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深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702286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24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深模,属于模具领域。包括凹模结构,压边圈结构和凸模结构。本拉深模工作时,凸模轴通过一对锥齿轮和键带动转动起来,凹模下降,压边圈结构处在未工作状态,当凹模靠近压边圈结构时,压边圈的液压力使板料与下转盘结构和凹模贴紧,然后一起下降,当板件接触到凸模轴时,凸模轴带动板件转动,凹模、上转盘结构、下转盘结构被板件带动一起转动,同时凹模和下转盘结构继续下降直至拉深成型。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可降低板料的极限拉深系数,充分发挥材料的潜能,降低对材料成形性能的要求,极大的节约昂贵的板材,特别是先进高强度板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深摸,尤其涉及一种压边力可调节的旋转拉入式拉深模,属于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拉深是板料冲压成形常用的エ艺之一,如何降低拉深系数、发挥板料的潜能一直是冲压成形性能研究和冲压模具设计的重点,而目前模具行业在设计エ艺 和拉深模设计过程中,常常采用板料被拉入凹模的方式得到所需要的拉深件,一般拉深凹模固定、弾性元件作用压边圈压紧板料、凸模运动,拉出所需要的产品。这类模具存在的问题是(1)板料被拉入的方式形式単一,导致摩擦カ大,拉深起皱和破裂可能性増加;(2)拉深的压边カ曲线固定且只能适应ー种厚度的板料,当板料厚度变化时压边カ将难以调整,对同一厚度板料,压边カ曲线无法与材料成形要求的曲线相协调,难以发挥板料的成形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压边力可以随时调节、板料以旋转拉入的复合方式进入凹模洞ロ的模具结构,为拉深提供ー种新方法。因此,本专利技术将凸模和凹模设计成旋转式以改变板料流入的状态,即由传统的拉入式变为目前拉入旋转复合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ー种拉深模,包括凹模结构,压边圈和凸模结构;凹模结构包括上模座板,上回转支撑结构固定在上模座板正下方,上转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拉深模,包括凹模结构,压边圈和凸模结构,其特征在于 凹模结构包括上模座板(28),上回转支撑结构固定在上模座板(28)正下方,上转盘结构嵌套在上回转支撑结构内部,凹模(11)固定在上转盘结构内侧,凹ロ向下; 压边圈包括下回转支撑结构,下转盘结构嵌套在下回转支撑结构内部,并通过下回转支撑结构内侧及下转盘结构外侧正对形成的半圆槽内的滚珠活动连接,压边圈中心孔孔径等于凹模口径,位于凹模结构正下方; 凸模结构包括凸模轴(18),凸模轴(18)外径小于凹模口径和压边圈中心孔孔径,位于压边圈下方正对压边圈中心孔,并通过轴承固定在圆柱体形空心座上,空心座紧固在拉深模下模板结构上方,空心座侧面横向开ー圆孔,圆孔内通过轴承固定一个连接外部动カ源的锥齿轮轴(19),锥齿轮轴(19)头部连接ー对锥齿轮组(27),锥齿轮组(27)通过凸模 轴(18)上的键(25)与凸模轴(18)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深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回转支撑结构包括上回转支撑底座(3),上回转支撑底座套出),其中上回转支撑底座(3)嵌套并固定在上回转支撑底座套(6)内侧;所述上转盘结构包括上回转支撑转盘(7),上回转支撑转盘套¢),其中上回转支撑转盘(7)嵌套并固定在上回转支撑转盘套出)内侧;所述下回转支撑结构包括下回转支撑底座(12),下回转支撑底座套(13),其中下回转支撑底套(13)嵌套并固定在下回转支撑底座(12)内側;所述下转盘结构包括下回转支撑转盘(15),下回转支撑转盘套(14),其中下回转支撑转盘(15)嵌套并固定在下回转支撑转盘套(14)内側。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深模,其特征在干所述拉深模上部还包括模柄(I)、止转销(2),其中模柄(I)外侧径向有一半插槽A,上模座板(28)中心孔内侧径向也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