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中的干法刻蚀设备的反应腔。
技术介绍
干法刻蚀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中一种常见的刻蚀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等离子体放电来去除硅片表面的材料。图1显示了一种现有的干法刻蚀设备的反应腔。在腔体10 之上为上部电极11,在腔体11之中有下部电极12,硅片13放置于下部电极12之上。通常采用C(碳)、SiC(碳化硅)、Si(硅)、石英(SiO2,氧化硅)等材料制造上部电极11。在真空环境的腔体10内通入反应气体,通过加射频电源形成等离子,等离子体去刻蚀吸附在下部电极的硅片,形成需要的图形。在干法刻蚀过程中,上部电极11周边会粘上许多生成物或颗粒111,造成硅片制品良率低下,所以需要定期清扫上部电极11。等离子体也刻蚀上部电极11,使它变薄,首先在中间部位产生凹陷处110,影响刻蚀速率和均勻性。到一定程度上部电极11还可能发生碎裂。所以必须定期更换上部电极11。随着硅片尺寸的增加,上部电极11的尺寸也被迫增大、变厚,对上部电极11的品质要求也越高,价格也会倍增。因此如何以最小成本使用上部电极11成为一项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顺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