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37091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第一活塞、缸头卸荷器以及操作机构,所述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的缸头,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缸头卸荷器上;所述的缸头卸荷器包括卸荷杆、横杆、调节筒、起固定作用的卸荷器盖体架以及起导向作用的卸荷器体架;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指示器、第二活塞、第一弹簧、活塞座以及卸荷器座。采用该种结构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具有气量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能效果好、成本及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固定余隙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往复式压缩机,具体是指一种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装置加工工艺所需活塞式压缩机的气量一般根据装置最大所需气量来选择压缩机,同时据API618要求活塞式压缩机设计时气量还要按正偏差(3%?5%以内,分子量小的选大值)来确定,再加上装置负荷变化、入口条件改变等因素,活塞式压缩机气量大都有较大的富余量。为了满足炼生产需要都要进行气量调节。其中包括缸头余隙腔调节。压缩机气缸与缸头余隙腔通常采用非金属的活塞环等密封,气体在压缩机内经反复压缩,其温度升高,密封件膨胀,经长时间的作用,密封件被反复摩擦,密封效果不好,需经常更换,属于易损件。有些卸荷器并不带有卸荷指示装置,所以无法知道卸荷与否。但也有些卸荷装置结构比较复杂,带有液压控制系统和电气控制装置,液压伺服活塞上设有位置传感器,其控制系统带有电动齿轮栗,此设备耗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气量调节灵活、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节能效果好、成本及维护费用低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具有如下构成:该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第一活塞、缸头卸荷器以及操作机构,所述的第一活塞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的缸头,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缸头卸荷器上。进一步地,所述的缸头卸荷器包括卸荷杆、横杆、调节筒、起固定作用的卸荷器盖体架以及起导向作用的卸荷器体架;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固定于所述的压缩气缸的缸头,所述的卸荷器体架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上,所述的调节筒设置于所述的余隙腔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之间,所述的横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的调节筒上,所述的卸荷杆插设于所述的横杆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缸头上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的调节筒与所述的小孔之间的密封为金属面的线性密封。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指示器、第二活塞、第一弹簧、活塞座以及卸荷器座;所述的卸荷器座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上,所述的活塞座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器座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的第二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塞相连接,所述的活塞座的第二端设置挡板,所述的挡板上设置有指示器。再进一步地,所述的指示器包括指示器杆、密封圈、指示器座、第二弹簧、挡圈、垫片;所述的指示器杆插设于所述的指示器座中,所述的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的指示器杆与指示器座的接触处,所述的垫片设置于所述的指示器座上与所述的挡板之间,所述的指示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的指示器座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的指示器杆的第一端上插设有挡圈。采用了该技术中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维护费用低。金属面的线性密封,其构件不易损坏,减少停机次数,提高生产效率。2)省时、省力。结构简单的指示器,能够精确的显示卸荷状态,从而节约劳动生产力和时间。3)增加余隙改变了压缩机压缩和膨胀过程速率,改善了压缩机曲轴、连杆机构受力,压缩机噪音也略有降低;4)由于机构没有高速运动部件,故障率低,系统稳定可靠5)投资低,改造简单易行,在装置开工期间也可以对备用压缩机进行改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余隙腔关闭时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位置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II位置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余隙腔打开时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I位置的放大图。图6为图4中II位置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中的指示器9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压缩机气缸2第一活塞3 缸头4卸荷器盖体架5卸荷器体架6 卸荷杆7 横杆8 调节筒9指示器10 挡板11第二活塞12第一弹簧13活塞座14卸荷器座15指示器杆16密封圈17第二弹簧18挡圈19垫片20指示器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气量调节机构的问题,采用压缩机气缸、第一活塞以及缸头卸荷器和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中带有指示器;压缩机气缸盖侧端连接余隙腔缸头和缸头卸荷器,隙腔腔缸头的小孔和缸头卸荷装置中的调节筒密封与否来控制是否卸荷。当仪表风被打开时,操作机构中的运动部件(包括卸荷杆6、横杆7、以及调节筒8)会带动控制卸荷机构中的调节筒8与缸头小孔的密封,这样压缩机气缸腔和缸头余隙腔被隔断,此时指示器9的第二弹簧17处于自由状态,其挡圈18所处的位置表示处于非卸荷状态;不通仪表风时,压缩机气缸I中被压缩的气体顶开调节筒8,使缸头余隙腔与气缸腔相筒,此时指示器9的第二弹簧17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时挡圈18所处的位置表示处于卸荷状态。这种指示器9相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调节筒8与缸头小孔的密封采用了金属面的线性密封技术,相对于一般的密封件不易损坏,从而达到维护费用低的目的。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1、第一活塞2、缸头卸荷器以及操作机构,所述的第一活塞2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I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I的缸头3,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缸头卸荷器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包括卸荷杆6、横杆7、调节筒8、起固定作用的卸荷器盖体架4以及起导向作用的卸荷器体架5 ;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4固定于所述的压缩气缸I的缸头,所述的卸荷器体架5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4上,所述的调节筒8设置于所述的余隙腔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I之间,所述的横杆7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的调节筒8上,所述的卸荷杆6插设于所述的横杆7上。在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缸头3上设置有用于气体流通的小孔,所述的调节筒8与所述的小孔之间的密封为金属面的线性密封。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操作机构包括指示器9、第二活塞11、第一弹簧12、活塞座13以及卸荷器座14 ;所述的卸荷器座14固定于所述的卸荷器盖体架4上,所述的活塞座13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器座14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弹簧12的第一端与所述的卸荷杆6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余隙腔卸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压缩机气缸(1)、第一活塞(2)、缸头卸荷器以及操作机构,所述的第一活塞(2)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1)中,所述的缸头卸荷器设置于所述的压缩机气缸(1)的缸头(3),所述的操作机构设置于所述的缸头卸荷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兴华吴玉梅黄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方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