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1314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5 1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及空调器,其中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包括卸荷阀及卸荷阀出口管,卸荷阀的下端连接有一圆柱管,圆柱管内套设有一同轴圆管,同轴圆管的底端与圆柱管的底端相互连接,在圆柱管与同轴圆管之间形成一环形腔室,圆柱管的侧壁连接有一卸荷阀过渡管,卸荷阀过渡管与环形腔室连通,同轴圆管的底端通过卸荷阀出口管连接有卸荷过渡管,卸荷过渡管内设有用于卸荷的卸荷节流阀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装配,减小了空调器系统的装配空间和装配难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在焊接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时出现的焊堵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在家用空调制造领域,针对空调器所使用气候环境的不同,GB/T7725《房间空气调节器》定义了 T1、T2、T3三种エ况类型的空调器,其中T3エ况为热带气候类型,当空调器制冷系统在T3エ况环境下工作时,其制冷系统很容易 产生高压,在该环境下使用的空调器经常不能开机或刚开机后就出现压缩机“跳机”现象,若出现压缩机“跳机”现象,则至少需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空调器才能自动恢复正常运行,并且其压缩机会很快再次出现“跳机”的现象,从而严重导致空调器制冷量和能效比的下降。目前针对空调器在T3エ况环境下的使用条件,通过添加一卸荷装置来实现空调器的过负荷保护,使得Tlエ况环境下使用的空调器的压缩机也能在T3エ况环境下使用,參照图1,图I是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系统中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卸荷毛细管11、卸荷阀的出ロ管12、卸荷阀13、节流毛细管14、卸荷阀过渡管15、エ艺管16及分流四通管17,其中卸荷毛细管11焊接于卸荷阀出口管12处,卸荷毛细管11的出口与室内侧换热器的进液端连接,该卸荷毛细管11与节流毛细管14并联,当冷凝压カ过高时(即冷凝压カ已达到卸荷阀的设定压カ),卸荷阀13开启,将冷凝器出ロ的高压液体从卸荷毛细管11排出,以降低冷凝器的压力。然而由于卸荷毛细管11及节流毛细管14的内径均很小,其规格一般有(p2.6、Cp2.2、cpl.9、cpl.6、cpl.4、cpl.2等,因此在焊接卸荷毛细管11及焊接节流毛细管14的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焊堵现象,并且由于室外机的结构较为紧凑,卸荷阀的出ロ管12处焊接卸荷毛细管11将导致毛细管部件体积的増大,其所需的装配空间较大,从而给其装配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ー种结构简单、易装配且能避免发生焊堵现象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及空调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包括卸荷阀及卸荷阀出口管,所述卸荷阀的下端连接有一圓柱管,所述圆柱管内套设有一同轴圆管,所述同轴圆管的底端与所述圆柱管的底端相互连接,在所述圆柱管与所述同轴圆管之间形成一环形腔室,所述圆柱管的侧壁连接有一卸荷阀过渡管,所述卸荷阀过渡管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所述同轴圆管的底端通过所述卸荷阀出口管连接有卸荷过渡管,所述卸荷过渡管内设有用于卸荷的卸荷节流阀芯。优选地,所述卸荷过渡管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底端设有卸荷过渡管锥形部,所述卸荷节流阀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内,与所述承载部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沿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轴心设有贯穿其两个端面的第一节流孔,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下端设有第一圆倒角,所述第一圆倒角与所述卸荷过渡管锥形部的内壁面匹配。优选地,所述卸荷过渡管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部上方的卸荷阀出口管转接头和位于所述承载部下方的高压阀转接头,所述卸荷阀出口管转接头、承载部和高压阀转接头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外形都为圆柱形,且外径依次递减,内径也依次递减,它们之间的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所述承载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圆柱管的侧壁还通过ー个用于节流的节流组件连接节流过渡管,所述节流过渡管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优选地,所述节流组件包括节流阀座、制冷节流阀芯、滑动式节流阀芯及用于对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进行限位的止退圈,所述节流阀座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制冷节流阀芯腔及滑动腔,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腔邻近所述环形腔室且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所述滑动腔邻近所述节流过渡管且与所述节流过渡管连通,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装设于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腔,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装设于所述滑动腔。优选地,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腔的一端设有制冷节流阀芯密封锥面,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腔的内壁设有第一固定螺纹,所述制冷节流阀芯沿轴心方向设有第二节流孔,所述制冷节流阀芯的一端设有第二圆倒角,所述制冷节流阀芯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圈凹槽,所述密封圈凹槽内套有ー用于密封的密封圈,所述制冷节流阀芯的外周设有第二固定螺纹,所述第二固定螺纹与所述第一固定螺纹相啮合,所述第二圆倒角正对所述制冷节流阀芯密封锥面,并与所述制冷节流阀芯密封锥面匹配。优选地,所述滑动腔的一端设有滑动节流阀芯密封锥面,另一端设置有所述止退圈,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沿轴心方向设有第三节流孔,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的一端设有第三圆倒角,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的外周间隔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棱块,各所述棱块与所述滑动腔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第三圆倒角正对所述滑动节流阀芯密封锥面,并与所述滑动节流阀芯密封锥面匹配。优选地,还包括分流三通管,所述分流三通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卸荷阀过渡管,另外两端分别连接室外侧换热器的出ロ管和エ艺管。优选地,所述圆柱管的内部设有承压滑块,所述承压滑块位于同轴圆管的上方,在所述承压滑块与所述卸荷阀之间进ー步设有弹簧,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承压滑块抵顶所述同轴圆管并封闭所述同轴圆管的上方入口。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本技术提出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及空调器,其结构简单、易装配,并且避免了在焊接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时出现的焊堵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节流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节流阀芯的侧视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过渡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过渡管的正视图;图6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制冷节流阀芯的侧视截面图;图7是图6所示制冷节流阀芯的右视图;图8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滑动式节流阀芯的结构 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滑动式节流阀芯的侧视截面图;图10是图9所示滑动式节流阀芯的右视图;图11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节流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在制冷情况下未开启卸荷阀时其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在制冷情况下开启卸荷阀时其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6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在制热情况下未开启卸荷阀时其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采用卸荷过渡管与卸荷节流阀芯的组合取代现有空调器系统中带节流功能卸荷装置的卸荷毛细管,而采用节流过渡管与节流组件的组合取代现有空调器系统中带节流功能卸荷装置的节流毛细管,以减小空调器系统的装配空间和装配难度,同时避免在焊接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时出现的焊堵现象。參照图2和图3,图2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节流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较佳实施例中卸荷节流阀芯的侧视截面图,卸荷节流阀芯20的主体为圆柱形,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包括卸荷阀及卸荷阀出口管,所述卸荷阀的下端连接有一圆柱管,所述圆柱管内套设有一同轴圆管,所述同轴圆管的底端与所述圆柱管的底端相互连接,在所述圆柱管与所述同轴圆管之间形成一环形腔室,所述圆柱管的侧壁连接有一卸荷阀过渡管,所述卸荷阀过渡管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圆管的底端通过所述卸荷阀出口管连接有卸荷过渡管,所述卸荷过渡管内设有用于卸荷的卸荷节流阀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过渡管设有用于承载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的底端设有卸荷过渡管锥形部,所述卸荷节流阀芯设置在所述承载部内,与所述承载部的内壁形成滑动配合,沿所述卸荷节流阀 芯的轴心设有贯穿其两个端面的第一节流孔,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下端设有第一圆倒角,所述第一圆倒角与所述卸荷过渡管锥形部的内壁面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荷过渡管还包括位于所述承载部上方的卸荷阀出口管转接头和位于所述承载部下方的高压阀转接头,所述卸荷阀出口管转接头、承载部和高压阀转接头从上到下依次连接,外形都为圆柱形,且外径依次递减,内径也依次递减,它们之间的连接处形成锥形过渡,所述承载部的长度大于所述卸荷节流阀芯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管的侧壁还通过一个用于节流的节流组件连接节流过渡管,所述节流过渡管与所述环形腔室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节流功能的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组件包括节流阀座、制冷节流阀芯、滑动式节流阀芯及用于对所述滑动式节流阀芯进行限位的止退圈,所述节流阀座内设有相互连通的制冷节流阀芯腔及滑动腔,所述制冷节流阀芯腔邻近所述环形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城彬张先雄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