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多头可调距钻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389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控多头可调距钻床。含机座、进刀总成、工作台,机座呈“L”型,分底座和立臂;立臂的正面设有轨道,进刀总成安装在轨道的溜板上,进刀总成的下方设有可调距钻头,溜板上通过螺母固定有丝杆副,丝杆副的上方连有进刀伺服电机。立臂背面的左边设有电器控系统,右边设有气动控制系统,气动控制系统的下方有润滑系统,机座正面装活动门,电气控制系统的操作界面置于活动门旁边,其余三面装安全护板,两边下方留有铁屑出口。底座的内框设有冷却系统,冷却水管沿立臂进入进刀总成上,底座上还安装有可定角度回转工作台。它有效地减少工人的装卸产品次数和操作人数,每班产量可以提升一倍以上;同时,本设备也适应其它产品的大批量加工。(*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床,特别是一种数控多头可调距钻床,属于机械工艺装备类。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汽车业在生产销售上以每年不低于25%的速度向前发展,螺旋传动齿轮付(俗称盆角齿)是汽车上的一种主要的零部件,我国生产商用车约100万台/年,工程车约为80万台/年,加上配件市场一年的大小盆角齿为300万套/年,国内生产这种零部件的厂家有十多家,最大的厂家,目前有80万套/年的生产能力。通常,盆角齿加工要经过以下的加工工序下料-锻坯-正火-粗车背锥-粗车面锥-精车背锥-精车面锥-钻孔-锪孔-攻丝-铣齿-热处理-喷砂等十三道工序;加工中有以下特点一是产品重量大,加工工序多,工人的搬运劳动度大(每个工序都要上、下一次);二是目前在盆齿的加工中,在粗、精车工序中实现了数控化,在铣齿设备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唯有在钻孔、锪孔、攻丝三个工序多为普通钻床为主,有少部分专用设备也只能进行单个工序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将盆角齿加工中的钻孔、锪孔、攻丝的三个工序合并为一个的钻床,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人的装卸产品次数和操作人数,提高单班的生产量,将每班产量提升一倍以上;同时,本设备也适应其它产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静荣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市中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