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棒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4590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10 0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晶硅棒夹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一卡爪,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尾部相连;第二夹臂和第二卡爪,第二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卡爪的尾部相连,且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转动支撑件铰接,第一卡爪的装夹面与第二卡爪的装夹面相对,且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空间,当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近时,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相互靠近;第一夹臂的尾端与第一带动臂的一端铰接,第二夹臂的尾端与第二带动臂的一端铰接,第一带动臂的悬置端和第二带动臂的悬置端铰接。工作时,吊起第一带动臂和第二带动臂的铰接端,单晶硅棒夹具由于自身重力的作用,两卡爪相互靠近夹紧夹取单晶硅棒,通过以上夹紧过程,实现了单晶硅棒的转运,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单晶硅制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单晶硅棒夹具
技术介绍
单晶硅棒是硅的单晶体,是具有基本完整点阵结构的晶体,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 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单晶硅具有准金属的物理性质,有较弱的导电性,其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有显著的半导电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是当前开发得最快的一种太阳电池,它的构成和生产工艺已定型,产品已广泛用于宇宙空间和地面设施。这种太阳电池以高纯的单晶硅棒为原料,纯度要求99. 999%。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现在地面应用的太阳电池等采用太阳能级的单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标有所放宽。有的也可使用半导体器件加工的头尾料和废次单晶硅材料,经过复拉制成太阳电池专用的单晶硅棒。将单晶硅棒切成片,一般片厚约0. 3毫米。硅片经过成形、抛磨、清洗等工序,制成待加工的原料硅片。单晶硅棒通过单晶炉进行制备,单晶炉是在惰性气体环境中,采用石墨电阻加热器,将原始硅材料熔化,并采用直拉法生产无位错单晶的设备。单晶硅棒在出炉后温度较高,制备后的硅棒不能立刻取出,将存放在取晶车中,等到硅棒温度降低后,才能将硅棒进行移动。单晶硅棒加工时移至托盘中,由于晶棒较重,给员工的操作带来众多不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单晶硅棒夹具,以实现单晶硅棒的即时转运,从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晶硅棒夹具,以实现单晶硅棒的即时转运,从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晶硅棒夹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一卡爪,所述第一夹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爪的尾部相连;第二夹臂和第二卡爪,所述第二夹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爪的尾部相连,且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转动支撑件铰接,所述第一卡爪的装夹面与所述第二卡爪的装夹面相对,且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空间,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靠近时,所述第一卡爪与所述第二卡爪相互靠近;第一带动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的尾端铰接;第二带动臂,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的尾端铰接,所述第一带动臂的悬置端和所述第二带动臂的悬置端铰接;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第一卡爪的装夹面和所述第二卡爪的装夹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一保护层的材料均为隔热纸。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第一带动臂和所述第二带动臂的铰接端设置有起吊环。优选 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带动臂和所述第二带动臂均为两组;所述转动支撑件为支撑杆,两组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一个所述转动支撑件连接;两组所述第一带动臂和所述第二带动臂的铰接端通过起吊杆连接。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两组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一带动臂的铰接端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两组所述第二夹臂和所述第二带动臂的铰接端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起吊杆上设置有起吊耳,所述起吊耳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起吊环穿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起吊耳上。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起吊环包括第一起吊环和第二起吊环,所述第一起吊环和所述第二起吊环通过拉环连接。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还包括夹角锁,其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铰接,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卡接的锁紧槽。优选的,上述单晶硅棒夹具中,所述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卡爪、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带动臂和所述第二带动臂设置为多于两组。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中,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一卡爪的尾部相连,第二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卡爪的尾部相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转动支撑件铰接在一起,第一卡爪的装夹面与第二卡爪的装夹面相对布置,两个卡爪之间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装夹空间,当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时,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同时相互靠近,因其装夹面相对布置,靠近时即可进行夹紧单晶硅棒。第一夹臂的尾端与第一带动臂铰接,第二夹臂的尾端与第二带动臂铰接,第一带动臂的悬置端与第二带动臂的悬置端铰接,则当提起第一带动臂与第二带动臂的连接端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第一带动臂与第二带动臂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最终促使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相互靠近,完成夹紧动作。本技术通过单晶硅棒夹具提起时,依靠自身和单晶硅棒重力进行夹紧动作,可对加工后的单晶硅棒进行夹取与转移,实现了对单晶硅棒的即时转运,从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的左视图。上图中I为拉环、2为起吊环、3为起吊耳、4为螺栓、5为起吊杆、6为第一带动臂、7为夹角锁、8为第一连接杆、9为第一夹臂、10为转动支撑件、11为第二卡爪、12为第二保护层、13为第一保护层、14为第一卡爪、15为第二夹臂、16为第二连接杆、17为第二带动臂、21为第一起吊环、22为第二起吊环、71为锁紧槽。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晶硅棒夹具,以实现单晶硅棒的即时转运,从而为操作人员的工作带来方便。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事实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事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图I为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的左视图—种单晶娃棒夹具,包括第一夹臂和第 ^爪,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爪的尾部相连,工作时,第一夹臂带动第一卡爪运动;第二夹臂和第二卡爪,第二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卡爪的尾部相连,工作时,第二夹臂带动第二卡爪运动,且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转动支撑件铰接,第一卡爪的装夹面与第二卡爪的装夹面相对,且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空间,通过转动支撑件相互铰接的各个部件形成装夹结构,当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靠近时,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相互靠近,二者共同作用于单晶硅棒,完成对其的夹起动作;第一夹臂的尾端与第一带动臂的一端进行铰接,第二夹臂的尾端与第二带动臂的一端进行铰接,第一带动臂的悬置端和第二带动臂的悬置端相互铰接。本技术提供的单晶硅棒夹具的工作过程如下第一夹臂的一端与第一^^爪的尾部相连,第二夹臂的一端与第二卡爪的尾部相连,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通过转动支撑件铰接在一起,第一卡爪的装夹面与第二卡爪的装夹面相对布置,两个卡爪之间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装夹空间,当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时,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同时相互靠近,因其装夹面相对布置,靠近时即可进行夹紧单晶硅棒。第一夹臂的尾端与第一带动臂铰接,第二夹臂的尾端与第二带动臂铰接,第一带动臂的悬置端与第二带动臂的悬置端铰接,则当提起第一带动臂与第二带动臂的连接端时,由于重力的作用,第一带动臂与第二带动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晶硅棒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臂(9)和第一卡爪(14),所述第一夹臂(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卡爪(14)的尾部相连; 第二夹臂(15)和第二卡爪(11),所述第二夹臂(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卡爪(11)的尾部相连,且所述第一夹臂(9)和所述第二夹臂(15)通过转动支撑件(10)铰接,所述第一卡爪(14)的装夹面与所述第二卡爪(11)的装夹面相对,且形成抱住单晶硅棒的空间,所述第一夹臂(9)和所述第二夹臂(15)靠近时,所述第一卡爪(14)与所述第二卡爪(11)相互靠近; 第一带动臂(6),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夹臂(9)的尾端铰接; 第二带动臂(17),其一端与所述第二夹臂(15)的尾端铰接,所述第一带动臂(6)的悬置端和所述第二带动臂(17)的悬置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晶硅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爪(14)的装夹面和所述第二卡爪(11)的装夹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保护层(13)和第二保护层(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晶硅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12)和所述第一保护层(13)的材料均为隔热纸。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晶硅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动臂(6)和所述第二带动臂(17)的铰接端设置有起吊环(2)。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单晶硅棒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9)、所述第一卡爪(14)、所述第二夹臂(1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佳鑫白剑铭
申请(专利权)人: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