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种子二次发酵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89007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8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种子二次发酵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生物降解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无杂菌污染的新鲜菌渣40~70%,纤维材料10~30%,水10~20%,无机盐1~5%。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材料简单易得,制备工艺简单,开创食用菌菌渣再利用方法,由此生产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可用于包装缓冲材料,建筑材料中的隔热层、装饰品;且全程绿色生产无化学添加剂,不产生二次污染。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食用菌菌渣和农副产品资源化提供了新途径,不仅能变废为宝,而且还能为食用菌工厂带来经济效益,降低了食用菌菌渣的处理成本,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部分还可替代一次性泡沫塑料制品,减少了由泡沫塑料带来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物资源化利用与环保
,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种子二次发酵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已经达到了788家,同比增长21%,而2006年的企业数仅为46家;2012年全国食用菌工厂化日产量达到了5080吨,比2011年的3188吨增长了将近60%;特别是金针菇产量,2012年日产量2719吨,较2011年的1348吨增长了一倍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由此产生的大量食用菌菌渣是一种极大的可利用资源。通过研究发现,每100kg培养料,收获100kg鲜菇后,还可以得到60kg菇渣废物。目前,食用菌子实体采收后留下的大量的食用菌菌渣废料,一般长期堆放在种植场周围土地上。这种简单存放方式不但造成病原菌聚集、害虫滋生、栽培环境劣变,还对食用菌正常生产造成威胁,另外,食用菌菌渣被日晒雨淋,浸泡产生大量有机物高浓度废水,一旦进入水体将对水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因而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食用菌菌渣的处理已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处理食用菌菌渣的方法主要有用作农作物基肥,或者用作栽培基质,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缓解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种子二次发酵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新鲜无杂菌污染的食用菌菌渣40~70%,纤维材料10~30%,水10~20%,无机盐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食用菌菌渣作为种子二次发酵制备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新鲜无杂菌污染的食用菌菌渣40~70%,纤维材料10~30%,水10~20%,无机盐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新鲜无杂菌污染的食用菌菌渣50~65%,纤维材料20~30%,水10~20%,无机盐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组成的原料发酵制备得到: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新鲜无杂菌污染的食用菌菌渣50%,纤维材料27%,水20%,无机盐3%。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刚采收食用菌子实体、新鲜无杂菌污染的食用菌菌渣为平菇菌渣、香菇菌渣、灵芝菌渣、田芝菌渣、木耳菌渣、蘑菇菌渣、草菇菌渣、银耳菌渣、竹荪菌渣、金针菇菌渣或牛肝菌菌渣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稻杆纤维、小麦秸秆纤维、玉米秸秆纤维、玉米芯、棉籽壳、落叶、木屑、豆秆、甘蔗渣、花生壳、药渣、木材加工或家俱制造的副产物中的一种或多种。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可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锋曹远欣范国来庞旭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柏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