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芯盖及电池芯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2869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芯盖及包括该电池芯盖的电池芯盖组件。所述电池芯盖包括电池芯盖板(30)、分别设置在电池芯盖板相对两侧的导电端子(10)与电池芯盖极耳(41、42)、固持件(50)以及绝缘垫(70),所述固持件将所述电池芯盖、导电端子、电池芯盖极耳连接在一起,所述绝缘垫将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电池芯盖与所述电池芯盖极耳电性隔离。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池芯盖节省空间且连接牢固;电池芯盖组件可防止电池内的电解液漏出、避免短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池结构,尤其涉及ー种电池芯盖及包括该电池芯盖的电池芯盖组件。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根据电池的形状可将电池分为圆柱型与方型两种,而电池之组成则包括电池壳体(电池芯外部之壳体)、电池芯盖、及内部之电池芯结构;将电池芯结构置入电池壳体中,再将电池芯盖与电池壳体以焊接等方式密合后,最后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即完成电池之主要制造流程。电池芯结构主要由正极、负极、隔离膜等材料构成,而电池与电池芯结构间通常充斥电解液。正极材料通常决定电池之种类,例如锂钴电池(LiCo02)、锂锰电池(LiMn02)、锂 镍电池(LiNi02 )及磷酸锂铁电池(LiFePCM )等,可通称锂离子电池,当然尚具有其它种类,如镍氢、镍镉电池等。通常,电池之形状涉及到电池芯结构之制程与设计,例如圆筒型电池,其电池芯结构通常为卷绕体,而方型电池,其电池芯结构通常为叠片体。叠片体之制程一般包括Z字型叠片法,该方法请參考中国专利第CN 101485033号掲示之内容;隔离膜制袋法,该方法请參考中国专利第CN 101174681号掲示之内容;隔离膜切片法,该方法请參考中国专利第CN 101405911号掲示之内容。以叠片法为例,正/负极是由正/负极材料涂布于极片后,再加上极耳以便将电导出,最后再以隔离膜隔开正/负极而成,如此则避免短路。如果正极与负极之极耳皆为同一方向,则电池之电池芯盖必须做相应之设计,将输出端子制作于电池芯盖上。由于输出端子都在同侧,且通常会做在电池芯盖上,因此,电池芯盖之绝缘、连接方式等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好的绝缘设计,可以避免电池内部短路;好的连接方式,可以充分利用电池壳体内部之空间,又具有稳固耐冲撞等特性。然而,现有方型电池之设计有几个盲点。首先,方型电池的电池芯盖连接端子之固定方式,通常是利用螺丝而直接将叠片体之极耳锁定于电池芯盖上,具体请參考中国专利第CN101174681号掲示之内容;或是利用铆钉直接将叠片体之极耳铆在电池芯盖上。然而,在各种实际应用的场合中,上述物理固定之方式容易松动,于是极可能造成漏液情形的发生。此外,叠片体内各极片之极耳也是以物理方式连接,接触内阻较大,单位为毫欧姆,通常为超声波焊接之叠片体极耳接触内阻之好几倍。其次,为了避免内部的极耳碰触到电池芯盖而造成短路的可能性,又必须做额外的绝缘设计,于是增加了电池芯整体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池芯盖,该电池芯盖节省空间且连接牢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ー种电池芯盖包括电池芯盖板、分别设置在电池芯盖板相对两侧的导电端子与电池芯盖极耳、固持件以及绝缘垫,所述固持件将所述电池芯盖、导电端子、电池芯盖极耳连接在一起,所述绝缘垫将所述导电端子、所述电池芯盖与所述电池芯盖极耳电性隔离。进ー步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于电池芯盖上的安装部及自所述安装部延伸出并可与外部设备连接的导接部。 进ー步地,所述导接部具有螺纹结构。进ー步地,所述固持件为铆钉,所述导电端子、电池芯盖板、电池芯盖极耳及绝缘垫通过铆钉铆接于一体。进ー步地,所述绝缘垫包括位于电池芯盖板ー侧、用以电绝缘所述导电端子与电池芯盖板的第一绝缘部、位于电池芯盖板另ー侧、用于电绝缘所述电池芯盖板与电池芯盖极耳的第二绝缘部。进ー步地,所述绝缘垫还包括连接第一绝缘部与第二绝缘部并电绝缘所述固持件与电池芯盖板的连接部。进ー步地,所述电池芯盖板开设有盖孔供所述固持件穿过,所述绝缘垫的连接部包覆于所述盖孔内壁上。进ー步地,所述绝缘垫的截面呈エ字型。进ー步地,所述导电端子为台阶螺丝,是以冷冲压方式制造而成。进ー步地,所述电池芯盖极耳包括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进ー步地,所述正极极耳的材料为铝,所述负极极耳的材料为铜镀镍。进ー步地,所述电池芯盖极耳为片状结构。进ー步地,所述电池芯盖进一歩包括一绝缘片,所述绝缘片为片状结构。进ー步地,所述绝缘片上开设有开口供所述电池芯盖极耳穿过。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池芯盖组件,该电池芯盖组件可防止电池内的电解液漏出、避免短路、节省空间且连接牢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芯盖组件,包括电池芯,所述电池芯包括叠片体及叠片体极耳,所述电池芯盖组件还包括前述的电池芯盖。进ー步地,所述叠片体由若干片极片叠置而成,每ー极片具有ー极耳,所述叠片体极耳是由若干片极耳通过超声波焊接方式焊为一体而成,包括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进ー步地,所述叠片体极耳与所述电池芯盖极耳电性连接,并形成M型极耳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电池芯盖节省空间且连接牢固;电池芯盖组件可防止电池内的电解液漏出、避免短路、节省空间且连接牢固。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组装于电池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的另ー立体示意图(电池外壳被省略)。图4是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的另ー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I所示电池的局部立体图(电池外壳被省略)。图6是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7是图I所示电池的电池芯极耳与电池芯盖极耳焊接前的示意图。图8是图6之结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 进行详细描述。请參阅图I至图5所示,本技术电池芯盖组件300收容于电池100的电池外壳200内。电池外壳200内充满电解液。所述电池芯盖组件300包括电池芯盖(未标号)以及电池芯结构20。本技术电池芯盖包括电池芯盖板30、设置在电池芯盖板30 —侧的导电端子10、设置在电池芯盖板30另ー侧的电池芯盖极耳41、42、固持件50以及绝缘垫70。如图2、图3所示,所述导电端子10包括安装部12以及自安装部12延伸而出用于与外部设备(图未示)连接的导接部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接部11上设有螺纹111用以与外部设备螺纹锁紧,所述安装部12呈长椭圆形。可以理解,只要适应电池100的宽度,安装部12的形状并无特别限制。所述安装部12上设有贯穿安装部12的铆接孔。所述导电端子10的横截面呈台阶状。所述导电端子10包括正极端子IOa与负极端子10b,主要材料均为黄铜。为了区分正极与负极,会于黄铜外侧额外加上膜层。所述膜层是电镀在导电端子10上的,材料一般为镍或者青铜。所述导电端子10作为输出端子,亦称为极柱,主要用途是将电池芯结构20的电从电池100内导出至电池100外部,并可锁紫。所述导电端子10以冷冲压方式制造,包括如下步骤将长铜棒裁切成料棒,所述料棒长为15-20毫米;将所述料棒放入冷冲压模具内将一端打扁成圆饼状,冲模该料棒形成用以安装到电池100上的安装部12,并将安装部12裁切成长椭圆形;使用螺丝机在料棒上搓出具有螺纹111的导接部11 ;清洗步骤,所述清洗方法为超声波清洗;及在清洗后的导电端子10上形成膜层,依照导电端子10的正极或是负极分别电镀不同材料。以冷冲压方式所制造出来的导电端子10的扭カ较大,可达10牛顿.米。现有技术中,主要利用车切加工制造导电端子,然而,以车切加工制造出来的导电端子扭カ较小,最多到3牛顿.米即会滑牙。所述滑牙是指刚开始锁螺丝似乎有锁紧,但是再锁深一点又松掉的现象。因此,以冷冲压方式制造出来的导电端子10更加不容易发生滑牙。所述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仁治宋华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冠硕新能源有限公司冠硕新能源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