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6999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集成为一体化结构的左半轴、电动机、第一、第二行星排、差速器、右半轴;行星排均由行星排太阳轮、行星排行星轮、行星排齿圈和行星排行星架组成;电动机的转子轴为空心轴,左半轴位于电动机的空心转子轴内;电动机的转子轴同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相连;第一行星排齿圈和第二行星排齿圈均为固定设置;第一行星排行星架与第二行星排太阳轮连接;第二行星排行星架与差速器的壳体连接;电动机的动力经第一行星排和第二行星排减速增扭后输送到差速器,再经左半轴和右半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驱动、减速、差速机构集成一体,减少了体积,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便于在纯电动汽车上进行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集成驱动装置,尤其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般纯电动汽车的驱动装置,都是在传统汽车的基础上去掉原来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添加电动机和一个少档位的变速器来驱动车辆,原来的主减速器等不再改变。这样虽然对原车改动相对较小,但是电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各自独立安装和布置,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减低。如果能够将这些装置集成在一起,可以减少体积,便于在纯电动汽车上进行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将其中的电动机、变速器和差速器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予以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集成为一体化结构的左半轴、电动机、第一行星排、第二行星排、差速器、右半轴;所述第一行星排由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第一行星排行星轮、第一行星排齿圈和第一行星排行星架组成;所述第二行星排由第二行星排太阳轮、第二行星排行星轮、第二行星排齿圈和第二行星排行星架组成;所述电动机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左半轴位于所述电动机的空心转子轴内;所述电动机的转子轴同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和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均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与所述差速器的壳体连接;所述电动机的动力经所述第一行星排和所述第二行星排减速增扭后输送到所述差速器,再经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进一步讲,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电动机为车用高速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行星排和所述第二行星排为行星齿轮机构,用于所述电动机输出动力的减速增扭。所述差速器为汽车用差速器,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分别为驱动车辆左右车轮的驱动用半轴。本专利技术中的动力传递过程是当所述电动机进行驱动时,所述电动机的动力经过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输入,由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再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传递到所述差速器的壳体上,再由所述差速器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左半轴和所述右半轴,从而驱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体积,便于在纯电动汽车上进行布置,提高空间利用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是图I中所示第一行星排组成示意简图;图3是图I中所示第二行星排组成示意简图。图中I-左半轴,2-电动机,3-第一行星排,4-第二行星排,5-差速器,6-右半轴,301-第一行星 排太阳轮,302-第一行星排行星轮,303-第一行星排齿圈,304-第一行星排行星架,401-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2-第二行星排行星轮,403-第二行星排齿圈,404-第二行星排行星架。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将左半轴I、电动机2、第一行星排3、第二行星排4、差速器5和右半轴6集成为一体化结构。其中,所述电动机2为车用高速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行星排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4为行星齿轮机构,用于所述电动机2输出动力的减速增扭。所述差速器5为汽车用差速器,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分别为驱动车辆左右车轮的驱动用半轴。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行星排3由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轮302、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303、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行星排4由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轮402、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403、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组成。如图I所示,所述电动机2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左半轴I位于所述电动机2的空心转子轴内;所述电动机2的转子轴同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相连;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30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403均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与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与所述差速器5的壳体连接;所述电动机2的动力经所述第一行星排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4减速增扭后输送到所述差速器5,再经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递的过程是当所述电动机2进行驱动时,所述电动机2的动力经过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输入,由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再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传递到所述差速器5的壳体上,再由所述差速器5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从而驱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以上示意性地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及工作原理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例,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采用其它形式,设计出的与本专利技术类似的结构及实施例,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包括左半轴(I)、电动机(2)、第一行星排(3)、第二行星排(4)、差速器(5)、右半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2)、所述第一行星排(3)、所述第二行星排(4)、所述差速器(5)、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为一体化集成结构; 所述第一行星排(3)由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第一行星排行星轮(302)、第一行星排齿圈(303)和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组成; 所述第二行星排(4)由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第二行星排行星轮(402)、第二行星排齿圈(403)和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组成; 所述电动机(2)的转子轴为空心轴,所述左半轴(I)位于所述电动机(2)的空心转子轴内;所述电动机(2)的转子轴同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相连; 所述第一行星排齿圈(30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齿圈(403)均为固定设置;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与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与所述差速器(5)的壳体连接; 所述电动机(2)的动力经所述第一行星排(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4)减速增扭后输送到所述差速器(5),再经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将动力传递到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机(2)为车用高速驱动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排(3)和所述第二行星排(4)为行星齿轮机构,用于所述电动机(2)输出动力的减速增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5)为汽车用差速器,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6)分别为驱动车辆左右车轮的驱动用半轴。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一种纯电动汽车用集成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动机(2)进行驱动时,所述电动机(2)的动力经过所述第一行星排太阳轮(301)输入,由所述第一行星排行星架(304)传递到所述第二行星排太阳轮(401),然后通过所述第二行星排行星架(404)传递到所述差速器(5)的壳体上,再由所述差速器(5)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左半轴(I)和所述右半轴¢),从而驱动车辆的左右驱动车轮。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广史广奎陈红涛王斌张林涛于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