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09728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连轧→常化酸洗→二次冷轧→中间火→三次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0→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添加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在钢中残余适量Als,即可实现板坯低温加热技术;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使最终产品磁性能大幅提高;板坯低温加热及热轧板一次冷连轧,可提高生产成材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日渐成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方向,如何降低取向硅钢的热轧加热温度已成为研究重点。对以MnS为主要抑制剂的普通取向硅钢来说,由于MnS固溶温度较高,现有的板坯低温加热技术主要通过在钢中添加其他合金元素,弥补板坯低温加热所造成的MnS抑制力不足(1)添加Sb和Sn等晶界偏聚元素,使其在晶界析出;(2)添加Cu,形成固溶温度低于MnS的Cu2S。上述方法在降低板坯加热温度的同时,冶炼成本增加,各工序工艺窗口缩小,钢板脆性加大,后续冷加工困难,成材率降低。不添加额外合金元素实现板坯低温加热,具有重要意义。已有人发现在冶炼时残余部分Als,以MnS为主要抑制剂,辅以AlN抑制剂,可降低板坯加热温度至1150 1280°C,但二次晶粒尺寸增大,Pl7比MnS方案的普通取向硅钢约高 0. lff/kgo含Al普通取向硅钢板坯低温加热,对MnS和AlN粒子的固溶和析出产生负面影响,造成磁性能的下降(1)板坯低温加热造成MnS固溶不完全,热轧过程中析出的MnS粒子数量不足,MnS 粒子抑制力降低。(2)板坯低温加热降低热轧终轧温度,AlN在热轧过程中多以较大尺寸粒子形态析出,抑制力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优良磁性能和稳定成材率的普通取向硅钢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基于低温板坯加热制备普通取向硅钢技术,以MnS为主抑制剂,辅之以 A1N,采用一次冷轧后进行常化技术,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一热轧一酸洗一一次冷连轧一常化酸洗一二次冷轧一中间退火一三次冷轧一脱碳退火及涂MgO —高温退火一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工艺参数要求如下1冶炼及连铸冶炼后主要成分如表1所示,铸坯厚200 250mm。表1 成分(wt%)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 —热轧一酸洗一一次冷连轧一常化酸洗一二次冷轧一中间火一三次冷轧一脱碳退火及涂 MgO —高温退火一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冶炼成分按重量百分比为C 0. 0;35 0. 055,Si2. 8 3. 4,Mn 0.5 1.0,P 0.005 0.02, S 0. 015 0. 03,Als 0. 01 0. 03,NO. 006 0. 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轧采用低温加热,加热温度1200 1300°C,保温120 180min,加热后热轧至2. 0 2. 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次冷连轧,酸洗后的热轧板经5道次冷轧至1. 0 1. 6mm,前4道次每道次压下率为 9. 5% 20%,第5道次压下率为5%,总压下率为36% 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常化是在1050 1150°C保温1 :3min后,降至890 950°C并保温20 60s,用40 80°C的热水喷淋钢板上下表面,然后风冷到100°C以下酸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冷轧是常化板酸洗后,采用20辊可逆轧机经1 3道次冷轧至0. 45 0. 70mm,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 % ;35 %,总压下率为30 % 7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退火制度为850 950°C保温2 %iin,退火气氛为d. p. = 20 的20% H2+80% N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次冷轧是经1 3道次轧至0. 23 0. 30mm,道次压下率控制在25 % 35 %,总压下率为 33% 66%。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碳退火制度为800 870°C保温2 %iin,退火气氛为d. p. = 30 65°C的20% H2+80%N2。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普通取向硅钢磁性能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温退火采用罩式炉或环形炉进行,在1 2h内升温到650°C,保温20 30h,再以15 400C /h的升温速度升到1200°C,保温20 40h,随炉降温到300°C以下时出炉。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冶炼及连铸→热轧→酸洗→一次冷连轧→常化酸洗→二次冷轧→中间火→三次冷轧→脱碳退火及涂Mg0→高温退火→涂绝缘层及热拉伸平整退火。本专利技术无需添加其他合金元素,通过在钢中残余适量Als,即可实现板坯低温加热技术;热轧板预处理与常化工艺配合,使最终产品磁性能大幅提高;板坯低温加热及热轧板一次冷连轧,可提高生产成材率。文档编号C22C38/06GK102534364SQ20101059724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7日专利技术者付勇军, 庞树芳, 张海利, 张静, 游清雷, 王晓达, 苏皓璐, 蒋奇武, 贾志伟, 金文旭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奇武金文旭付勇军游清雷张静张海利庞树芳王晓达苏皓璐贾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