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48293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相互并联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与第一冷却室相通的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循环水池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循环水池相通的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除垢剂循环系统包括除垢剂循环泵;与除垢剂循环泵相通的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通过内循环管路相通;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排水管路;各个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自除垢,且成本低、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真空热处理炉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真空热处理炉是近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先进热处理设备,具有质量好、节能、安全和污染少等优点。真空热处理炉的炉壳、炉盖、水冷电极、中间真空隔热门等部件,均在真空、受热状态下工作,因此,真空热处理炉设置有冷却水循环系统,以保证真空热处理炉能够正常运行并有足够的使用寿命。但是,真空热处理炉的使用温度一般不低于500°C,由于其内部冷却室狭窄,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因炉体温度升高而导致的冷却室内壁结垢严重、冷却水循环系统堵塞的情况,严重影响真空热处理炉的使命寿命,甚至还有可能引起生产事故。目前,传统的处理方法一般包括用强酸、碱溶液对冷却室进行除垢或更换冷却水循环系统管路,采用强酸、碱溶液进行除垢费时费工且会对真空热处理炉造成损害,而对于更换冷却水循环系统管路的处理方法成本高、工程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能够实现自除垢,且成本低、操作方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相互并联;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相通的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池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所述循环水池相通的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除垢剂循环系统包括除垢剂循环泵;与所述除垢剂循环泵相通的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通过内循环管路相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出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第三出水管路、内循环管路、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冷却水循环管路包括: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第四冷却水循环管路;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与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相通;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二进水管路;所述第四冷却水循环管路连通第一出水管路和第三进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第四冷却水循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优选的,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冷却室通过冷却室连接管路并联的一个或多个冷却室;所述与第一冷却室并联的冷却室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相互并联;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相通的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池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所述循环水池相通的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除垢剂循环系统包括除垢剂循环泵;与所述除垢剂循环泵相通的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通过内循环管路相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出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第三出水管路、内循环管路、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首先将循环水池系统与除垢剂系统连通,再对除垢剂系统进行内循环,实现除垢剂的配制;然后将除垢剂系统与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连通,实现除垢循环,对第一冷却室进行除垢;再将循环水池系统、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及除垢剂循环系统的排水管路连通,实现对除垢后的污水进行排出;最后将循环水池系统与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连通,实现正常生产的冷却水循环。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通过上述工作过程能够实现自除垢,且成本低、操作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冷却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以实现对循环水路进行自除垢,从而提高了真空热处理炉的使用寿命。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相互并联;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相通的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池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所述循环水池相通的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除垢剂循环系统包括除垢剂循环泵;与所述除垢剂循环泵相通的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通过内循环管路相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出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第三出水管路、内循环管路、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第一冷却室,2为第一进水管路,3为第一出水管路,4为循环水池,5为第二进水管路,6为第二出水管路,7为除垢剂循环泵,8为第三进水管路,9为第三出水管路,10为内循环管路,11为排水管路,12?19为控制阀门,20为第一冷却水循环管路,21为第二冷却水循环管路,22为第三冷却水循环管路,23为第四冷却水循环管路,24?27为控制阀门,28为第二冷却室,29为第三冷却室,30为第四进水管路,31为第四出水管路,32为第五进水管路,33为第五出水管路,34?37为控制阀门,38为第一冷却室连接管路,39为第二冷却室连接管路,40为第三冷却室连接管路,41为第四冷却室连接管路,42?45为控制阀门。在本技术中,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I)、第一进水管路(2)和第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热处理炉冷却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循环水池系统和除垢剂循环系统通过冷却水循环管路相互并联;所述真空热处理炉冷却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室;与所述第一冷却室相通的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出水管路;所述循环水池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所述循环水池相通的第二进水管路和第二出水管路;所述除垢剂循环系统包括除垢剂循环泵;与所述除垢剂循环泵相通的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所述第三进水管路和第三出水管路通过内循环管路相通;所述内循环管路上设置有排水管路;所述第一进水管路、第一出水管路、第二进水管路、第二出水管路、第三进水管路、第三出水管路、内循环管路、排水管路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晶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