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826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与下模对应的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将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三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组合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汽车零部件生产模具,尤其是涉及ー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结构复杂,目前,这种零件生产时需要经过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等三个冲次,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制造成本高,制造周期长,生产效率不高。现有的上模压料器用弹簧或氮气弹簧做为动カ源,弹簧或氮气弹簧都会有正常损坏和定期更换的要求,生产过程中的维修以及更换费用大幅度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的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修边冲孔凸模、翻边整形凸模和侧冲凸模,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与下模对应的修边冲孔凹模、翻边整形凹模和侧冲凹模,将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三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组合摸。所述的下模还包括下模座、下模芯和顶料器,所述的下模芯和顶料器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的修边冲孔凸模、翻边整形凸模和侧冲凸模依次设置在下模芯上。所述的上模还包括上模座、上模芯、上模镶块、上模压料器和上顶杆,所述的上模芯设置在上模座下方,所述的修边冲孔凹模、翻边整形凹模和侧冲凹模依次设置在上模芯上,所述的上模镶块设置在上模座上,所述的上模压料器位于上模芯底部,所述的上顶杆设置在上模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生产成本低将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3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就成了连续组合摸,将传统的三个エ序可完成的部分用一副模具来完成,中间省略了两个冲次,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零件生产的稳定性;2)维修方便、安全可靠使用上顶杆结构更新了上压料器使用弹簧或氮气弹簧的高成本传统模式,节省了弹簧或氮气弹簧维修以及定期更换的费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下模座,2为修边冲孔凸摸,3为修边冲孔凹摸,4为翻边整形凸模,5为翻边整形凹摸,6为上顶杆,7为侧冲凸模,8为侧冲凹摸,9为上模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摸,下模上设有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下模还包括下模座I、下模芯和顶料器,下模芯和顶料器设置在下模座上,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依次设置在下模芯上;上模上设有与下模对应的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将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三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组合模,上模还包括上模座9、上模芯、上模镶块、上模压料器和上顶杆,上模芯设置在上模座下方,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依次设置在上模芯上,上模镶块设置在上模座9上,上模压料器位于上模芯底部,上顶杆设置在上模座上。上述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工作原理为,当压机用额定的压カ压下时由上模压料器将零件压紧,然后由修边冲孔凸模2与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凸模4与翻边整形凹模5,侧冲凸模7与侧冲凹模8三个エ位的工作部分分别做拉延、切边冲孔、翻边整形动作,ー个冲压动作走完,压机升起,顶料器顶起零件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与下模对应的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还包括下模座(I)、下模芯和顶料器,所述的下模芯和顶料器设置在下模座上,所述的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依次设置在下模芯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还包括上模座(9)、上模芯、上模镶块、上模压料器和上顶杆,所述的上模芯设置在上模座下方,所述的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依次设置在上模芯上,所述的上模镶块设置在上模座(9)上,所述的上模压料器位于上模芯底部,所述的上顶杆设置在上模座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铰链支座零件模具,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的下模上设有修边冲孔凸模(2)、翻边整形凸模(4)和侧冲凸模(7),所述的上模上设有与下模对应的修边冲孔凹模(3)、翻边整形凹模(5)和侧冲凹模(8),将冲孔侧整形、翻边整形、冲孔侧整形三个动作组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组合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维修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文档编号B21D37/10GK202377396SQ201120569059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丛培民, 吴天宝, 张平, 李春明, 沈玉林, 范泓, 蔡永峰, 谢晓红 申请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明吴天宝沈玉林丛培民张平谢晓红范泓蔡永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