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41976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5:55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倾斜杆,该倾斜杆设置到座椅主体的外部,并且通过操作该倾斜杆,座椅靠背能够倾斜到座垫的上表面的位置,其中该倾斜杆布置在向内凹进的空间内,该凹进的空间形成到覆盖该座垫的外部的护罩,并且施加到该倾斜杆的操作的输入运动在该凹进的空间内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座椅相关申请的交叉参引本申请要求2010年12月2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0-286100的优先权, 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合并于此。
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方面涉及一种包括倾斜杆的车辆座椅,该倾斜杆设置到座椅主体的外部,并且通过操作该倾斜杆,座椅靠背能够倾斜到座垫的上表面的位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例如,日本专利公布No. 3581574)显示了一种车辆座椅,在该车辆座椅中,显著倾斜杆被操作以使座椅靠背倾斜到座垫的上表面的位置。该显著倾斜杆布置在座垫的外部上,并且通过拉起该显著倾斜杆,座椅靠背能够倾斜到显著倾斜位置。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车辆座椅中,显著倾斜杆设置在倾角调节装置的紧下方并且护罩设置用以覆盖座垫的外部。另外,显著倾斜杆从该护罩的向上升起用以覆盖倾角调节装置的部分向前突出。因此,显著倾斜杆的可操作性增强。然而,在座椅靠背显著倾斜时的情形中,存在如下问题显著倾斜杆或使用者的操作该显著倾斜杆的手可能与显著倾斜的座椅靠背相干扰。本专利技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 该车辆座椅能够防止显著倾斜杆或使用者的操作该倾斜杆的手与显著倾斜的座椅靠背相干扰,同时布置显著倾斜杆以增强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具有如下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倾斜杆,该倾斜杆设置到座椅主体的外部,并且通过操作该倾斜杆,座椅靠背能够倾斜到座垫的上表面的位置, 其中该倾斜杆布置在向内凹进的空间内,该凹进的空间形成到覆盖该座垫的外部的护罩, 并且施加到该倾斜杆的操作的输入运动在该凹进的空间内完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座椅,该车辆座椅包括座椅主体,其包括座垫和座椅靠背;倾斜杆,其设置到该座椅主体的外部,该倾斜杆包括操作部;以及护罩, 其覆盖座垫的外部,其中该座椅靠背构造为通过操作倾斜杆的操作部而倾斜到座垫的上表面的位置,并且其中倾斜杆的操作部布置在向内凹进的空间内,该凹进的空间形成到该护罩,并且响应于施加到倾斜杆的操作部的操作力,倾斜杆的操作部在该凹进的空间内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外观的透视图2是示出该车辆座椅的分解透视图3是示出座椅框架的主要部分的分解透视图4是在从图2的箭头IV观看时的侧视图5是在从图2的箭头V观看时的侧视图6是在从图2的箭头VI观看时的侧视图7是示出肩杆被操作并且座椅靠背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8是示出下推杆被操作并且座椅靠背显著倾斜的状态的侧视图;以及图9是示出下推杆被推动和操作的状态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首先,将参照图1到图9对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的构造进行说明。如图1中所示,该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设有座椅主体1,该座椅主体1具有用作靠背的座椅靠背2、用作座部的座垫3以及用作头靠的头枕4。缓冲垫2BJB和4B分别设置在座椅靠背2、座垫3和头枕4的内部,以便覆盖其框架结构,并且缓冲垫的整个表面覆有织物罩 2C、3C 和 4C。如图2和图3中所示,座椅靠背2包括构成其框架的背架2A,而座垫3包括构成其框架的垫架3A。背架2A的左下端和右下端利用倾角调节装置5连接到垫架3A的左后端和右后端,所述倾角调节装置5用作能够被可旋转地锁定的旋转轴,并且插入在背架2A的左下端和右下端与垫架3A的左后端和右后端之间。通常,倾角调节装置5中的每一个被保持在座椅靠背2的角度被固定的旋转锁定状态。当操作释放臂5A以旋转时,能够释放倾角调节装置的旋转锁定状态,该释放臂5A连接到穿过倾角调节装置的中心部的操作轴。用于释放每个倾角调节装置5的旋转锁定状态的操作能够通过操作设置在座垫3 的门侧(外侧)的侧部上的释放杆6或设置在座椅靠背2的门侧(外侧)的肩部上的肩杆 7来执行。根据该构造,座椅靠背2正常情况下保持在座椅靠背相对于座垫3的角度固定的固定状态。当操作释放杆6或肩杆7时,座椅靠背的固定状态能被释放。在此情形中,倾角调节装置5分别通过连杆5B彼此相连,使得倾角调节装置的致动状态适于彼此同步。因此,当一个倾角调节装置5的旋转锁定状态被释放时,也导致其它倾角调节装置5的旋转锁定状态被释放。如图4中所示,释放杆6通过连接轴6B可旋转地联接到垫架3A的外部的侧部。 释放杆6构造为拉起式结构。具体地,在正常状态期间,释放杆6保持在初始状态,在该初始状态中,释放杆未被拉起并通过钩在连接轴6B与释放杆6之间的弹簧6C的偏置力锁闭。 释放杆6在其前端处设有树脂操作部6A。在使用者抓握并拉起操作部6A时,释放杆6通过操作连杆6D旋转操作,该操作连杆6D可旋转地联接到垫架3A的外部的侧部。这样,连接操作连杆6D和倾角调节装置5的释放臂5A的从动连杆6E被压下,使得释放臂5A旋转操作。另外,肩杆7安装在背架2A的外侧的肩部上,并通过线缆7B连接到操作连杆 6D (见图4和图幻。在肩杆7朝着座椅的前侧竖起时,该肩杆经由线缆7B直接使操作连杆 6D旋转。在此情形中,与操作释放杆6时相似,释放臂5A能够通过从动连杆6E向下旋转。如图2和图3中所示,弹簧SP钩在座椅靠背2和座垫3的连接部的两个侧部之间。该弹簧施加用于使座椅靠背2向前倾斜和旋转的偏置力。因此,座椅靠背2 的旋转锁定状态被释放并且座椅靠背2通过弹簧SP的偏置力向前倾斜。由此,座椅靠背2 倾斜并锁闭到图7中所示的前倾位置。如图2、图3和图6中所示,释放机构7C设置在座椅靠背2和座垫3的位于座椅主体1的内侧中的连接部上。在座椅靠背2从竖起位置向前倾位置倾斜时,释放机构7C释放滑块装置9的滑动锁定状态,该滑块装置9将座椅主体1可滑动地连接到车辆地板。如图6中所示,释放机构7C包括操作连杆7C1和线缆7C2,该操作连杆7C1可旋转地联接到垫架3A的内侧部,而该线缆7C2连接操作连杆7C1和释放臂9A,该释放臂9A连接到滑块装置9的锁定机构(未示出)。在座椅靠背2从竖起位置向前倾位置倾斜时,操作连杆7C1通过一体形成在背架2A上的突出反冲部2A1 (图2和图3)转动,从而经由线缆 7C2使释放臂9A旋转。由此,通过释放机构7C释放滑块装置9的滑动锁定状态。通过该释放操作,在座椅靠背2处于前倾位置的状态中,座椅主体1能够朝着车辆的前面可滑动地移动。由此,用于后座的乘车空间能够加宽。滑块装置9包括一对左滑轨部和右滑轨部,并且锁定机构(未示出)分别设置在滑轨部的每一个上。锁定机构通过连接杆9B彼此相连,使得其致动状态适于彼此同步。因此,当一个锁定机构的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时,导致其它锁定机构的滑动锁定状态被释放。 另外,还能够通过拉起滑动锁定释放杆9C来释放滑块装置9的滑动锁定状态,该释放杆9C 连接到每个锁定机构(未示出)并延伸到座垫3的前下部。另外,如图9中所示,通过下推在座垫3的外部的侧部处设置的下推杆8,倾斜到前倾位置的座椅靠背2能够从座椅靠背锁闭到前倾位置的锁闭状态释放,使得座椅靠背能够显著地倾斜到座垫3的上表面的位置,如图8中所示。在此情形中,下推杆8对应于倾斜杆,所述倾斜杆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主要部件。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下推杆8通过连接轴8B可旋转地联接到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彰石井正吾一色和久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丰田车体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