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二双专利>正文

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43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5 0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其固定安装在车辆变速箱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与吊篮之间、传动轴与差速器之间的任意一个位置、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其包括液压或者气压供给系统、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封闭的两固定架外壳、中间带凸轮的凸轮轴和位于两固定架外壳内并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或者液压缸;活塞杆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轴的凸轮边缘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传动轴作用一个小制动力,在车轮上则产生一个大制动力,其制动省力,下坡时,可以与车辆主刹车装置同时使用,减少主刹车装置的刹车时间和刹车频率,降低本制动装置和主刹车装置的温度,保证刹车不再失灵,减少了因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上使用的制动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制动伴随着汽车エ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先迸。但是,其制动端一般都是安装在汽车轮毂上,采用盘式和鼓式两种摩擦片与汽车轮毂之间的摩擦力作为制动力。我国有很多汽车常年行驶在高山崇岭中,公路的坡度不但大而且很长,汽车下坡时,需要长时间高频率启动制动装置,摩擦片与汽车轮毂之间摩擦生热,制动时间越长频率越高,摩擦片与汽车轮毂之间的温度越高,最后导致刹车失灵发生事故。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人们想尽了办法,如在发动机上安装ー个排气制动装置,用于堵发动机的排气管,减慢发动机的运行而达到车轮减速的目的,该种方法对空轻车能达到要求的減速目的,对于装载货物的重机车的作用カ很小,不能达到车辆要求的減速目的。所以,人们在山区运行的车辆上准备ー个灌满水的水箱,每到下坡时就将水箱中的水引至刹车片与轮毂之间,用水冷却刹车片与轮毂,达到降温的目的,以保证刹车不失灵,但由于该降温方法的效果还是有限,路长刹车时间过长过频繁时,不是水用完了,就是浇水也不能降温到刹车不失灵的效果。甚至人们在半路修专门用于冷却的水池,汽车经常到水池里冷却刹车毂;不但影响了行车速度,而且刹车皮子还要经常更换。为了保证安全,在坡度大且很长的公路上还设有急救波,以便刹车失灵,又遇到紧急状况时使用,避免更严重的事故的发生。总之,在山区行驶时,遇下坡刹车失灵的现象多有发生,且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事故发生,人们想尽了办法来阻止,都没有达到非常能够满意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安装该制动装置的车辆,即便装载货物的重机车在坡度大而且很长的山路上长时间运行也能保证刹车不失灵,避免因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的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在车辆变速箱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与吊篮之间、传动轴与差速器之间的任意ー个位置、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安装本制动装置;本制动装置包括液压或者气压供给系统、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封闭的两固定架外壳、中间带凸轮的凸轮轴和位于两固定架外壳内并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或者液压缸;两固定架外壳分别由轴承固定在凸轮轴两端的轴上,凸轮轴、传动轴的固定盘和变速箱壁的固定盘或者吊栏壁的固定盘或者差速器壁的固定盘固定安装在一起,各气缸或者液压缸分别均匀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之间,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有气缸或者液压缸活塞杆的移动限位槽;活塞杆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轴的凸轮边缘上;各气缸的通气孔分别连接在气压供给系统或者各液压缸的通油孔分别连接在液压供给系统;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端的缸体内安装有穿在活塞杆上的弹簧。上述所述的气压供给系统包括贮气筒、电磁阀和同步气体调节阀;贮气筒通过电磁阀后连接同步气体调节阀,同步气体调节阀再分别连接各气缸的通气孔。上述所述的液压供给系统包括油箱、电磁阀和同步液体调节阀;油箱通过电磁阀后连接同步液体调节阀,同步液体调节阀再分别连接各液压缸的通油孔。上述所述的液压供给系统包括贮气筒、电磁阀、气液转化缸和同步液体调节阀;贮气筒通过电磁阀后连接气液转化缸的通气ロ,气液转化缸的通油ロ通过同步液体调节阀后分别连接各液压缸的油孔。上述所述的活塞杆前部不在缸体内活动的部分延伸为宽比在缸体内活动的部分直径大的长方体;该长方体宽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移动限位槽内;该长方体的顶端为弧形,活塞杆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的边缘上。 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凸轮轴固定在传动轴上,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轴的凸轮边缘上,强制凸轮轴减速转动,从而达到车辆制动減速的目的。其制动力直接作用于传动轴上,并根据下坡时车辆所需的制动カ在变速箱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与吊篮之间、传动轴与差速器之间的任意ー个位置、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安装本专利技术。在遇到坡度大而且很长的山路下坡时或者其它需要紧急刹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动装置辅助主刹车制动停车或者減速或者単独制动减速。本专利技术对传动轴作用ー个小制动力,在车轮上则产生ー个大制动カ,其制动省力,下坡时,可以与车辆主刹车装置同时使用,減少主刹车装置的刹车时间和刹车频率,降低本制动装置和主刹车装置的温度,保证刹车不再失灵。采用本制动装置的车辆,即便装载货物的重机车在坡度大而且很长的山路上长时间运行也能保证刹车不失灵,避免因刹车失灵导致的事故的发生。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去除一固定架外壳后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I的AA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右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缸或者液压缸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气缸或者液压缸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去除一固定架外壳后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例去除一固定架外壳后的内部结构主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的安装实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的安装实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实施例2、实施例3的安装实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的描述。如图I、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1,其包括液压供给系统和阻尼装置。液压供给系统包括贮气筒I、电磁阀2、气液转化缸3和同步液体调节阀4。阻尼装置包括卡接固定在一起的封闭的两固定架外壳13、14、中间带三瓣凸轮7的凸轮轴9和位于两固定架外壳13、14内并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13、14内壁上的六个液压缸5。两固定架外壳13、14分别由轴承8和油封11固定在凸轮轴9两端的轴上,凸轮轴9、传动轴21的固定盘26和变速箱19壁的固定盘20或者吊栏23壁的固定盘22或者差速器24壁的固定盘27由螺钉固定安装在一起,六个液压缸5分别均匀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13、14之间,两固定架外壳13、14内壁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有液压缸活塞杆的移动限位槽6。活塞杆17前部不在缸体内活动的部分延伸为宽比在缸体内活动的部分直径大的长方体15 ;该长方体15宽的两端分别位于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移动限位槽6内;该长方体15的顶端为弧形,活塞杆17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8的边缘上。贮气筒I通过电磁阀2后连接气液转化缸3的通气ロ,气液转化缸3的通油ロ通过同步液体调节阀4后分别连接各液压缸5的通油孔12。同步液体调节阀4为分流集流阀。液压缸5的活塞杆17端的缸体内安装有穿在活塞杆17上的弹簧16,18为活塞,25为车底架的横梁,10为凸轮轴9上开有的螺钉固定孔。根据车辆所需的制动カ在变速箱19与传动轴21之间、传动轴21与吊篮23之间、传动轴21与差速器24之间的任意ー个位置(如图10所示)、两个位置(如图9所示)或者三个位置(如图8所示)安装本实施例的制动装置。贮气筒I可使用车辆上已有的贮气装置。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2,其包括气压供给系统和阻尼装置。气压供给系统包括贮气筒I、电磁阀2和同步气体调节阀28。阻尼装置的其它结构同实施例1,只是凸轮轴9带的凸轮为五瓣凸轮29,六个液压缸改为五个气缸32,贮气筒I通过电磁阀2后连接同步气体调节阀28,同步气体调节阀28再分别连接各气缸5的通气孔12。根据车辆所需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车辆变速箱与传动轴之间、传动轴与吊篮之间、传动轴与差速器之间的任意ー个位置、两个位置或者三个位置安装本制动装置;本制动装置包括液压或者气压供给系统、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固定在一起的封闭的两固定架外壳、中间带凸轮的凸轮轴和位于两固定架外壳内并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一个或者多个气缸或者液压缸;两固定架外壳分别由轴承固定在凸轮轴两端的轴上,凸轮轴、传动轴的固定盘和变速箱壁的固定盘或者吊栏壁的固定盘或者差速器壁的固定盘固定安装在一起,各气缸或者液压缸分别均匀固定在两固定架外壳之间,两固定架外壳内壁上的相对应位置分别有气缸或者液压缸活塞杆的移动限位槽;活塞杆被顶出时,其顶端顶在凸轮轴的凸轮边缘上;各气缸的通气孔分别连接在气压供给系统或者各液压缸的通油孔分别连接在液压供给系统;气缸或者液压缸的活塞杆端的缸体内安装有芽在活塞杆上的弹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适于山路的车辆制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二双
申请(专利权)人:陈二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