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汉忠专利>正文

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6431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7:48
一种座椅,包含有固定于座椅的坐垫及靠垫内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体,并于第一弹性体底端设有弹性体容置孔;固定板下方的活动板上则设有与弹性容置孔相对应的第二弹性体,并于活动板底部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升降装置,使得活动板通过动力输出轴的带动而上、下移动;当升降装置将活动板朝固定板方向上移时,活动板上的第二弹性体则穿过弹性体容置孔上移,借以提高座椅的弹性支撑力;借助第二弹性体的上、下移动,进而达到调整座椅的弹性支撑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座椅,特别是指一种可调整座椅的弹性支撑力,据此达到针对不同使用者却可提供相同舒适度的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按,传统座椅的构造,其是利用木材组成座椅的骨架,并于坐垫及靠垫内部设有弹簧及海绵,再于坐垫、靠垫及把手外端包覆布质或皮质外层,并在沙发底部设置有脚座,而 组成座椅。传统座椅皆为固定弹性及形体,坐垫及靠垫柔软度在出厂时即呈固定状,使用者无法依实际状况进行调整,对使用者在使用上产生了不少的问题,一旦坐垫及靠垫不符合人体工学,就会产生不舒适感,久坐后会腰酸背痛。由此可见,上述现有座椅仍有诸多缺失,实非一良善的设计,而亟待加以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借助可调整活动板的上、下移动的位置,致使座椅的弹性支撑力可被调整,以针对不同的使用者,提供不同的弹性支撑,进而达到提供一种针对不同使用者却可提供相同舒适度的支撑人体的座椅。为了达此一目的,本专利技术包含有固定于座椅坐垫及靠垫内的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第一弹性体,并于第一弹性体底端则设有弹性体容置孔,使得下述第二弹性体可自第一弹性体内部由下往上活动设置;固定板下方则设有一活动板,并于活动板上设有与弹性容置孔相对应的第二弹性体,活动板底部设有至少一组以上的升降装置,使得活动板通过升降装置而得以上、下移动。当升降装置将活动板朝固定板方向上移时,活动板上的第二弹性体则穿过弹性体容置孔上移,此时使用者若坐靠于座椅时,除第一弹性体受到使用者的重量而压缩并支撑夕卜,第二弹性体也相同提供使用者支撑的力量,借此提高座椅的弹性支撑力;反之,若使用者欲减少座椅的弹性支撑力时,则可通过升降装置将活动板下移,降低第二弹性体的高度,使其避免与平躺于座椅的使用者接触,达到降低座椅支撑力之效。于一实施例中,该弹性体容置孔除可设置于第一弹性体内部底端外,更可设置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弹性体间,使得第二弹性体通过活动板上升时,是位于两第一弹性体间,仍可达到调整座椅弹性支撑力的目的。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是设置于活动板四个角落。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是设置于活动板中央位置。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包含马达及设置于马达上并与活动板相互连接的动力输出轴。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的动力输出轴是可为螺杆。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的位置配置为蜂巢状排列设置。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的位置配置为平行排列设置。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的位置配置为规律交错排列设置。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是连接设有遥控接收器与遥控发射器,提供使用者通过遥控发射器发射信号至遥控接收器,进而通过遥控接收器控制升降装置的升降动作。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弹性体与第二弹性体之间隙是设有导引体。于一实施例中,该升降 装置包含气压机及气囊,并设置于活动板下方,气囊与气压机间则通过管体相互连接,使得气压机得向气囊充气使活动板及第二弹性体上升或下降。于一实施例中,该活动板下方是设有支撑板,且气压器是设至于支撑板内,而气囊则设置于活动板及支撑板间。于一实施例中,该支撑板上固设有定位柱,同时定位柱活动穿设于活动板上,使得活动板得以稳定的上下动作。于一实施例中,该活动板与支撑板间是设有高度感测器,该高度感测器是与气压机相互连接,并将活动板与支撑板间的距离传递至气压机中,借以达到控制活动板的位移量。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第二弹性体于侧面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侧面结构实施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的另一实施结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第一平面配置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第二平面配置示意图。图7C为本专利技术座椅第一弹性体及第二弹性体的第三平面配置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座椅又一实施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座椅另一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座椅又一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座椅本体 2固定板 21第一弹性体 22弹性体容置孔 3活动板 31第二弹性体 4弹性层 5升降装置 51马达52动力输出轴 7导引体 8支撑板 81定位柱 9气压机 91气囊 92管体 10高度感测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座椅的立体分解结构、立体组合结构、侧面结构及第二弹性体于侧面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其包含有具有坐垫及靠垫的座椅本体1,该坐垫及靠垫内是分别设有 一固定板2,该固定板2上设置有数个弹性体容置孔22,每一弹性体容置孔22顶面外缘皆结合有一第一弹性体21,使弹性容置孔22与第一弹性体21中空内部相对应; 一活动板3,该活动板3上结合有与固定板2的弹性容置孔22相对应的第二弹性体31,活动板3是设置于固定板2下方,使第二弹性体31与弹性容置孔22相对应,致使第二弹性体31可自第一弹性体21内部由下往上活动; 至少一组以上的升降装置5,该升降装置5是设置于活动板3底部,于本实施例中,该升降装置5是分别设置于活动板3底部的四个角落,惟需注意的是并不以此位置为限,也可设置于活动板3底部的中央位置,该升降装置5包含马达51及设置于马达51上并与活动板3相互连接的动力输出轴52,该动力输出轴52为螺杆,当马达51转动时,通过螺杆的转动使得活动板3通过动力输出轴52的带动而得以上、下移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升降装置5是可连接遥控装置(图中未标示),该遥控装置包含一遥控接收器与遥控发射器(图中未标示),该遥控接收器是与马达51相互电连接,并接收来自遥控发射器的信号,据此得以控制马达51的运转,而遥控发射器则至少可发出开启、上升或下降的信号至遥控接收器上,提供使用者通过遥控发射器发射信号至遥控接收器而控制升降装置5的升降动作;此外,活动板及固定板间是可设有一高度感测器,该高度感侧器是与马达相互电连接,并将活动板3与固定板2间的距离传递至马达51中,借以达到控制位移量; 一弹性层4,是设置在第一弹性体21的表层。上述通过遥控装置控制升降装置5的动作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加实施方式,并非用以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无论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升降装置动作,皆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中。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座椅的第二弹性体于侧面结构的动作示意图及侧面结构实施示意图;当使用者欲提高坐垫或靠垫的弹性支撑力时,是启动升降装置5的马达51,使得马达51带动动力输出轴52将活动板3朝固定板2方向上移时,活动板3上的第二弹性体31则穿过弹性体容置孔22上移,此时使用者若坐靠于坐垫及靠垫上时,除第一弹性体21受到使用者的重量而压缩并支撑外,第二弹性体31也相同提供使用者支撑的力量,借此提高坐垫及靠垫的 弹性支撑力;反之,若使用者欲减少坐垫及靠垫的弹性支撑力时,则可通过升降装置5的马达51动作将活动板3下移,降低第二弹性体31的高度,使得使用者仅与第一弹性体21接触,达到降低坐垫及靠垫的弹性支撑力。另外,该活动板3上移的距离可交由使用者自行控制,使用者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汉忠
申请(专利权)人:许汉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