、制备成本低,可有效提高芯片检测的灵敏性,交联缓冲液加精氨酸后所获探针杂交检测灵敏度提高10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DNA探针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ー种自组装聚合分支DNA探针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基因芯片是将不同单链DNA探针固定于固相表面不同位置形成的探针阵列。由于各DNA探针核酸序列可与相应靶核酸序列互补,因此基因芯片可以实现同步高通量地检测样品中多种靶核酸。基因芯片固定的探针为单链DNA,也有采用肽核酸(PNA)或锁核酸(LNA)合成的探针,后两者虽然在杂交灵敏性和特异性方面较前者有所提高,但由于合成本较高一般较少采用。探针的长度对杂交的特异性有影响,短探针的特异性高于长探针。长DNA探针多是由基因克隆扩増、PCR扩增或其它扩增技术获得的,长度一般为数十至数百个 碱基,可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短DNA探针多为人工合成的寡聚核苷酸链,长度一般为8-30个碱基,由于短探针杂交检测的特异性高,杂交速度快,因此短探针常用于基因芯片,可用于核酸突变或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芯片上的探针固定有两类方法,一是采用光引导的原位合成技术在芯片表面直接合成所需要的探针,该方法适用于制备高密度基因芯片;ニ是采用点样的方法直接将制备好的探针点于芯片上,通过探针末端标记的活性基团或是通过紫外光照射,使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组装聚合分支DNA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于内表面硅烷化处理的印pendorf管中,将探针结构分别为5 ’ - a - P - Y -3 ’和5’ -Y-a ’ - 0 - 3’的两种探针各10 Umol/L等摩尔浓度溶于交联缓冲液中; 其中,探针捕获序列Y区与DNA靶序列互补,a区与a ’区互补,P区与P ’互补;步骤二 将溶有探针的交联缓冲液加热至80°C -94°C变性lmin,然后自然降至200C -25°C,放置5-10min,使探针互补形成由氢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晏海颜真王萌向安刘永兰汪钦包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 2015年02月18日 19:22
    分支,指从总体或一个系统中分出的部分。语出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异日期对举,当如合分支。”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