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199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9:50
一种散热模组,包含:一散热器、一热管,该散热器具有一吸热部及一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散热鳍片,该吸热部设有至少一容置槽;该热管被容设于该容置槽内,并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中段部及一传导部,该第一、二端及该中段部相互比邻并共同界定一第一部分,该传导部绕设于该第一部分外侧,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提升散热模组散热效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ー种散热模组,尤指一种可提升散热模组热传效率并修正热管无效端无散热效能的缺点的散热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积体电路的体积亦逐渐缩小,对于内侧理器这ー类的积体电路电子元件来说,运行速度越快,其単位时间产生的热量就越多,若不即时排出,就会引起温度升高,导致运行不稳定。为了降低内侧理器及南北桥晶片的温度,故于其上设置ー散热器以帮助散热。请參阅图1,为公知技术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传统散热器3具有一吸热部31及一散热部32,由该吸热部31与ー热源4贴设传导热源4,再由该散热部32的多个散热鳍片321以辐射方式散热藉以提升散热的效率,并为了进ー步増加热传导的效率亦有业者将散热器3结合热管5加速热传导的效能,由热管5两端分别连接该散热器3的吸热部31及散热部32藉以增加热传效率,但此ー结构并非皆无缺点,该热管5的两末端为热传效率最差的部位,该热管5内部的工作流体容易滞留于两末端形成散热无效端,进而令该散热器3的散热效能大幅降低,故热管5失去増加热传效率的效用。请參阅图2,为公知技术另ー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再者亦有业者于该散热器3的吸热部31处开设沟槽311,并将多个热管5至入该沟槽311中增加热传导效率,又因热源4与该散热器3中央部位312贴设传导热量,故将热管5的设置于该吸热部31的中央部位312,两端延伸于该中央部位312的外侧加速热传导,但此一设置也因该热管5两端容易产生传导无效端,故使得增设热管5后所提升该散热器3的热传效能仍为有限,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为解决上述公知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加热传效率的散热模组。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是提供ー种散热模组,包含ー散热器、ー热管;所述散热器具有一吸热部及ー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散热鳍片,该吸热部设有至少一容置槽。所述热管容设于前述容置槽内,所述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中段部及ー传导部,所述第一、ニ端及该中段部相互比邻并共同界定ー第一部分,所述传导部绕设于该第一部分外侧。具体而言,本技术提供了ー种散热模组,包含ー散热器,其具有一吸热部及ー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具有多个散热鳍片,该吸热部设有至少一容置槽;ー热管,容设于前述容置槽内,所述热管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及一中段部及ー传导部,所述第一、ニ端及该中段部相互比邻并共同界定ー第一部分,所述传导部绕设于该第一部分外侧。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容置槽还具有一吸热区及ー扩散区,所述吸热区设于该扩散区内侧,所述热管的第一部分设于该吸热区,该传导部设于该扩散区。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热管的第一部份比邻该传导部,所述热管整体呈非対称的态样。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容置槽还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热管还具有一第一侧及ー第二侧,所述第一侧相对贴设该封闭侧,该第二侧相对前述开放侧。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热管的第一、ニ侧其中任ー呈扁平状。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所述热管的第一、ニ侧皆呈扁平状。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还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与该热管的第一部分贴设。优选的是,所述的散热模组,还具有一基板,该基板与该热管贴设。通过本技术散热模组的设计可完全运用热管的整体结构来进行传导热源,令其可大幅提升散热效率,并且改善传统热管因无效端的产生而降低热传效率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公知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2为公知另ー散热模组的立体分解;图3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图9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三实施例另ー态样的立体分解图;图10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三实施例另ー态样的立体组合图;图11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2为本技术的热管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A为本技术的热管第一实施例的A-A立体剖视图;图13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应用实施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的应用实施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散热模组I散热器11吸热部111散热部112散热鳍片1121容置槽113热管12第一端121第二端122中段部123传导部124第一侧125 第二侧126第一部分I3吸热区1131扩散区1132开放侧1133封闭侧1134热源2基座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图式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请參阅图3、图4、图5所示,为本技术散热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及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散热模组1,包含一散热器11、ー热管12 ;所述散热器11具有一吸热部111及一散热部112,所述散热部112具有多个散热鳍片1121,该吸热部111设有至少一容置槽113。所述热管12容设于前述容置槽113内,所述热管12具有一第一端121及一第二端122及一中段部123及至少ー传导部124,所述第一、ニ端121、122及该中段部123相互比邻并共同界定ー第一部分13,所述传导部124绕设于该第一部分13外側。所述容置槽113还具有一吸热区1131及一扩散区1132,所述吸热区1131设于该吸热部111内侧,该扩散区1132设于该吸热区1131外侧,所述热管12的第一部分13设于该吸热区1131,该传导部124设于该扩散区1132。所述热管12具有一第一侧125及一第二侧126,所述第一、ニ侧125、126皆呈扁平状。所述热管12的第一端121及第ニ端122与该中段部123对应相邻设于该传导部124内側,该传导部124弯设于该第一端121及第ニ端122与该中段部123外侧,并连接该第一、ニ端121、122及该中段部123。前述容置槽113还具有一开放侧1133及一封闭侧1134,所述热管12还具有一第ー侧125及一第二侧126,所述第一侧125利用焊接、胶合、嵌合或紧配方式相对贴设该封闭侧1134,该第二侧126相对前述开放侧1133。请參阅图6,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所述所述热管12的第一部份13比邻该传导部124,所述热管整体呈非对称的态样,所述第一部份13可对应欲接触的热源2位置偏移设置。请參阅图7、图8、图9、图10,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及组合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具有两种态样,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此将不再赘述,惟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处为所述散热模组I还具有一基板3,所述基板3对应与前述热管12的第一部份13贴设,并通过焊接、胶合、嵌合或紧配的方式与该热管12及该散热器11结合。另ー态样,如 图9、图10所示,所述基板3对应与前述热管12整体贴设,并通过焊接、胶合、嵌合或紧配的方式与该热管12及该散热器11结合。请參阅图11,为本技术的散热模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本实施例与前述第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相同,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巫俊铭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