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26404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1 0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提高川芎嗪对肿瘤细胞的聚集浓度、降低对正常细胞分布的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将壳聚糖分子量降解至5万道尔顿,与叶酸偶联,得叶酸壳聚糖偶联物;在室温下,将所得叶酸壳聚糖偶联物溶于的醋酸溶液中,制得叶酸壳聚糖醋酸溶液,将川芎嗪溶于叶酸壳聚糖醋酸溶液中,磁力搅拌下,滴加浓度为0.6mg/ml的多聚磷酸钠水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磁力搅拌30min,即得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的混悬液;将所制备的混悬液离心后收集沉淀,冻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DR逆转剂,尤其是一种可提高川芎嗪对肿瘤细胞的聚集浓度、降低对正常细胞分布的叶酸偶联壳聚糖)I丨芎嗪纳米粒制剂。
技术介绍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现象可严重妨碍肿瘤的化疗效果。MDR由多种机制引发,最具代表性的是由于耐药细胞表面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等跨膜蛋白的高表达所形成的外排泵,使细胞内化疗药物外排所造成的。MDR的产生不仅保护了肿瘤细胞,所排出的化疗药还增加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研究表明,具有钙离子通道拮抗作用的部分天然药物成分如川芎嗪、丹参酮IIA、苦参碱、去甲斑蝥素等具有MDR逆转作用,尤其川芎嗪逆转MDR的作用非常突出。尽管川芎嗪能显著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但目前却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原因是缺少良好的给药载体,致使川芎嗪在体内广泛分布,增加了对正常人体细胞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川芎嗪对肿瘤细胞的聚集浓度、降低对正常细胞分布的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其特征在于依次按如下方法制备 a.将壳聚糖分子量降解至5万道尔顿; b.磁力搅拌条件下,将所得分子量为5万道尔顿的壳聚糖与叶酸偶联,得叶酸壳聚糖偶联物; c.在室温下,将所得叶酸壳聚糖偶联物溶于浓度为1%的醋酸溶液中,制得2mg/ml的叶酸壳聚糖醋酸溶液15ml,将18mg的川弯嗪溶于叶酸壳聚糖醋酸溶液中,200 rpm/min磁力搅拌下,滴加5ml浓度为0. 6 mg/ml的多聚磷酸钠水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磁力搅拌30min,即得叶酸偶联壳聚糖川弯嗪纳米粒的混悬液; d.将所制备的混悬液4°C下32900rpm/min离心30min,离心后弃上清,收集沉淀,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加冻干保护剂,_48°C预冻12h,冷冻干燥机中冻干,即得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的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叶酸偶联壳聚糖川芎嗪纳米粒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是将壳聚糖加入到1%醋酸溶液中,搅拌使之溶解,制得200mg/100ml壳聚糖醋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青程荔春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