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俸祥仁专利>正文

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7860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1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通过食盐、玉米粉、豆粕或菜粕、国内市售微生物菌和酶制剂,按等量递增法混合而成的发酵剂,和粉碎后的食用菌渣进行混拌,并加上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然后将所有搅拌好的混合物填装到容器中,压实,用塑料膜密封厌氧发酵,25~30度气温下3~7天完成发酵(视气温高低而定)来实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微生物发酵转化过程和酶解作用,增加了原料中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等有效营养成分的含量,提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率,增强了食用菌渣的适口性,按比例添加到动物饲粮中,可降低的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将微生物和酶制剂混合发酵食用菌渣成为饲料技术
技术介绍
食用菌渣是指栽培各种食用菌类以后剩下的废料。食用菌能在富含纤维素的物质上生长繁殖,是因为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复合酶,降解木质素的过氧化酶和漆酶,把农作物秸杆等附产物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分解成葡萄糖、醌类化合物等成分供给食用菌和菌丝体生长繁殖。而采摘食用菌后的培养基,即食用菌渣。食用菌渣通过食用菌菌体的生物固氮作用、酶解作用等一系列生物转化过程,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比不经过食用菌发酵前明显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抗营养因子均已被不同程度的降解,同时还产生了多种糖类、有机酸类和生物活性物质。实践表明每100千克培养料,收获100千克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千克废料。这些废料均含有大量菌丝体、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被称为“菌糠蛋白”。但由于食用菌渣是在多种富含纤维素的物质如谷壳、稻草、木屑等生长出来,虽然长出的菌株含有大量的“菌糠蛋白”,但其不能直接作为饲料添加到动物饲粮中,因为原始的食用菌渣的粗纤维还是很高,高出普通动物消化吸收的标准,并且气味和适口性上也强差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俸祥仁蒋爱国陈诏
申请(专利权)人:俸祥仁蒋爱国陈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