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15556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14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静模组件,所述静模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导柱,所述静模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动模组件,所述动模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两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冲压头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冲压头的上端包裹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上端设置有冲压杆,所述定位导柱的下端设置有气缸,且所述定位导柱为可升降柱体,所述定位导柱的头端内部设置有可弹出卡件,所述静模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出油孔。该装置可避免顶杆对于冲压件造成的损坏,同时润滑油会在下次冲压使被挤向两边的收油槽中,而收油槽的下端设置有油管,从而将润滑油回收到油箱中进行再次利用。用。用。

A stamping device for automatic reinforcement and positio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冲压件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是由多个元件组成,其中汽车的很多元件,包括弹簧托盘,以及弹簧底座等零部件,而这些零部件大多是用冲压制成的,而对这些零部件的装置就是冲压装置,而在对上述的零件进行冲压时,由于零部件的厚度较厚或者模具的深度较深时,需要对零部件进行二次冲压甚至多次冲压。
[0003]而公开号为CN109226496B提供的一种汽车车门冲压模具,汽车车门冲压模具,在下模具内设置有导气渠,导气渠的作用在导气管工作时,会为下模具上放置的汽车车门提供一个向上的气压推动力,从而使得成型后的汽车车门与冲压模具之间留有一道缝隙,方便拆卸更换,升降结构的下模具和侧板的共同设置,在下模具下移时侧板发生背向工作台的移动,在汽车车门成型完成后,下模具因弹性连接件的作用上升时,侧板会在弹性固定件的作用下发生朝向工作台的移动,从而利用推杆推动成型后的汽车车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车门成型后拆卸不便,易造成模具的损坏问题,但是该装置再将车门顶出模具时仍然需要用到顶杆等装置,顶杆会造成冲压件部位位置的损坏,同时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静模组件,所述静模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导柱,所述静模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动模组件;
[0006]所述动模组件的内部包括有冲压头,所述冲压头的两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冲压头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冲压头的上端包裹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上端设置有冲压杆;
[0007]所述定位导柱的下端设置有气缸,且所述定位导柱为可升降柱体,所述定位导柱的头端内部设置有可弹出卡件,所述静模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出油孔。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可弹出卡件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推杆,且所述推杆设置于所述定位导柱的内部,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定位导柱的内部设置有气孔。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筒的内径稍大于所述定位导柱的外径。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静模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收油槽,所述收油槽的下端设置有油管,所述油管与设置于所述底座内部的油箱相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油孔设置有多组,且分布在所述静模组件内部的表面。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导柱的圆周表面设置有多组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可弹出卡件的下端。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传感器为光线传感器。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上端盖的内壁尺寸大于所述静模组件的尺寸。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导柱设置有多组,且所述定位导柱分布在所述静模组件的外部。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定位杆的长度大于所述上端盖的厚度。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在进行第一冲压后,通过定位导柱外部伸出可弹出卡件使套管与定位导柱相卡接,同时在气缸的作用下带动定位导柱已经冲压头向下进行第二次的冲压,使冲压件能够与模具完全贴合,保证冲压件的质量能够达到标准,同时定位导柱不仅作为定位元件,同时也作为冲压元件,将二次冲压与定位相结合,在保证能够进行再次冲压的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0019]2、本技术通过静模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收油槽,收油槽的下端设置有油管,油管与设置于底座内部的油箱相连接,冲压完成以后,通过设置在静模组件的底部设置的出油孔,通过油泵使出油孔向冲压件喷射润滑油,喷射的润滑有不仅能够将冲压件从静模组件上顶出去,完成脱模工序,同时相较于现有的顶杆将冲压件顶出去,避免顶杆对于冲压件造成的损坏,而在静模组件的两端设置有收油槽,在从出油孔喷射润滑油时,由于静模组件两边的遮挡,因此润滑油会在下次冲压使被挤向两边的收油槽中,而收油槽的下端设置有油管,从而将润滑油回收到油箱中进行再次利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立体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侧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定位导柱的立体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定位导柱的剖视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动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5]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剖视图;
[0026]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的静模组件的立体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底座;2、静模组件;3、定位导柱;4、动模组件;401、冲压头;402、套筒;403、定位杆;404、上端盖;5、冲压杆;6、气缸;7、可弹出卡件;8、出油孔;9、推杆;10、弧形板;11、气孔;12、收油槽;13、油管;14、油箱;15、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参照图1

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静模组件2,静模组件2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导柱3,静模组件2的上端设置有动模组件4;
[0032]动模组件4的内部包括有冲压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静模组件(2),所述静模组件(2)的外部设置有定位导柱(3),所述静模组件(2)的上端设置有动模组件(4);所述动模组件(4)的内部包括有冲压头(401),所述冲压头(401)的两端设置有套筒(402),所述冲压头(401)的上端设置有定位杆(403),所述冲压头(401)的上端包裹有上端盖(404),所述上端盖(404)的上端设置有冲压杆(5);所述定位导柱(3)的下端设置有气缸(6),且所述定位导柱(3)为可升降柱体,所述定位导柱(3)的头端内部设置有可弹出卡件(7),所述静模组件(2)的底部设置有多组出油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弹出卡件(7)的外部活动连接有推杆(9),且所述推杆(9)设置于所述定位导柱(3)的内部,所述推杆(9)的另一端设置有弧形板(10),所述定位导柱(3)的内部设置有气孔(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固定位的冲压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02)的内径稍大于所述定位导柱(3)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佳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大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