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辆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379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主要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模块组件室、设于模块组件室内的模块组件、控制电路板室及控制电路板室内的控制电路板,外壳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自冷冷却液的冷却池,外壳两侧壁内设有一排自冷凝管与冷却池连通,模块组件室与控制电路板室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冷却室,中间冷却室与两侧的自冷凝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延长了电动车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其能很好的适应各种电动汽车的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主要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动车辆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以电为动力或动力辅助的汽车系统不论是纯电动,还是混合动力,电动驱动及控制是其核心内容,除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寿命,降低成本外,提高电动汽车控制器的适用范围和可靠性,降低成本是各厂家目前非常急迫的任务。现在一般的控制器设计大多是从原来的变频器或逆变器衍生变化而来,针对不同的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设计,这就限制了控制器的通用型,不便于大批成型生产;同时,不同的电机位置传感信号也不相同,进一步限制了控制器的使用范围;各电路部分分散排布,各有各部分的电路板,之间的连接也成为故障的隐患,影响了整机的安全可靠性;整个控制器没有进行总体考虑,尺寸庞大,结构松散,抗震性差,功率密度低,可靠性差,不适用于车载环境,尤其控制器控制着整个车辆系统,因此耗能大,热量多,一般的控制器散热效果不好,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具有快速冷却的性能,能很好的适应现在电动汽车使用。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模块组件室、设于模块组件室内的模块组件、控制电路板室及控制电路板室内的控制电路板,外壳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自冷冷却液的冷却池,外壳两侧壁内设有一排自冷凝管与冷却池连通,模块组件室与控制电路板室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冷却室,中间冷却室与两侧的自冷凝管连通。所述的自冷冷却液为氟利昂。本技术的优点是延长了电动车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其能很好的适应各种电动汽车的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不,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包括外壳3和设在外壳3内的模块组件室5、设于 模块组件室5内的模块组件4、控制电路板室I及控制电路板室I内的控制电路板2,外壳3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自冷冷却液的冷却池8,外壳3两侧壁内设有一排自冷凝管7与冷却池8连通,模块组件室5与控制电路板室I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冷却室6,中间冷却室6与两侧的自冷凝管7连通。 所述的自冷冷却液 为氟利昂。权利要求1.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模块组件室、设于模块组件室内的模块组件、控制电路板室及控制电路板室内的控制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外壳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自冷冷却液的冷却池,外壳两侧壁内设有一排自冷凝管与冷却池连通,模块组件室与控制电路板室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冷却室,中间冷却室与两侧的自冷凝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冷冷却液为氟利昂。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电动车领域,具体是一种主要用在电动汽车上的电动车辆控制器。它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内的模块组件室、设于模块组件室内的模块组件、控制电路板室及控制电路板室内的控制电路板,外壳底部设有用于放置自冷冷却液的冷却池,外壳两侧壁内设有一排自冷凝管与冷却池连通,模块组件室与控制电路板室之间设有一个中间冷却室,中间冷却室与两侧的自冷凝管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延长了电动车控制器的使用寿命,使其能很好的适应各种电动汽车的使用。文档编号H05K7/20GK202364526SQ20112050396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小平 申请人:常州市龙豪车辆配件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龙豪车辆配件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