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7788554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1 21:37
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步骤如下:在前、后爪极上分别设置装配标记Ⅰ、装配标记Ⅱ,在激磁线圈上分别设有装配标记Ⅲ、装配标记Ⅳ;装配标记Ⅴ,在集电环上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结线处设置装配标记Ⅵ;使相对应的各装配标记重合;将激磁线圈的开始端、终止端扎结在集电环上;在引线与集电环连接处利用锡焊加固。由于在前、后爪极、激磁线圈以及集电环上设有装配标记,且在装配过程中依据装配标记的指示进行安装,转子总成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清晰,不易发生装配错误,前、后爪极、激磁线圈、集电环间磁性严格对应,减少了磁漏、增大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提高了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车用交流发电机由皮带轮、驱动端盖总成、转子总成、定子总成、调节器总成、后壳、整流桥总成组成。其中,转子总成的漏磁量越小,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越高、输出性能越好。现有的转子总成由轴,依次套装在轴上的前爪极、激磁线圈、后爪极、集电环以及位于前爪极与后爪极的极爪之间的永磁体构成。在转子总成的装配过程中,轴、激磁线圈、集电环、前后爪极与永磁体的装配位置需严格对应,一旦上述零件的装配位置出现偏差,会大大增加转子总成的漏磁,导致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下降、输出性能大大降低。而目前,转子总成主要依靠人力装配,各部件的装配位置是否出现偏差取决于操作者的操作,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态紧密相关,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的。因此,现有的转子 总成存在质量差异大、质量难以达到要求,输出性能普遍偏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确保正确安装转子总成,尤其是转子总成中的磁线圈、爪极、芯轴和集电环,以减少磁漏、增大车用交流发电机的效率、提高车用交流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其特殊之处是具体步骤如下 1)、在前、后爪极上分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具体步骤如下 .1)、在前、后爪极上分别设置装配标记I、装配标记II,在激磁线圈上与装配标记I、装配标记II磁性对应处分别设有装配标记III、装配标记IV ; .2)、在激磁线圈的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设置装配标记V,在集电环上与引线开始端或引线终止端结线处设置装配标记VI ; .3)、将前爪极、激磁线圈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III与装配标记I重合; .4)、将后爪极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II与装配标记IV重合; .5 )、将集电环套装在轴上,使装配标记V与装配标记VI重合; .6)、将激磁线圈的开始端、终止端扎结在集电环上; .7)、在引线与集电环连接处利用锡焊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车用交流发电机带永磁体转子总成的装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前、后爪极的爪状磁极根部之间设有弧形凹陷,激磁线圈上与弧形凹陷对应位置设有弧形定位凸台,所述装配标记I、装配标记II为位于前、后爪极的爪状磁极根部之间的非弧形凹陷,所述装配标记III、装配标记IV为非弧形定位凸台,当前、后爪极与激磁线圈位置关系正确时,非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庚王国东孙齐黄兴李韦良赵宏宇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汉拿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