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7654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3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包括:安装杆、缓冲垫圈、支座、碗状部件、调整盘和支架,安装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安装平面、支座、碗状部件、上调整盘、支架、下调整盘后,拧入螺母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安装时调节角度,适用于特殊的安装需求。

Fastening assembly capable of adjusting installation ang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ening assembly, adjustable mounting angle comprises a mounting rod, buffer washers, bearings, bowl shaped parts, adjusting plate and bracket mounting rod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the mounting plane, bearing, bowl shaped parts, adjusting wheel, bracket, adjusting wheel, screw nut lock.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just the angle when installing,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special installation requi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
技术介绍
在机械工业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汽车行业,对零部件安装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情况下零部件在装配时会存在角度的偏差。随着整车零部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低、轻量化、工艺简单、且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越来越受到整车厂的重视和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包括:安装杆、支座、碗状部件、调整盘和支架,其中,所述碗状部件下端为向下向内凹陷碗状结构;所述调整盘包括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所述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中心均为向下向内凹陷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与碗状部件的碗状结构相匹配;所述支座为一腔体,用于容纳和限定所述碗状部件和所述上调整盘,所述支座设有若干从腔体上延伸出的曲钩;所述支架具有底座和和固定部件,所述底座开有孔径大于上调整盘碗状部分直径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件从底座延伸出来,用于被固定;所述安装杆上端有一直径大于杆径的杆帽,下端设有螺纹,安装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安装平面、支座、碗状部件、上调整盘、支架、下调整盘后,拧入螺母锁紧;所述支架与所述支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座与所述上调整盘上端留有间隙。较佳地,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一缓冲垫圈设置在安装平面和所述支座之间,安装时,缓冲垫圈被所述支座压紧,起到缓冲、保护、封闭作用。较佳地,所述底座通孔周边向上翻卷形成一翻卷圈,该翻卷圈与所述上调整盘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在存在安装角度的情况下二者互不干涉。较佳地,所述支座设有三个或四个均匀分布的曲钩,从而可以更安全地托住所述支架,起到固定作用。较佳地,所述支座与所述上调整盘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可以更灵活地调整安装角度。与现有紧固组件相比,该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碗状部件,及上、下调整盘的碗状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调整盘可以沿着与碗状部件接触面转动,并使下调整盘与螺母贴合在一起,从而可以调节安装角度;支架与支座支架留有间隙,支座与上调整盘之间留有间隙,支架底座与上调整盘之间留有间隙,这样使得在有安装角度的情况下三者互不干涉,可以有一定的空间来调整安装角度,易于找到合适的安装位置。因此本技术可以应对特殊的安装需求,不受制于安装环境的影响,仍能达到精准的安装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安装杆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缓冲垫圈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座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碗状部件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调整盘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对照表:11-安装杆;12-缓冲垫圈;13-支座;14-碗状部件;15-调整盘;16-支架;17-安装平面;151-上调整盘;152-下调整盘;161-底座;162-固定部件;163-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中XY平面为安装平面17所在面,称为水平面。Z的正方向垂直向上,称为上方;Z的负方向垂直向下,称为下方。如图1-图9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一套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包括安装杆11、缓冲垫圈12、支座13、碗状部件14、调整盘15和支架16。所述碗状部件14设有通孔,通孔孔径大于安装杆11的直径,碗状部件14下端为碗状结构,在紧固组件安装时,碗状部件14上端紧压着支座13,下端的碗状结构可使其与上调整盘151的接触面贴合在一起。所述调整盘15包括上调整盘151和下调整盘152,所述上调整盘151和下调整盘152均开有孔径大于所述安装杆11直径的通孔,且所述上调整盘151和下调整盘152中心均为向下向内凹陷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与碗状部件14的碗状结构相匹配,从而可以使上调整盘151沿着与碗状部件14接触面转动,并且使下调整盘152与螺母贴合在一起。所述支座13为一腔体,用于容纳和限定碗状部件14和上调整盘151。所述支座13设有若干从腔体上延伸出的曲钩,用于托住所述支架16,进一步起到固定作用。较佳地,所述支座13设有三个或四个均匀分布的曲钩。所述支座13与所述上调整盘151上端留有间隙,从而可以防止在有安装角度的情况下两者相互干涉。所述支架16与所述支座13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架16具有底座161和和固定部件,底座161开有孔径大于上调整盘151碗状部分直径的通孔。固定部件从底座161延伸出来,安装孔163设置在固定部件上,从而使支架16被固定。较佳地,底座161通孔周边向上翻卷形成一翻卷圈,该翻卷圈与上调整盘151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架16与所述支座13之间留有间隙,支架16底座161的翻卷圈与上调整盘151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在紧固组件与安装平面17存在角度时防止三者相互干涉。较佳地,本技术所提供的紧固组件还包括一缓冲垫圈12设置在支座13和安装平面17之间。安装时,缓冲垫圈12被支座13压紧,起到缓冲、保护、封闭作用。所述安装杆11上端有一直径大于杆径的杆帽,以使其卡在安装平面17上不会向下滑落。安装杆11下端设有螺纹。安装杆11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安装平面17、缓冲垫圈12、支座13、碗状部件14、上调整盘151、支架16、下调整盘152后,拧入螺母锁紧。安装平面17可以是车顶等。安装时,支座13将被紧压在安装平面17上,碗状部件14紧压在支座13上,支架16被固定好。安装时先将安装杆11插入安装平面17,由于上调整盘151可以沿着与所述碗状部件14接触面转动,下调整盘152可以与螺母贴合在一起,且所述上、下调整盘152均与支座13之间留有间隙,因此可避免在调整角度时度引起的相互干涉。在紧固组件被调整到合适位置后,将螺母拧入安装杆11。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在本技术的上述指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者变形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用于安装在安装平面上,包括:安装杆、支座、碗状部件、调整盘和支架,其中,所述碗状部件下端为向下向内凹陷碗状结构;所述调整盘包括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所述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中心均为向下向内凹陷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与碗状部件的碗状结构相匹配;所述支座为一腔体,用于容纳和限定所述碗状部件和所述上调整盘,所述支座设有若干从腔体上延伸出的曲钩;所述支架具有底座和固定部件,所述底座开有孔径大于上调整盘碗状部分直径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件从底座延伸出来,用于被固定;所述安装杆上端有一直径大于杆径的杆帽,下端设有螺纹,安装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安装平面、支座、碗状部件、上调整盘、支架、下调整盘后,拧入螺母锁紧;所述支架与所述支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座与所述上调整盘上端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安装角度的紧固组件,用于安装在安装平面上,包括:安装杆、支座、碗状部件、调整盘和支架,其中,所述碗状部件下端为向下向内凹陷碗状结构;所述调整盘包括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所述上调整盘和下调整盘中心均为向下向内凹陷的碗状结构,该碗状结构与碗状部件的碗状结构相匹配;所述支座为一腔体,用于容纳和限定所述碗状部件和所述上调整盘,所述支座设有若干从腔体上延伸出的曲钩;所述支架具有底座和固定部件,所述底座开有孔径大于上调整盘碗状部分直径的通孔,所述固定部件从底座延伸出来,用于被固定;所述安装杆上端有一直径大于杆径的杆帽,下端设有螺纹,安装杆从上到下依次穿过安装平面、支座、碗状部件、上调整盘、支架、下调整盘后,拧入螺母锁紧;所述支架与所述支座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支座与所述上调整盘上端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陆叶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特汽车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