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4920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底座、左侧支腿机构、右侧振动机构、右侧撑背机构、左侧振动机构、左侧撑背机构和右侧支腿机构,底座包括左撑背板、中间板、右撑背板、左支腿板一、左支腿板二、右支腿板一、右支腿板二和座体,右侧振动机构包括振动锤一,左侧振动机构包括振动锤二。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重症康复患者侧卧位良肢位摆放,避免滑动、倾倒现象,可实现重症康复患者自动振动排痰,大大减轻医护人员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重症康复患者常伴随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气管切开等病症,需要长期卧床,正确的卧位和肢位摆放可以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仰卧位易导致肺炎、肺不张、压疮、返流误吸等问题,侧卧位可促进背侧肺泡复张,提升氧合,减少口咽部分泌物误吸,减少舌后坠风险,改善通气,因此合理的体位管理非常重要。如果及早进行良肢位摆放还可以保护关节和周围软组织,患者在后期康复治疗中,被动活动引起的疼痛感减轻,能更快进入康复治疗的角色。当前对患者体位管理一般采用枕头、靠垫等来实现侧卧位时对腿部和背部的支撑,总是出现大幅度滑动、倾倒或躺平情况,需要医护人员随时看护并进行体位调整。而且医护人员还要经常对患者进行人工叩背排痰,改善呼吸,体位调整和扣背工作经常在夜间进行,这就导致医护人员工作量非常繁重、得不到休息。现有的排痰装置多为背心式和手持式两种,背心式排痰装置对于重症患者脱、穿都很不方便,而且穿在身上也不舒适。手持式的需要医护人员手持操作,不能很好的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左侧支腿机构(2)、右侧振动机构(3)、右侧撑背机构(4)、左侧振动机构(5)、左侧撑背机构(6)和右侧支腿机构(7),所述底座(1)包括左撑背板(1.1)、中间板(1.3)、右撑背板(1.5)、左支腿板一(1.12)、左支腿板二(1.17)、右支腿板一(1.25)、右支腿板二(1.27)和座体(1.33),所述中间板(1.3)固定连接在座体(1.33)上,所述左撑背板(1.1)和右撑背板(1.5)转动连接在中间板(1.3)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支腿板一(1.12)和左支腿板二(1.17)布置在中间板(1.3)的左侧,所述右支腿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左侧支腿机构(2)、右侧振动机构(3)、右侧撑背机构(4)、左侧振动机构(5)、左侧撑背机构(6)和右侧支腿机构(7),所述底座(1)包括左撑背板(1.1)、中间板(1.3)、右撑背板(1.5)、左支腿板一(1.12)、左支腿板二(1.17)、右支腿板一(1.25)、右支腿板二(1.27)和座体(1.33),所述中间板(1.3)固定连接在座体(1.33)上,所述左撑背板(1.1)和右撑背板(1.5)转动连接在中间板(1.3)的左右两侧,所述左支腿板一(1.12)和左支腿板二(1.17)布置在中间板(1.3)的左侧,所述右支腿板一(1.25)和右支腿板二(1.27)布置在中间板(1.3)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还包括左上销轴一(1.2)、右上销轴一(1.4)、左上销轴二(1.6)、左支杆一(1.7)、左支杆销轴一(1.8)、左支杆销轴二(1.9)、左下销轴一(1.10)、左下销轴二(1.11)、左支杆二(1.13)、左支杆销轴三(1.14)、左支杆销轴四(1.15)、左下销轴三(1.16)、左下销轴四(1.18)、右上销轴二(1.19)、右支杆一(1.20)、右支杆销轴一(1.21)、右支杆销轴二(1.22)、右下销轴一(1.23)、右下销轴二(1.24)、右下销轴三(1.26)、右下销轴四(1.28)、右支杆二(1.29)、右支杆销轴三(1.30)、右支杆销轴四(1.31)、右定位销(1.32)和左定位销(1.34),所述左撑背板(1.1)的前后两侧通过左上销轴一(1.2)和左上销轴二(1.6)与中间板(1.3)转动连接,所述右撑背板(1.5)的前后两侧通过右上销轴一(1.4)和右上销轴二(1.19)与中间板(1.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腿机构(2)包括连杆一(2.1)、销轴一(2.2)、驱动杆一(2.3)、固定螺钉一(2.4)、驱动电机一(2.5)和销轴二(2.6),所述连杆一(2.1)的一端通过销轴二(2.6)与左支腿板二(1.17)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一(2.1)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一(2.2)与驱动杆一(2.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2.5)的输出轴插入驱动杆一(2.3)的套筒中并通过固定螺钉一(2.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一(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座体(1.33)上,通过驱动电机一(2.5)带动驱动杆一(2.3)转动,从而带动连杆一(2.1)运动,由连杆一(2.1)带动左支腿板二(1.17)转动,实现左支腿板二(1.17)和左支腿板一(1.12)的联合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肢位摆放振动排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振动机构(3)还包括端盖一(3.1)、轴承一(3.2)、轴套一(3.3)、销一(3.4)、凸轮一(3.5)、主轴一(3.6)、凸轮二(3.7)、轴套二(3.8)、支座一(3.9)、轴承二(3.10)、联轴器一(3.11)、支座二(3.12)、弹簧一(3.13)、导向座一(3.14)、销二(3.16)、弹簧二(3.17)、导向座二(3.18)、电机支座一(3.19)和电机一(3.20),所述支座一(3.9)和支座二(3.12)通过螺栓间隔固定连接在右撑背板(1.5)上,所述主轴一(3.6)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一(3.2)和轴承二(3.10)安装在支座二(3.12)和支座一(3.9)上,所述轴承一(3.2)通过端盖一(3.1)进行固定,所述凸轮一(3.5)和凸轮二(3.7)通过螺钉间隔固定安装在主轴一(3.6)上且均位于支座一(3.9)和支座二(3.12)之间,所述轴套一(3.3)和轴套二(3.8)均套在主轴一(3.6)上,所述轴套一(3.3)设置在支座二(3.12)和凸轮一(3.5)之间,所述轴套二(3.8)设置在凸轮二(3.7)和支座一(3.9)之间,所述电机一(3.20)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一(3.11)与主轴一(3.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3.20)通过螺栓与电机支座一(3.19)固定连接,所述电机支座一(3.19)通过螺栓与右撑背板(1.5)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座一(3.14)和导向座二(3.1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右撑背板(1.5)上,所述弹簧一(3.13)套在导向座一(3.14)上,所述弹簧二(3.17)套在导向座二(3.18)上,所述导向座一(3.14)和导向座二(3.18)分别穿过振动锤一(3.15)上部横杆的两端通孔,所述凸轮一(3.5)和凸轮二(3.7)用于与横杆接触连接,横杆的两端分别与弹簧一(3.13)和弹簧二(3.17)的上端固定连接,并通过销一(3.4)和销二(3.16)定位,在凸轮一(3.5)、凸轮二(3.7)、弹簧一(3.13)和弹簧二(3.17)的作用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玲姜永梅贾爱明高洋张洋潘雨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