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菌茶的制备方法及千佛菌发酵茶技术

技术编号:7776248 阅读:4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9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以中叶茶青为主培养基,以中叶茶青质量为基准,添加3.49%大豆粉辅料,在初始pH自然、发酵温度32.44℃、发酵时间9天、接种量1%、含水量65.10%的条件下发酵得到千佛菌茶菌质,收集所述千佛菌茶菌质烘干即得。所述发酵茶含有33种氨基酸,总含量达到5190.9mg/100g,含有挥发性成分32种,总糖含量为10.5~15.5%、多糖含量为3.6~6.3%、茶多酚含量为1.0~3.0%、酚氨比为0.8~1.5、咖啡碱含量为0.5~1.2%、蛋白质含量15~20mg/g。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品茶感官评定时的最佳冲泡条件为:菌质粉碎度为230μm~280μm的颗粒,以茶水比1:60~1:85的比例冲泡,冲泡时间2~4m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真菌固体发酵
,具体涉及ー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菌茶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千佛菌发酵茶。
技术介绍
茶叶的有益作用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随着茶饮料的普及推广、茶叶生产和茶叶市场的快速发展,在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产生数量庞大的茶场修整枝叶和茶厂废碎茶末,抛之可惜甚至污染环境,用之无法或者效率低价值差,我国是产茶大国,这种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在我国产茶大省云南、福建、浙江等地尤为突出。仅就云南省的调查结果,现有 茶叶种植面积280万亩,年产茶叶10万余吨,每年自修整、采摘、加工过程中,约有30%即3万余吨成为废枝叶、茶末被遗弃,对价值较低的粗老茶鲜叶(粗老叶、秋冬修剪叶、废碎茶)进行精细加工,实现低档原料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对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必要的。以茶叶为主,其它食药兼融的材料为辅的基质中接种食用或药用真菌进行发酵、加工而成的菌茶报道较少。申请号200810167084. 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冬虫夏草菌丝体抗辐射茶及其制备方法,是将茶叶与食用或药用菌子实体直接混合调配。菌茶在品质上大大优于直接混合调配的保健茶,且兼有茶叶与相应子实体的各种功效,但由于茶叶培养基质的特殊性,菌茶生产比较困难,目前尚处研究试制阶段,技术不完善,不具备エ业推广条件。千佛菌(Grifola frondosa)是近年来开发的珍奇食药两用菌之一,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树花菌属真菌。千佛菌是含有生物活性物质多糖、核酸、多酚、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抗疲劳、抗肿瘤、抗肝炎、抗HIV病毒、以及改善免疫系统等功能。茶叶富含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碱、茶色素、维生素等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抗菌、抗病毒、降血压、血脂,保护神经系统,预防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系统等一系列功效。针对茶青成功发酵获得高品质的发酵茶一直是本
的难题。茶青中富含醇类、醛类、多酚类以及无机物I、Cl、S等抑菌物质,同时其基质质地幼嫩,木质素、纤维素等含量相对较低,通常会抑制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总结针对性的整体技术方案以及关键因素的精确研究总结对最终是否能成功制备得到发酵茶、并获得真正优良的发酵茶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ー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以废茶青为培养料,系统、精确地总结出获得优良品质的千佛菌发酵菌茶的整体技术条件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另ー个目的是提供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发酵茶以及冲泡食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提供ー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以中叶茶青为主培养基,以中叶茶青质量为基准,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 49%的大豆粉辅料,初始PH自然、发酵温度32. 44°C、发酵时间9天、接种量1%、含水量65. 10%的条件下发酵得到千佛菌茶菌质,收集所述千佛菌茶菌质烘干即得所述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所述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茶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将茶青和大豆粉混匀后,调整水分含量和pH值,灭菌后备用;(2)将活化后的千佛菌菌种接种到步骤(I)制得的茶固体培养基;(3)按照初始pH自然、发酵温度32.44 °C、发酵时间9天、接种量I %、含水量65. 1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4)收集茶菌质烘干即得所述千佛菌发酵茶。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步骤(I)选取茶树的中叶,蒸汽杀青,干燥备用;可以采用茶场修整枝叶产生的粗老茶鲜叶,例如粗老叶、秋冬修剪叶、废碎茶和茶厂废碎茶末;步骤(I)制备茶固体培养基可将茶青和大豆粉辅料充分混匀后装入250mL的玻璃组培瓶中,每瓶装100 150克,稍压实,高压灭菌后备用。所述高压灭菌优选压カI. 5kg/cm2,温度 121°C,时间 45min。步骤(2)所述接种在超净工作台上(或无菌条件下)接到装有茶固体培养基的组培瓶中;步骤(4)所述收集茶菌质待千佛菌菌丝长满瓶后并再经过2 3天的培养,收集茶菌质。步骤(5)所述烘干温度为55 65°C。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其发酵菌质中含有33种氨基酸,总含量达到5190. 9mg/100g,精氨酸含量最高,为565. lmg/100g,其次为赖氨酸,含量为490. 6mg/100g,谷氨酸的含量达到476. 3m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5. 15%,牛磺酸、Y-氨基丁酸和肌肽等非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相对较高,含量分别为 70. 5mg/100g、156. 8mg/100g 和 115. 8mg/100g ;含有挥发性成分32种,其中烷烃类I种,占2. 74% ;醇类9种,占21. 39% ;醛类6种,占11. 72% ;酮类3种,占4. 54% ;酯类6种,占18. 81% ;酸类2种,占6. 64% ;其它5种,占9. 42%。含量较高的挥发性成分成分为3,4_ ニ甲基环己醇(2.47)、2,2,6_三甲基-6-こ烯基四氢-2H-呋喃-3-醇(5. 96)、己酸(4. 74)、戊内酷(2. 05)、癸酸こ酷(7. 99)、月桂酸こ酷(3. 71)、异丁酸(2. 05)、异戊酸(4. 15)、1,2_ ニ甲苯(2. 74)、N-こ基琥珀酰亚胺(3. 46)。总糖为10.5 15. 5 %、多糖为3.6 6. 3 %、茶多酚I. O 3. O %、、酚氨比为O. 8 I. 5、咖啡碱为O. 5 I. 2%、蛋白质15 20mg/g。将烘干的茶菌质磨碎至300 500 μ m大小的颗粒。将烘干磨碎物装入过滤棉纸包装袋,每袋2克,用来冲泡饮用。本专利技术的千佛菌发酵茶的优选冲泡条件是菌质粉碎度为230 280 μ m,茶水比I : 60 I : 85,冲泡时间2 4min,冲泡水温度为85 100°C。更为优选地,千佛菌菌质冲泡最佳条件为粉碎度250 μ m,茶水比I : 75,冲泡时间3min。在这种冲泡条件下,获得的茶水口感清甜夹带淡淡的蘑菇香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针对茶青成功发酵获得高品质的发酵茶一直是本
的难题。茶青中富含醇类、醛类、多酚类以及无机物I、Cl、S等抑菌物质,同时其基质质地幼嫩,木质素、纤维素等含量相对较低,通常会抑制微生物正常生长代谢。总结针对性的整体技术方案以及关键因素的精确研究总结对最终是否能成功制备得到发酵茶、并获得真正优良的发酵茶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申请人系统研究了影响茶青发酵的关键因素,整体系统地总结出针对性的发酵条件,克服现有技术的思维定势和技术偏见,精确提出添加3. 49%大豆粉辅料、初始PH自然、发酵温度32.44°C、发酵时间9天、接种量I %、含水量65. 10%的综合条件。显著改变了辅料的用量以及发酵温度等关键因素。在本专利技术条件下,保证千佛菌有效成分和茶的有效成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茶叶与千佛菌的保健功效,提高了茶叶的内在品质,既充分利用了茶树中废弃的中叶叶片,提高了茶树的利用率,使茶树中叶变废为宝,解决了目前我国茶场修剪叶和茶厂废碎茶末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浪费的问题,又得到具有多种活性成分的千佛菌发酵茶,丰富了茶叶产品。本专利技术精确地研究千佛菌发酵茶青的培养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酚氨比为指标,筛选出发酵温度、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中叶茶青为主培养基,以中叶茶青质量为基准,添加质量百分比为3. 49%的大豆粉辅料,在初始pH自然、发酵温度32. 44°C、发酵时间9天、接种量1%、含水量65. 10%的条件下发酵得到千佛菌茶菌质,收集千佛菌茶菌质烘干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O茶固体培养基的制备将茶青和大豆粉混匀后,调整水分含量和PH值,灭菌后备用; (2)将活化后的千佛菌菌种接种到步骤(I)制得的茶固体培养基;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酵条件下发酵培养; (4)收集茶菌质烘干即得所述千佛菌发酵茶。3.—种权利要求I或2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4.权利要求3所述千佛菌的固体发酵茶,其特征在于含有33种氨基酸,总含量达到5190. 9mg/100g,其中精氨酸含量为565. lmg/100g,赖氨酸含量为490. 6mg/100g,谷氨酸的含量为476. 3 mg/100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琼林俊芳马立青熊荣园付显令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