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活塞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790911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2 0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比以往少的工序制造具有所需要的机械强度的制动器活塞。铸造Si浓度(CSi质量%)和Mg浓度(CMg质量%)在它们的关系(CSi,CMg)上处于由A(0.75,1.25)、B(1.4,1)、C(1.4,0.6)、D(0.75,0.85)这4点包围的范围内,而且Cu浓度为0.07~0.9质量%、Mn浓度为0.1~0.9质量%、Ti浓度为0.005~0.15质量%、Cr浓度为0.2质量%以下、Fe浓度为0.5质量%,其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铝合金的棒状铸块,将所述棒状铸块不实施均质化处理而在铸造后3天以内进行矫正,将矫正了的棒状铸块切断为所需要的厚度作为锻造用坯料,将所述锻造用坯料不进行退火而在所述棒状铸块的铸造后7天以内以25~90%的加工率进行冷锻,成形为杯状,不进行固溶处理而进行时效硬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用冷锻的。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四轮车、两轮车等的车辆的盘式制动器(disk brake)中,为了高性能化或低油耗化,采用了铝合金制的制动器活塞。制动器活塞是滑动部件,要求优异的机械强度。图I所示的杯状的制动器活塞(I)是其一例(参照专利文献I)。在这样的杯状的制动器活塞的制造中,以往对将钢坯(billet)挤压后再拉拔出的棒状坯料进行固溶处理,再通过时效处理,得到所需要的机械强度后,通过机械加工成形为杯状。但是,由于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材料成品率极差,因此曾提出了通过利用锻造进行向杯状的成形,来提高材料成品率,并且通过热处理来得到所需要的机械强度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滑动部件,是规定了分散于Al-Si系合金制成形品的基体中的共晶Si粒子的粒径和数量,并且规定了阳极氧化皮膜的厚度和硬度的部件。其制造工序是如中记载的那样,铸造由铝合金构成的棒材并均质化(均匀化)处理后,将铸件表面部进行表面削除(剥皮,peeling),切断为规定的长度,进行退火处理,进行磷酸盐处理后,锻造成杯状,将实施了 T6处理(固溶处理和其后的时效处理)的锻造品进一步机械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10.16 JP 239295/20091.一种制动器活塞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干,铸造铝合金的棒状铸块,该铝合金含有Si和Mg,并且Si浓度即Csi质量%和Mg浓度即CMg质量%在它们的关系(Csi,CMg)上处于由 A(O. 75,1.25)、B(1.4,l)、C(1.4,0. 6)、D(O. 75,O. 85)这 4 点包围的范围内,而且 Cu 浓度为O. 07 O. 9质量%、Mn浓度为O. I O. 9质量%、Ti浓度为O. 005 O. 15质量%、Cr浓度为O. 2质量%以下、Fe浓度为O. 5质量%,其余量由Al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将所述棒状铸块不实施均质化处理而在鋳造后3天以内进行矫正, 将矫正了的棒状铸块切断为所需要的厚度作为锻造用坯料, 将所述锻造用坯料不进行退火而在所述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冈本康夫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