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86860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有效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在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中,在后视镜(46)的背面侧配置壳体(48),并且在壳体(48)内收纳基板单元(52),利用封止剂(50)对后视镜(46)与壳体(48)之间进行密封,从而对基板单元(52)进行密封。此处,保持架(40)与壳体(48)与封止剂(50)形成为一体,并且压接爪(44)与保持架的收纳箱(42)一体设置,从而压接爪(44)压接于防振柱(30)。因此,能够有效提高后视镜(46)的在基板单元(52)位置的支承刚性,从而能够有效抑制后视镜(46)的由基板单元(52)引起的振动,进而能够有效抑制后视镜(46)的镜面(46A)的颤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保持部件对车辆的后视镜进行保持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下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中,在后视镜主体的背面侧设置有后视镜基座及后视镜框(mirror rim),在后视镜主体与后视镜基座及后视镜框之间配置有接合腿及供给端子。另外,在后视镜主体与后视镜基座及后视镜框之间设置有粘接剂, 粘接剂将接合腿及供给端子封止。此处,在该电致变色防眩目后视镜中,有后视镜主体由于接合腿及供给端子的重量而易于产生振动的可能性。因此,后视镜主体的接合腿及供给端子的位置中的支承刚性越高,则越能够抑制反射镜主体的振动,进而能够抑制后视镜主体的镜面的颤动。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4-427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能够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技术方案I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设置于车辆的后视镜的背面侧,保持上述后视镜;供给部,该供给部设置于上述后视镜的背面侧,被供给电力;密封部,该密封部与上述保持部件设置为一体,对上述供给部进行密封; 以及压接部,该压接部与上述保持部件的与上述密封部成为一体的部分以及上述密封部中的至少一方设为一体,并且该压接部被压接于车身侧。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 上述后视镜与上述密封部设为一体。技术方案3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在技术方案I或2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上述密封部具有覆盖上述供给部的第一密封部、以及覆盖上述第一密封部的第二密封部。技术方案4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在技术方案2或3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使上述密封部的上述后视镜侧的端面嵌合于上述后视镜的背面。在技术方案I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保持部件设置于车辆的后视镜的背面侧,从而保持部件对后视镜进行保持。并且,供给部设置于后视镜的背面侧,且向供给部供给电力。另外,密封部密封供给部。此处,与保持部件一体地设置密封部,并且与保持部件的与密封部形成为一体的部分以及密封部中的至少一方一体地设置压接部,并且压接部压接于车身侧。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后视镜的在供给部位置的支承刚性,进而能够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后视镜与密封部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后视镜的在供给部位置的支承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由供给部引起的振动,进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在技术方案3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密封部的第一密封部覆盖供给部,并且密封部的第二密封部覆盖第一密封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后视镜的在供给部位置的支承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由供给部引起的振动,进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中,由于密封部的后视镜侧的端面嵌合于后视镜的背面,从而能够牢固地将后视镜与密封部形成为一体。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后视镜的在供给部位置的支承刚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由供给部引起的振动,进而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后视镜的镜面的颤动。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从车辆后斜上方观察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车辆用后视镜装置);300·..防振柱(车身侧); 40...保持架(保持部件);44·..压接爪(压接部);46...后视镜;48·..壳体( 封部、 第一密封部);50· ·.封止剂(密封部、第二密封部);52· ·.基板单元(供给部)。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中,使用从车辆后斜上方观察的分解立体图来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视镜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其中,附图中,用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用箭头IN表示车宽方向内侧(车辆左侧),用箭头UP表示上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设置于在车辆的车门(图示省略) 的上下方向中间部的车辆前侧端部中的外部。如图2所示,在车宽方向内侧端部,车辆用车门后视镜装置10具备作为支承部件的树脂制的支座12,支座12安装于车辆的车门。在支座12支承有作为储存机构的储存装置14 (收缩器)。在储存装置14设置有作为支承部件的金属制的台座16,通过将台座16的下端部固定于支座12,来将储存装置14 支承于支座12。在台座16支承有构成转动体的驱动体18,当驱动了储存装置14时,驱动体18相对于台座16转动。在储存装置14的驱动体18支承有构成转动体的主体部20,在主体部20设置有构成支承体的树脂制的遮阳板(visor) 22。在遮阳板22设置有作为遮阳板主体的遮阳板体24 (刚性部件),遮阳板体24的车宽方向内侧部分在车辆前侧固定于驱动体18。由此,遮阳板22被驱动体18支承,主体部20被驱动体18支承,从而主体部20能够与驱动体18 —体转动。在遮阳板体24的车辆前侧设置有作为覆盖部件的弯曲板状的遮阳板罩26,遮阳板罩26组装于遮阳板体24。由此,遮阳板罩26覆盖遮阳板体24的车辆前侧,并在与遮阳板体24之间收纳驱动体18。主体部20配置于竖起位置(展开位置),主体部20相对于支座12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并竖起(展开)。并且,通过驱动储存装置14,来将主体部20与驱动体18 —体地从竖起位置向储存方向(车辆后侧且车宽方向内侧)转动,从而将主体部20 (包含下述后视镜46)配置于储存位置,并进行储存(后储存)。另外,通过驱动储存装置14,来将主体部 20与驱动体18 —体地从储存位置向竖起位置(车辆前侧且车宽外侧)转动,从而将主体部 20 (包含下述后视镜46)复原到竖起位置,并进行竖起。在遮阳板体24的车辆后侧部分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状的收纳室28,收纳室28的车辆后侧面敞开。在收纳室28内的底面(车辆前侧面)且车宽方向外侧部分,一体地设有构成减振机构的作为减振部(车身侧)的柱状的防振柱30(刚性部件)(参照图I),防振柱 30从收纳室28内的底面向车辆后侧延伸。防振柱30的刚性越高,防振柱30对收纳室28 底壁的支承刚性就越高。防振柱30的前端的车宽方向内侧端成为防振部30A,防振部30A 以下述后视镜体38的倾动中心为中心弯曲。在收纳室28内且在中央部分设置有构成支承体的作为镜面调整机构的镜面调整装置32 (驱动器单元)。在镜面调整装置32的车辆前侧设置有固定部34,并将固定部34的周壁(刚性部件)的刚性设为高。固定部34固定于收纳室28的底壁,由此,镜面调整装置32被遮阳板体24支承。在固定部34的车辆后侧支承有树脂制的板状的倾动板36 (刚性部件),并将倾动板36的刚性设为高。在驱动了镜面调整装置32时,倾动板36相对于固定部34倾动。在倾动板36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组装有后视镜体38,后视镜体38能够与倾动板36 一体倾动,并且收纳于遮阳板体24的收纳室28内。如图I及图2所示,在后视镜体38的车辆前侧部分设置有树脂制的大致矩形板状的保持架4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桥正继市川贵茂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