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63058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4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动力切换机构(3)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入轴(41)、第一输出轴(42)、第二输出轴(43)、第一齿轮组(5)以及第二齿轮组(6),且第一齿轮组(5)的变速档的一个第一输入轴齿轮(412)在输入轴(41)的轴向位于第二齿轮组(6)的两个第二输入轴齿轮(413、414)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传递装置
技术介绍
将从内燃机、马达等动力源获得的旋转动力转换为车辆适当的行驶速度向车轮传递的动力传递装置,例如有专利文献I所述的装置。然而,动力传递装置由于与搭载的车辆的大小、动力源的大小、动力源的种类或构成等各种各样的主要因素的关系,搭载位置或空间有限制。并且,最近,以提高燃油效率为 目的,也有轻量化和紧凑化的要求。专利文献日本特开2009-1859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产生的,其课题在于解决提供与以往相比能够使全长缩短或者能够抑制全长延长的动力传递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具有输入轴,其用于输入旋转动力;第一输出轴及第二输出轴,它们经由所述输入轴输入所述旋转动力,并以轴向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式配置;第一齿轮组,其具有变速比不同的两个变速档和变速档选择装置,其中,所述变速比不同的两个变速档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在轴向上排列设置的两个第一输入轴齿轮、以及以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一输入轴齿轮常啮合的方式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空转的两个第一输出轴齿轮,所述变速档选择装置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两个第一输出轴齿轮之间且具有与所述两个第一输出轴齿轮中的一个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变速档选择状态、以及不与所述两个第一输出轴齿轮中的任何一个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中立状态;以及第二齿轮组,其具有变速比不同的两个变速档和变速档选择装置,其中,所述变速比不同的两个变速档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一体旋转的方式在轴向上排列设置的两个第二输入轴齿轮、以及以分别与所述两个第二输入轴齿轮常啮合的方式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轴空转的两个第二输出轴齿轮,所述变速档选择装置以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出轴一体旋转的方式位于所述两个第二输出轴齿轮之间且具有与所述两个第二输出轴齿轮中的一个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变速档选择状态、以及不与所述两个第二输出轴齿轮中的任何一个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中立状态,所述第一齿轮组的所述变速档的一个所述第一输入轴齿轮在所述输入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齿轮组的所述两个第二输入轴齿轮之间。并且,根据技术方案1,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具有动力切换机构,其能够切换为可从内燃机以及/或者旋转电机供给所述旋转动力,且能够切换为将从所述旋转电机供给的所述旋转电机传递至所述输入轴或者所述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具有能够一体旋转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具有能够一体旋转且在轴向配置于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相同的位置的第二从动齿轮,所述输入轴具有能够空转的传动齿轮,且该传动齿轮在轴向配置于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相同的位置,利用所述动力切换机构输入来自所述旋转电机的所述旋转动力,并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常啮合。并且,根据技术方案2,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具有倒档中间轴,其以轴向与所述输入轴的轴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以及 倒档齿轮组,其具有倒档变速档与变速档选择装置,其中,所述倒档变速档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一体旋转的倒档对应齿轮、以及以与所述倒档对应齿轮常啮合的方式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倒档中间轴空转的倒档齿轮,所述变速档选择装置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倒档中间轴沿轴向移动并与所述倒档齿轮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变速档选择状态、以及不相对于所述倒档中间轴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中立状态,所述倒档中间轴具有能够一体旋转且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常啮合的倒档中间齿轮。并且,根据技术方案3,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所述倒档对应齿轮是所述第一输入轴齿轮中的一个。并且,根据技术方案f 4中的任一项,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的构成上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三齿轮组,该第三齿轮组具有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齿轮组的变速档相比变速比不同的变速档、以及变速档选择装置,其中,所述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齿轮组的变速档相比变速比不同的变速档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入轴一体旋转的一个第三输入轴齿轮、以及以与所述一个第三输入轴齿轮常啮合的方式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空转的一个第三输出轴齿轮,所述变速档选择装置具有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出轴沿轴向移动并与所述一个第三输出轴齿轮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变速档选择状态、以及不与所述一个第三输出轴齿轮以能够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中立状态,所述第三输入轴齿轮是所述第二输入轴齿轮中的一个。在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第一齿轮组的变速档的一个第一输入轴齿轮在输入轴的轴向上位于第二齿轮组的两个第二输入轴齿轮之间。通常,对于不同的齿轮组而言,在轴向上不在一个齿轮组的齿轮与齿轮之间配置另一个齿轮组的齿轮。因而,根据技术方案I所涉及的专利技术,由于在轴向上在一个齿轮组的齿轮之间设置另一个齿轮组的齿轮,从而缩短轴向的长度。即,能够缩短动力传递装置的全长。在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能够从内燃机以及/或者旋转电机供给旋转动力,能够将旋转电机的旋转动力向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上游的输入轴或者作为动力传递装置的下游的第一输出轴供给。旋转动力供给源的切换以及旋转电机的旋转动力的供给源切换由动力切换机构来进行。在作为动力源、除了使用内燃机还使用旋转电机的所谓混合动力车中,通过使配置于不同轴的齿轮组在轴向重合,即使再增加旋转电机与动力切换机构,也能够抑制沿轴向的延长。并且,由于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在轴向上配置于相同的位置,从而缩短轴向的长度。在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中,用于车辆的后退的倒档中间轴与输入轴平行地配置,且倒档中间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常啮合。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在轴向将第一从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以及传动齿轮配置于相同的位置,从而抑制沿轴向的延长。根据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作为倒档变速档的倒档对应齿轮,使用第一齿轮组的一个第一输入轴齿轮,而使倒档齿轮与第一齿轮组的 一个变速档在轴向上位于相同的位置,从而缩短轴向的长度。根据技术方案5所涉及的专利技术,作为与第一齿轮组以及第二齿轮组的变速档相比变速比不同的第三齿轮组的变速档,与第二齿轮组的一个变速档共用输入轴上的齿轮,从而缩短轴向的长度。附图说明图I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1的构成的结构图。图2是利用剖视图来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1的构成的一部分的说明图。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力传递装置11的动作的结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I...常规离合器;11...动力传递装置;2...马达(旋转电机);21...转子;22...定子;23...输出部;3...动力切换机构;31...马达输入齿轮;32...传动齿轮;33...套筒;41...输入轴;411、412.. ·第一输入轴齿轮;413、414. . ·第二输入轴齿轮;42...第一输出轴;421...第一从动齿轮;422...第一输出轴输出齿轮;423、424...第一输出轴齿轮;424...第一输出轴齿轮;43...第二输出轴;431...第二从动齿轮;432...第二输出轴输出齿轮;433、434...第二输出轴齿轮;44...倒档中间轴;441...倒档中间齿轮;442...倒档齿轮;5...第一齿轮组;52...变速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大藏佐佐木环宫野博邦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A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