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724865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却水循环池、冷却水喷洒池以及粗制水冷器,所述的冷凝器与冷却水循环池连接,冷却水循环池又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所述的冷却水喷洒池通过循环泵分出两路循环回路,一路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连接,粗制冷却水喷洒池又通过循环泵与粗制水冷器的进水口连接,粗制水冷器的出水口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另一路与精制水冷器的进水口连接,精制水冷器的出水口又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了同时供给粗制水冷器和精制水冷器的目的,且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废水排放,保护了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冷却水循环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ー种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ニ硫化碳制造生产以前使用的冷却水全部是采用内部清水,每天的消耗量大约有1800吨,由于无循环装置及环保压カ不大,基本上未重复使用长期排入污水厂,对水资源的浪费特别大,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ニ硫化碳制备エ艺由原料硫磺和原料天然气反应制备粗品CS2的,硫磺经熔化、过滤、沉清再通过计量泵从加热炉盘管顶部投料,同时经增压后的天然气经计量后分三点进料从盘管中部投料,液硫气化后与天然气混合从盘管底部导入反应器进行CH4+2S2 _CS2+2H2S反应转化,反应器出ロ的过程气(过量S2、CS2、H2S等)经硫磺冷凝器冷却,再导入捕硫器,冷凝后的过量液硫经捕硫器导入受硫器、再通过闪蒸导入闪蒸器、尾气进行CS2回收,液硫利用蒸汽压送至熔锅;捕硫器中过程气部份(cs2、h2s等)依次导入CS2清水冷凝器、CS2ー级盐水冷凝器、CS2 ニ级盐水冷凝器、冷凝后为95%以上浓度的酸气经系统压カ调节器(表压3. 8 4公斤/厘米2)再导入克劳斯エ序回收硫磺;冷凝后CS2经相变捕集后,液体CS2收集在CS2清水冷凝器底部后,然后导入CS2闪蒸器、液体粗品CS2和尾气分别进入计量桶和烟道焚烧,粗品CS2经精馏エ序出CS2精制产品。现有的冷却水系统匀采用清水,但清水没有二次或多次重复使用,其主在原因在干,二次水温高,不能满足生产エ艺需求,清水用量大,不利于当前的环保形势,同对成本也偏尚。国家知识产权局在1994年4月13日公开了ー项名称为“ニ硫化碳制备エ艺”的专利技术专利,其提供了ー种ニ硫化碳制备エ艺,其特征是将烧碱加入碱循环槽(I)内并加水稀释,然后从塔底送入精制塔(3),通过精制塔(3)与碱循环槽(I)中循环进行,在精制塔(3)中加热,当碱液温度高于ニ硫化碳沸点时,将粗品ニ硫化碳在精制塔⑶底部均匀投入,纯净的ニ硫化碳气体从精制塔(3)顶部流出,经冷凝器(4)冷凝后即成产品。本专利技术投资少、设备小、操作简便、质量稳定可靠,各项质量指标可达到国家标准,还可达到特级产品的质量水平。但是上述ニ硫化碳的エ艺中,冷却水没有采用循环方式反复利用,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増加了生产成本,也因为频繁排放废水,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g在解决上述ニ硫化碳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冷却水,或者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路线过于单一,不适于ニ硫化碳的生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ニ硫化碳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达到同时供给粗制水冷器和精制水冷器的目的,且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废水排放,保护了环境。ー种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冷却水循环池、冷却水喷洒池以及粗制水冷器,所述的冷凝器与冷却水循环池连接,冷却水循环池又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喷洒池通过循环泵分出两路循环回路,一路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连接,粗制冷却水喷洒池又通过循环泵与粗制水冷器的进水口连接,粗制水冷器的出水ロ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另一路与精制水冷器的进水ロ连接,精制水冷器的出水ロ又与冷却水喷洒池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本技术还包括冷却水储存池,所述的冷却水储存池设置在冷却水喷洒池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之间,分别与冷却水喷洒池和粗制冷却水喷洒池相连接。上述冷却水储存池与冷却水喷洒池一体成型,中间设置带有出水孔的挡板。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储存池还通过循环泵连接冷凝器,与冷凝器、冷却水循环池以及冷却水喷洒池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本技术所述的冷凝器为列管式氨冷凝器。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I、本技术解决了ニ硫化碳生产中,没有采用循环冷却水,或者现有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循环路线过于单一,不适于ニ硫化碳的生产的问题,提供了ー种适用于ニ硫化碳生产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达到同时供给粗制水冷器和精制水冷器的目的,且能够循环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废水排放,保护了环境;2、本技术还在冷却水喷洒池和粗制冷却水喷洒池之间设置了冷却水储存池,可以将冷却水喷洒池中冷却下来的水暂时储存,根据需要进行循环,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运行正常,传统清水供给易出现水量不稳定,压カ波动,本技术解决了水量水压波动问题。3、本技术有一优选方案,将冷却水喷洒池与冷却水储存池一体成型,中间设置带有出水孔的挡板,这样设计可以节约管道材料,且冷却水不会因为要经过管道而使其温度回升。4、本技术的冷却水还分出一部分输送至冷凝器,使冷却水的循环利用更加有效,降低了成本。5、本技术的冷凝器采用列管式氨冷凝器,换热效果更好,且列管式冷凝器便于拆卸清洗和维护。6、采用本技术的冷却水循环利用后,夏季由于水温较高需补充部分清水,每天能够节约600吨左右水;春、秋、冬季水温较低除CS2压送、水封、沉硫桶需要少量清水外基本上不需要补充清水,能够达到全部循环利用,每天节约1400吨左右清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为冷凝器、2为冷却水循环池、3为冷却水喷洒池、4为冷却水储存池、5为粗制冷却水喷洒池、6为粗制水冷器、7为精制水冷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ー种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I、冷却水循环池2、冷却水喷洒池3以及粗制水冷器6,所述的冷凝器I与冷却水循环池2连接,冷却水循环池2又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喷洒池3通过循环泵分出两路循环回路,一路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连接,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又通过循环泵与粗制水冷器6的进水口连接,粗制水冷器6的出水ロ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另一路与精制水冷器7的进水口连接,精制水冷器7的出水ロ又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更优的,该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储存池4,所述的冷却水储存池4设置在冷却水喷洒3池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之间,分别与冷却水喷洒池3和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相连接。上述冷却水储存池4还可以与冷却水喷洒池3 —体成型,中间设置带有出水孔的 挡板。本技术所述的冷却水储存池4还通过循环泵连接冷凝器1,与冷凝器I、冷却水循环池2以及冷却水喷洒池3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本技术所述的冷凝器I为列管式氨冷凝器。实施例2ー种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I、冷却水循环池2、冷却水喷洒池3以及粗制水冷器6,所述的冷凝器I与冷却水循环池2连接,冷却水循环池2又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喷洒池3通过循环泵分出两路循环回路,一路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连接,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又通过循环泵与粗制水冷器6的进水口连接,粗制水冷器6的出水ロ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另一路与精制水冷器7的进水口连接,精制水冷器7的出水ロ又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形成封闭循环回路。更优的,该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储存池4,所述的冷却水储存池4设置在冷却水喷洒3池与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之间,分别与冷却水喷洒池3和粗制冷却水喷洒池5相连接。实施例3ー种ニ硫化碳生产中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冷凝器I、冷却水循环池2、冷却水喷洒池3以及粗制水冷器6,所述的冷凝器I与冷却水循环池2连接,冷却水循环池2又与冷却水喷洒池3连接,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波蒋向东陈培山陈善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