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出成形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95999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19:22
一种射出成形机及其控制方法。该射出成形机具有使用肘杆结构的锁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锁模力传感器,检测驱动了上述锁模装置时的锁模力;锁模位置调整驱动部,使上述锁模装置的肘杆支持部的固定位置移动;和控制装置,基于上述锁模力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上述锁模位置调整驱动部,该控制装置,驱动锁模位置调整驱动部,使上述肘杆支持部的固定位置移动与由上述锁模力传感器检测出的实际的锁模力检测值和目标锁模力之差对应的距离来调整锁模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射出成形机以及具有使用肘杆结构的锁模装置的射出成形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射出成形机等的成形机中,加热料筒内加热融化的树脂被高压射出并充填入模具装置的模腔空间内,充填到模腔空间内的树脂经冷却、固化形成成形品。一般来说,模具装置由固定模具和可动模具构成,通过锁模装置使可动模具相对于固定模具前进和后退,进行关模、锁模和开模。锁模装置具有用于安装固定模具的固定模用板、用于安装可动模具的可动模用板、以及、做为用于使可动模用板前进和后退的移动机构的肘杆结构。也就是说,通过驱动肘杆结构使可动模用板沿相对于固定模用板接近或离开的方向移动,进行模具装置的关模、锁模和开模(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文献“特开 2002-337184 号公报”)。上述锁模装置中,肘杆结构不仅可以通过移动可动模用板使其与固定模具接触 (关模),而且在接触后还可以通过继续挤压(锁模)以产生预期的锁模力。出厂之前,将做为模具装置样品的标准模具(所谓的试验块)安装在锁模装置上,通过对标准模具进行肘杆结构的调整以施加预定的锁模力。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337184号公报然而,成形机出厂之后,在用户处实际运行时,安装的就不是标准模具而是实际的模具装置了。由于实际模具装置的厚度和刚性与标准模具不同,使用实际模具装置时,很少能够得到与使用标准模具时产生的相同的预定锁模力。因此,将实际模具装置安装在锁模装置上时,为了通过肘杆结构得到预期的锁模力,需要调整肘杆结构。肘杆结构的调整一般是通过将做为肘杆结构原点的肘杆支撑部的位置改变到适当的位置来进行的。也就是说,根据安装标准模具时得到的锁模力和肘杆支持部的位置关系,计算出在实际模具装置厚度方向上产生的锁模力,然后确定能够得到预期锁模力的肘杆支持部位置。这里,如果实际模具装置的厚度和标准模具的厚度不同,可以通过只以那个厚度差来改变肘杆支持部的位置来进行与厚度相关的调整。但是,实际模具装置和标准模具的刚性不同,锁模时的压缩变形量也不同。由于锁模力是依据模具装置的压缩变形量而变化的,例如,如果使用比标准模具的刚度低很多的模具装置时(即使用比标准模具更容易变形的模具装置时),在根据标准模具计算出的肘杆支持部位置处,只能产生比预期锁模力小很多的锁模力。另外,在实际成形工序中,由于还要加上由于模具的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热膨胀,模具装置上实际被施加的锁模力与根据标准模具计算出的肘杆支持部位置处产生的锁模力更不相同。因此,在把实际模具装置安装在锁模装置上时,需要首先由根据标准模具计算出肘杆支撑部位置,一边一点点地变化肘杆支撑部位置一边进行实际锁模,以确定能够得到预期锁模力的肘杆支持部位置。象这样一边一点点地变化肘杆支撑部位置一边进行实际锁模的现有调整工作,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也非常烦琐。另外,如上所述那样改变肘杆结构动作时,模具的压入量改变,模具的接触位置改变,因此,存在着不能原样不动地采用基于标准模具而设定的模具保护位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颖而又有效的成形条件设定方法以及射出成形机的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更具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进行锁模力调整时也能补正模具保护位置等的成形条件位置的成形条件设定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安装模具时的锁模力调整时间的射出成形机的控制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使用肘杆结构的锁模装置的成形条件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锁模装置的肘杆支持部的固定位置来调整锁模力使其接近目标锁模力,然后根据该肘杆支持部的移动量来改变成形条件位置。上述成形条件设定方法中,锁模力的调整最好是根据第一锁模力设定值来进行, 该第一锁模力设定值是由将标准模具安装到上述锁模装置上得到的压入量和与该压入量对应的锁模力之间的关系求得的。另外,锁模力的调整还可以根据锁模力检测值与上述目标锁模力之差值来进行,该锁模力检测值是通过使用上述第一锁模力设定值实行锁模,检测实际锁模力而得到的。另外,将上述锁模力检测值与上述目标锁模力之差值设为第二锁模力设定值,也可以用该第二锁模力设定值代替上述第一锁模力设定值来进行锁模力的调難iF. O上述成形条件设定方法中,上述成形条件位置也可以是模具保护位置。或者,上述成形条件位置也可以是成形品取出机的成形品取出位置。另外,上述成形条件位置还可以是型芯设定位置。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使用肘杆结构的锁模装置的射出成形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移动该锁模装置的肘杆支持部的固定位置来调整锁模力使其接近目标锁模力,通过驱动上述锁模装置检测实际锁模力,求出锁模力检测值, 计算该锁模力检测值与上述目标锁模力之差值,该差值如果超过了预定值,就稍微移动该肘杆支撑部的位置实施锁模,求出该锁模力检测值,计算其与上述目标锁模力之差值,反复重复计算该差值的操作,直到计算出的差值等于或小于上述预定值为止。对于本专利技术其他的目的、特点以及优点,可以通过一边参考附图一边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更加清楚地了解。由本专利技术可知,通过调整肘杆结构进行锁模力调整时,也可以补正模具保护位置、 成形品取出位置或者型芯设定位置等的成形条件位置,实现包含保护模具等在内的适当的成形动作。另外,实际使用的模具和标准模具即使它们的厚度和刚性差异很大,也能容易地得到与应该使用于实际模具上的锁模力设定值相近的设定值,然后从这个设定值开始再进行调整,这样就可以缩短锁模力的调整时间。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基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具保护设定方法的射出成形机锁模装置的概要图。图2是锁模电动机输出转矩和可动模用板位置的关系曲线图。图3是模具保护设定处理的流程图。图4是图3所示处理中的锁模力补正处理A的流程图。图5是图3所示处理中的锁模力补正处理B的流程图。图6是基于根据标准模具设定的锁模力设定值的可动模用板的位置示意图。图7是将依据标准模具设定的锁模力设定值与实际锁模力进行比较对其补正时的肘杆支持部和可动模用板的位置示意图。图8是实施使实际锁模力与预期锁模力一致的补正时的肘杆支持部和可动模用板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模具保护设定方法可以应用于压出成形装置、复合机、转送成形装置、压铸机、IJ封压机等各种成形机。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对应用于射出成形机的情况进行说明。图I是实施基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模具保护设定方法的射出成形机锁模装置概要图。图I中,射出成形机锁模装置10具有机架17、固定在机架17上的做为固定模具支持装置的固定模用板12、以及、与固定模用板12之间保持预定距离并被相对于机架17 可移动地设置的、做为底板的肘杆支持部15。肘杆支持部15做为肘杆式锁模装置的支持装置来使用。固定模用板12和肘杆支持部15之间具有多个(例如4个)做为导向机构的连接杆16。可动模用板13与固定模用板12相对配置,并被设置成可沿连接杆16前进和后退 (沿图中的左右方向移动),做为可动模具的支持装置来使用。模具装置11由固定模具I Ia 和可动模具Ilb组成。固定模具Ila设置在固定模用板12的、与可动模用板13相对的模具安装面上。而可动模具Ilb则设置在可动模用板13的、与固定模用板12相对的模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彰久伊藤晃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